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厦门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邀请提供第二批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产品资料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据《公告》,厦门市卫健委拟将
数字胃肠机、台式彩超、电子胃肠镜、便携式彩超
等
10个品类纳入
第二批医用设备集中采购范围
。
根据相关规定,各需求医院
已将采购需求调研公告在其官网挂网公示
。现邀请有意向参加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供应商按照各需求医院要求提供相应材料。
据联盟菌梳理,本次集采
涉及全市15家三甲、三级医院
,具体包括: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仙岳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市苏颂医院、复旦肿瘤厦门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以及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
从各医院公开的采购需求公示统计,本次医疗设备
集中采购数量或将达300余台,总金额超2.5亿元
(
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未明确公示具体的采购数量及金额
)。
其中,
金额最大的
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总预算5535万,包括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4K内窥镜摄像系统、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复苏中央监护系统、高端监护仪、麻醉中央监护系统等12种医疗设备,合计
63台
。
医疗设备集中采购清单+医院采购需求调研公告网址汇总:
从《公告》标题中的“第二批”就可以看出来,
这已不是厦门市首次开展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据了解,
2024年3月,厦门市就正式启动市级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按照学科、设备类别等分批集采,
第一批试点项目采购医疗设备共528台(套)
。
2024年6月
,“牙科综合治疗台”
首个试点项目
已发布招标公告。
7月25日
,福建政府采购网发布了《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厦门市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专班)
牙科综合治疗台统招分签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采购包1)》。
最终,厦门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骨折价”
194.6万元,独揽了原本预算677.4万元的70台牙科综合治疗台采购项目
,
中标品牌为广州艾捷斯
。
此次集采,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单台均价降至27800元,
相较采购最高限价
整体
降幅直达60%。
近期厦门市卫健委发布的集采公告还包括
麻醉机、电动手术床及骨科手术床
,预算合计约3948万元。
不难发现,随着药品、耗材集采规则不断成熟、完善,
集采降价这一刀也开始频繁砍在了医疗设备身上。
今年以来,在各地卫健委的推动下,医疗设备集采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
8月2日,
苏州
产权交易中心发文称,受苏州市卫健委委托,着手进行“
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设备集中采购
”的前期市场调研。
本次调研的设备为: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包括台式、便携式)
等设备。
7月,
福建
宣布计划购置更新一批医用设备,由福建省卫健委
CT、MR集采专班
面向各相关供应商征集拟采购医用设备的相关资料。
征集范围包括
常规CT(64排、128排、256排);能量CT(64排、128排、256排);MR(1.5T、3.0T)
。
同月,
三亚市
卫健委也宣布
预计于2024年8月份,集中采购核磁共振等一批医疗设备
,项目预算2.6亿元(暂估,以实际采购为准)。
再往前,4月25日,
包头市
卫健委召开2024年度第一次医疗机构医用设备采购论证会,对市中心医院、市第四医院等6家委直属公立医院合计8438.3万元的医用设备采购必要性、合理性等进行论证。
今年2月,
安徽
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明确
将非财政预算安排的乙类设备全部纳入省级集采。
除了此起彼伏的设备集采通知,
还有一些地方
开始享受医疗设备集采带来的甜蜜硕果。
诸如:河南安阳市成功整合市、县、乡三级共计32家公立医疗机构,形成强大采购联合体,将数字X线摄影系统、医用核磁共振装置(MRI)、超声类、监护类、CT扫描装置及输液泵等六大类医疗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范畴,并统一进行打包公开招标。
7月17日
,安阳市政府表示,本次
集采医疗设备价格显著下降
。其中,9种设备价格下调60%至80%,另有11种设备降幅介于40%至60%之间,整体节资率约达47%,成效斐然。
可以看到,虽然现阶段“医疗设备集采”与“医用耗材集采”
在采购规模上
仍有着巨大的量级差异,但在价格谈判上的力度同样不容小觑,彩超、CT、DR等
规格标准相对统一、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
的医疗设备价格实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当然,
除了省钱这些表面因素
,设备集采在“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道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前,安徽省医保局就曾强调,
除了省钱,大型医疗设备集采还带来了两个益处。
首先就是
国产中标比例显著提升
,有力促进了医用设备领域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
其次,市场营商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企业参与集采,就能完成“规模订单”,有效降低了推广、流通等销售费用
,促使行业内各厂商回归以产品、技术、质量、临床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市场竞争轨道。
联影医疗安徽办事处负责人梁永旭也曾公开表示,
大型医用设备集采让国产设备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竞争。
今年4月,河南省卫健委印发了《河南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大型(大宗)医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试行)》。
该办法同样强调:
公立医院大型(大宗)医用设备招标采购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