专栏名称: 墨香中华
一磬砚,一柱墨,戗金“墨香研透写中华”! 我们的追求: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播撒现代文明之花,让书斋里的精华香飘天下! 我们的宗旨:推崇原创中国、文化中国!共建文明中华、墨香中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 ·  昨天  
墨香中华  ·  与人为善,一辈子问心无愧,如此安好! ·  3 天前  
墨香中华  ·  小漫画:退休快乐 ·  3 天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集刊 | 《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卷出版 ·  6 天前  
墨香中华  ·  她让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墨香中华

中式建筑各大派系,惊艳四海

墨香中华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1-25 07:48

正文

点击上方墨香中华”可以关注我哦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今天選取了中國歷史中壹些重要的節點,讓大家在輕松之余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國古代建築史。


旧石器时期

(原始社会)


約五十萬年前

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

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

用來遮風擋雨和躲避野獸追擊



山顶洞人遗址





新石器时期

(约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築基本可分南北兩大系

南方潮濕地區從巢居

發展為架空的幹欄

已發現的最早遺跡為7000年前的

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的

兼用榫卯和綁紮的幹欄式建築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榫卯



南方巢居的干栏式建筑



吊角楼也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


而北方的黃河中下遊黃土地區的房屋

則由半地穴居式發展為

地上的木骨泥墻圓形房子和方形房子

如西安半坡遺址

隨後才發展成

鄭州大河村遺址的那種

兩坡頂多間橫排房子







西安半坡村遗址复原图



郑州大河村遗址复原图



先秦时期

(公元前 2070—公元前 1600)


夏朝的城市遺址有距今4000多年

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是迄今發現的

我國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築



二里头遗址复原图


玉门关遗址和一些土楼也属于夯土建筑


商代城址主要有

河南偃師屍溝鄉商城遺址

其中已出現宮城、內城、外城的格局

宮殿區內的主殿是迄今所知

最大的早商單體建築遺址



商城遗址平面图



商城遗址复原图

西周建築技術上

最突出的成就是瓦的發明

出現了半瓦當

此外還出現了鋪地方磚

和三合土墻體抹面

陜西岐山鳳雛的西周早期遺址

是我國已知最早

型制最嚴整的四合院建築

二進院落,中軸對稱

前堂後室,大門前有影壁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平面图



复原图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漢時期的大壹統局勢促進了

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

此時期建築規模宏大,組合多樣

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

類型大多以都城、宮殿、祭祀和陵墓為主


大坡式屋顶


秦汉时期住宅



高台建筑


到了漢末,佛教傳入中國

開始出現了佛教建築

祭祀建築是漢代重要建築類型

但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臺建築

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

最特出的特點是開始出現了木構樓閣




汉代祭祀建筑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2—公元589)

這會社會發展較為緩慢

建築上也比不上兩漢時期的規模

但是由於佛教傳入後佛教建築發展迅速

高層佛塔、石窟、佛像開始出現

使漢代比較質樸的建築風格變得圓潤成熟



大同云冈石窟



此外,魏晉時期的建築細節

有明顯的“胡化”現象

其中諸多石柱類建築都

流露出古希臘式的風格



江苏南京南朝箫景墓石柱




河南郑州始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



隋唐时期

(公元581—公元907)

隋代建造了長安和洛陽兩座有

完整規劃、規模宏偉的都城

並且運用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

大體量的技術問題

還吸收了南方先進的建築技術

同時結合了北方粗獷元素

促進了建築的發展



东都洛阳遗址(始建于隋)



赵州桥遗址(始建于隋)



山东济南四门塔遗址(始建于隋)


唐朝吸取了隋朝建築上的經驗

在建設上較為謹慎

為控制建築規模

訂立了法規《營繕令》

規定建築等級

體現出了尊卑貴賤

同時佛教建築也愈加成熟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南禅寺大殿(唐)


山西佛光寺东大殿(唐)



西安大雁塔(始建于唐)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始建于唐)



宋辽金时期

(公元960—公元1227)


宋代的建築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塊化

采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

跳出了唐朝梁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清明上河图》中的木质桥



河北隆兴寺(宋)



河北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



元朝时期


元代建築的主要特點是放蕩不羈

多用原木作梁,外觀粗放

且多用白色琉璃瓦,頗具特色

但這壹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發展緩慢

所以建築發展也比較緩慢

大多簡單粗糙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元代戏台遗址(山西)


由於元朝統治者推崇藏傳佛教

導致元代宗教建築異常興盛



北京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


明清时期

(公元1368—1911)


明開始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晚期

此時的建築上承宋朝的營造法傳統

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

建築規模宏大,氣象雄偉

明朝中期建築開始風格嚴謹

晚明則趨向繁瑣



山西皇城相府内明代建筑



互助县明代鼓楼


明代繼續大力修築長城

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墻體和

城關都用石磚砌成



明长城遗址


清代建築大體沿襲明代傳統建築

但建築方面更崇尚工巧華麗

善用琉璃瓦雕琢



北京故宫



颐和园佛香阁

總體來看,明清建築已經達到了

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峰

呈現出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的形象



山西乔家大院俯瞰图(始建于乾隆年间)



山西乔家大院内景





九州之美,美在秀麗多情的山川,美在寬廣無垠的大地,美在千變萬化的生命。千百年來,由於不同地區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它們或精致,或恬靜,或威嚴,每壹種建築風格,都記載著當地的民風與歷史。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常常忽略了藏在傳統建築背後那份最淳樸的文化。讓我們壹起走進祖國大地上六大派系的傳統建築,領略她的純美,守望她的未來。




中國傳統建築並沒有嚴格的流派劃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長久以來根據當地風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風格的民居。其考慮最多的元素是降水、日照等氣候條件。根據這種風格及用途來劃分中國傳統建築可以分為以下六大類: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










皖派建筑



建筑关键词:青石白瓦  高墙深院



皖派建築是六大建築派系裏最為突出的建築風格之壹,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其中徽派是最為人熟悉的皖派的壹支,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徽派民居建築風格有“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以青磚白瓦為突出的意象。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徒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 




闽派建筑



建築關鍵詞:土樓防禦功能


閩,即福建,閩派民居即流行於閩南地區的壹種建築風格。其中“土樓”是其最為鮮明的代表,是壹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

       



閩派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發揮到極致,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工程技術高超,文化內涵豐富。




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京派建筑



建築關鍵詞:對稱分布  如意吉祥


中國北方建築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而京派建築裏最典型的便是四合院了。傳統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形式。




四合院不僅壹所居住建築,更加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四合院的選址、裝修、雕飾、彩繪,處處體現著源遠流長的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除四合院外,宮殿建築也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其中故宮是宮殿建築的問鼎之作,也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故宮其實可以看做是壹個巨大的四合院,功能更廣泛,分工更明確,給人以皇家威嚴之感。



苏派建筑



建築關鍵詞:山環水繞  曲徑通幽


蘇派建築是江浙壹帶的建築風格,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集大成者,園林式布局是其顯著特征之壹。




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走馬樓、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輕巧簡潔、古樸典雅,體現出清、淡、雅、素的藝術特色。充滿了江南水鄉古樸沈靜的意味。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置身其中,四周流淌著的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之感。直露中有迂回,舒緩處有起伏,讓人回味無窮。



晋派建筑



建築關鍵詞:窯洞  晉商文化


晉派只是壹個泛稱,不僅指山西壹帶,還包括陜西、甘肅、寧夏及青海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以山西的建築風格最為成熟,故統稱為晉派建築。




晉派建築大體分為兩類:壹類是山西的城市建築,這是狹義上的晉派建築;另壹類是陜北及周邊地區的窯洞建築,這也是西北地區分布最廣的壹種建築風格 。



山西歷史上有晉商聞名天下,勤勞的世代晉商在積累無數財富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晉派建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晉商的品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沈;鬥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瓦磨合,精工細做。它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壹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川派建筑



建築關鍵詞:民族特色

 

川派建築,即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壹種建築風格,為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建築風格。在川派建築中以傣族竹樓,侗族鼓樓,川西吊腳樓最具鮮明特色。




傣族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壹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壹種幹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壹露臺,用竹籬隔出主人臥室並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余為壹大敞間。樓中央是壹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




侗族鼓樓是侗鄉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座座鼓樓高聳於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氣概雄偉。飛閣垂檐層層而上呈寶塔形,瓦檐上彩繪或雕塑著山水、花卉、龍鳳、飛鳥和古裝人物,雲騰霧繞,五彩繽紛,侗寨風光可謂十足。



吊腳樓,也叫“吊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壹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幹欄式建築。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壹格,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同流派的建築以其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書寫著各自的故事。走進它們,去傾聽古老文化的聲音,感受大國歷史的厚重。



来源:书画半亩


我们期待原创稿件,来稿请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