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温暖介绍2024年度山东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美丽山东建设成效等情况。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较重。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强调“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美丽山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过去的一年,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四年优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处于高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一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含金量”。
齐鲁大地的天越来越蓝,
PM
2.5
平均浓度35.5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同比改善5.1%,优良天数比例72.4%、同比增加22天。
齐鲁大地的水越来越清,
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9.1%、优于年度目标9.2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连续4年动态清零;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3.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前三。
齐鲁大地的生态越来越优美,
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6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一年来,绿色低碳转型积厚成势。
坚持源头防治、协同减排,启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能源结构向绿而行,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居全国第二位,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全省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70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通达铁路专用线比例达到87%。
一年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
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
坚持生态优先,
划定2750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形成全域分区分类管控“一张图”,为发展明边框、定底线。
注重系统治理,
深入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排查出的5496个问题已销号5219个,黄河干流水质连续9年保持Ⅱ类。推进黄河山东段安澜提升工程,打造沿黄生态廊道,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环泰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深入实施。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开展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布《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在微山湖湿地公园建成北方地区首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