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阐述了关于人生定位与道德责任的观点,引述了南怀瑾老师的警告,强调了人生应避免犯下三大错误之一即“德薄而位尊”,并解释了个人道德在人生及职业中的至关重要性。同时,通过讲述和珅的历史故事强调了道德缺失的危险。另外,文章也阐述了处于中游时应有的远大志向和继续前行的必要性,以及低位时如何保持谨慎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应如何定位自己并保持清醒的头脑。
南怀瑾老师警告人生应避免犯下‘德薄而位尊’的错误。德行缺失的人若身处高位,必然会带来灾祸。和珅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他因忘记应有的道德而堕落。
文章通过学僧和禅师的故事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停在半山腰,要勇往直前,只有站在山顶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文章引用《孟子》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说明在人生步入低谷时,更应警醒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修炼品行与道德是奠定成功的重要基石。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每天为您提供
,国际时事,热点资讯,经商策略,文化哲学等有价值的内容
。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本来的意思是,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反过来说就是“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
我们需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位高德厚
南怀瑾老师曾经警醒过我们,人生有三大错误不能犯。
头一条就是:“德薄而位尊”。
《朱子治家格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行缺失的人,若身处过高的位置,必然会祸国殃民,带来灾祸。
和珅乃清朝数一数二的贪官,但在他年轻时,也是一代天骄。
少年得志,和珅在金銮殿上被乾隆帝一眼相中,任命为朝廷大员。
初登官场,他同样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为清朝屡建奇功。
面对日益升高的位置,为天地立心的意志被花花世界冲散。
他逐渐迷失在了金钱编织的世界里,褪去了一身清风亮节,沦为权利走狗。
和珅在位数十年,对上阿谀奉承,绞尽脑汁讨好皇帝;对下如狼似虎,搜刮民脂。
据说,嘉庆帝查封他家时,其财富可比当时半个国库。
和珅倒台,并非他的才智缺失,空有其表。而是他忘记了为官为人应有的道德。
有才无德,其行不远。
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在其位,有其德,有德有才,才能有所作为。
位中志远
诗云:惟土德之为大,处中位而君临。
位处中游,最怕的就是停在原地,不愿前进。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在中游,须有君临天下的远大志向。
有个学僧问禅师:大师,我修行多年,没有效果,我还要继续修行吗?
禅师未曾回答他的话,而是带他去爬山。
山上风景独好,青山绿水分外妖娆。又逢春来花盛开,踏青的游人很多。学僧一路兴致高昂, 直达半山腰处。
到达山腰时,路上的行人大多停步不前,山崖狭窄,人头涌动。
学僧问行人:为什么不再继续往前走。
行人说:山腰的风景和山顶别无二致,你再看那山顶云雾缭绕,高不可攀。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呢?
学僧定睛一看,认为所言在理,便看向禅师。
禅师回应,只是执杖继续向前,学僧无奈只能硬着头发跟上。
眼见日薄西山,山上行人越来越少,而山顶就在眼前。
到达顶峰后,学僧见云雾皆在脚下,漫天星子触手可及,顿时感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的风景,只有站在山顶的人才知道。”
这时,禅师开口了,他说:“修行的事,唯有修行人才知道。”
人生如登山,许多人停在半山腰就不动了。
半山腰总是拥挤的,你得去山顶看看。
清醒的人往往是孤独的,每个人都会在经历中不断成长,唯有跨过安于现状的门槛,跳出舒适圈,才能打破局面,登上顶峰。
低位慎独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生步入低谷,更应时时警醒,保持冷静的头脑。
修好自身的品行与道德,是奠定成功的重要基石。
杨震是东汉有名的清官。
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
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