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iFi万能钥匙
关注wifi万能钥匙,第一时间收取钥钥的信息,抢先知晓最强功能,还有活动领奖品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7 小时前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7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AI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独角兽,ARR ... ·  昨天  
腾讯  ·  给大家拜年啦!新年快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WiFi万能钥匙

『少年』小书的网文江湖

WiFi万能钥匙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19-03-12 22:54

正文


今天钥钥带大家认识一下新伙伴——连尚文学。


成立仅一年用户已过亿,目前月活3000万,已同100多家原创小说平台建立合作。去年8月,连尚文学曾获得厚朴基金领投A轮投资。此轮融资后,连尚文学估值达到10亿美金,成为网文行业新晋独角兽。


下面钥钥就带大家来深入了解一下它和它背后的男人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商业江湖,如需转载请联系living_lu

正文共:7415字

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故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结尾。


2017年11月8日,当阅文集团以55港元发行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总市值超过900亿港元的时候,多家媒体撰文称阅文集团CEO 吴文辉在这个行业上演了一场“王子复仇”的大戏。


吴文辉在2002年创立了起点中文网,被称为“网文教父”,2004年起点被盛大收购并入盛大文学。


2013年初,时任盛大文学总裁的吴文辉离职,随后在腾讯的支持下组建腾讯文学,并在2014年11月以7.29亿美元的价格反向收购了老东家盛大文学,进而将两者合并为阅文集团,成为网文行业的巨擘,其市场份额超过70%。


在很多人看来,吴文辉出走盛大并反向收购的举动是商界版的“王子复仇记”,阅文和吴文辉成为最终的胜利者,2017年阅文集团上市吴文辉身家超30亿元,故事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阅文上市前四个月——2017年7月1日,就在和阅文集团总部相隔几个街区的『盛大全球研发中心』办公园内,一款名为『连尚读书』的APP悄然上线,这个APP和盛大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出现为这个“故事”续写了新的剧情。



一年后,『连尚读书』所属公司——连尚文学获取了过亿用户。2018年8月在其正式推出『连尚免费读书』后,该APP两个月内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数)即超过千万,成为QuestMobile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App增幅榜前三,同时位列易观千帆9月榜单月活千万App增幅榜首位。


到2018年12月,连尚文学旗下全平台的MAU达到3000万。艾瑞发布的2019年1月移动APP指数显示,连尚免费读书月度独立设备数2272万台,并连续两月和掌阅、QQ阅读一起位列在线阅读类APP前三。


2018年8月,连尚文学完成了A轮融资,领投方为厚朴基金,此轮融资后,其估值达到10亿美金。


(极光大数据数字阅读APP MAU排名)


快速崛起、降维打击、大额融资,一连串的商业举措让连尚文学成为2018年为数不多的新晋独角兽公司。截至2018年底(成立一年半)『连尚免费读书』跻身网络文学阅读领域的前三(前两名分别为掌阅和QQ阅读)成为网络文学市场的一匹黑马。


连尚文学是连尚网络孵化的文学平台,该公司另一个为人熟知的产品为WiFi万能钥匙,其创始人为盛大CEO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从2011年到2013年,盛大文学数度冲击IPO未果,2014年卖身腾讯,而现在连尚文学再次冲击网文市场,这看起来是网文领域另一个故事的开篇。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出售业务,三年内都不会重做,而他们等了五年,不知道是为了遵守协议,还是为了酝酿新的模式。





王小书是连尚网络轮值总裁兼连尚文学的CEO。


在孵化连尚文学之前,王小书的身份是连尚网络主管广告业务的副总裁,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盛斗士”——盛大网络的老员工,2003年就加入了盛大网络。


(王小书)


“我老家在四川宣汉县,17岁之前没有出过四川,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成都。”


四川宣汉县是达州市的卫星城,一度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1999年王小书以达州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系。


王小书对『商业江湖』回忆他报考华东师大的原因“当时以为师范学校包分配。”同时他也觉得“工商管理”是一个可以“赚大钱、改变命运”的专业。


但到学校之后他才发现“工商管理更适合那些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就读”而非他这样从贫困县出来应届生。


实际上这个专业非但没有给王小书带来更多的收入,并且还增加了他的家庭负担。“学费更高,且商科没有国家补助,同校师范生一个月补助100-200元,而我们商科学生的补助是36.5元。”


因为爱上了电脑游戏,王小书大学成绩并没能延续“状元的状态”。“在县城没有见过电脑,而华东师大后面长风公园旁有网吧一条街,一接触网络我就发现这个世界太好玩了。”王小书说最初他喜欢玩儿『反恐精英』和『红色警戒』,后来喜欢『星际争霸』。


等到毕业成绩单下发的时候,他才感到了危机——“搞了半天,原来不包分配。”看着其他同学拿着优秀的成绩单去找工作,王小书说当时的自己“挺愁的”。


2003年,盛大网络的招聘信息引起王小书的关注,那时候盛大运营的网络游戏『传奇』如日中天,该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当时已经突破60万人,并且获得了软银的4000万美元融资,正在筹备在美国上市。



“招聘信息上就两条要求,一是精通游戏,二是文笔好,我都适合。”面试时,面试官摆弄着一款盛大代理的新游戏——“破碎银河系”,并问王小书对这款游戏的看法。


“这是个有点儿像星际争霸的新游戏。”摸清门道后王小书立刻向对方讲解如何排兵布阵,防守进攻,“讲了20分钟”。


这个“资深游戏迷”的举动和逻辑清晰的讲解为他加了分,当天晚上盛大网络的入职电话就打到他们宿舍:“明天来上班。”


他的第一个职务是GM(GAME MASTER 游戏管理员)这个工作虽然需要值夜班,但王小书却特别“珍惜”。“在游戏里GM是神一样的存在,可以在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扮演上帝。”直到今天,回忆起这份工作王小书还连声感叹“让自己很虚荣”。


2003年是盛大创立的第四年,这四年里这家位于上海的互联网公司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归还融资、转型游戏等困难,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2001年他们依靠仅剩下的30万美金引入了韩国网络游戏『传奇』,并创造了一周最高在线用户突破1万、一个月突破10万、上线当月盈利、在线玩家数超50万成为当时全世界在线人数最高的网络游戏等一系列记录。

当时的盛大像是一艘满帆的互联网巨轮,吃足了风率先驶入广袤的游戏蓝海。


2004年,凭借强劲的游戏收益,盛大网络赴美上市,成为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游戏公司和中概股公司。


年仅24岁的王小书成为盛大最年轻的部门经理之一。“我入职时盛大只有200多人,上市之后快速扩张到几千人,随后我就升职为部门经理,那时候整个盛大的部门经理也就几十个。”

爱玩儿游戏、爱写东西的王小书,成为盛大知名的“三支笔”之一,实现了游戏和文学的共赢。


在王小书看来,爱玩游戏的人“都是一些单纯的孩子”,这些人相信游戏里面的“仙侠奇幻和光怪陆离”。


“玩游戏的时候我就相信世界上有神怪,有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网文那种东西就很容易代入,我喜欢看玄幻。”王小书说。


正是这种历史的渊源和对文学的共鸣引发了“连尚文学”项目的启动。


十余年后的2017年,连尚网络决定“内部创业”讨论了网络文学项目。


“2016年我们调整战略的时候开始考虑做网络文学,因为WiFi万能钥匙的商业本质是销售流量,但这是一个‘很薄’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WiFi这个入口进入到后续的产业中,让商业模式更厚重些。”他们研究后发现,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行业。





2017年7月1日,『连尚读书』APP上线,随即连尚网络收购了『逐浪网』,后者是国内知名的网络文学原创网站。这笔收购为连尚扩充了网文原创资源,逐浪网有几万名作者和40余万部原创作品。


这是时隔15年之后,陈大年再一次收购网络文学站点。2004年,上市后的盛大将目光投向更多领域,在陈大年的推动下,他们以200万美元收购了起点中文网,也是在那时,王小书与网络文学业务有了交集。加入盛大后的吴文辉和王小书坐在了同一个办公区,他们的第一次接触,是陈大年安排王小书给起点导流量。


当年和王小书一起为起点工作的还有时任盛大副总裁,负责SDO平台的王静颖,而王静颖如今已成为连尚网络的CEO,最终在盛大多款游戏的流量导入下,当年的起点中文网迅速成长。


随后盛大以“起点”为起点在网络文学领域开疆拓土,陆续收购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等网站联合构建了盛大文学。



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第3季度中国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市场竞争格局》(盛大文学卖身腾讯的那年)报告显示,排名前十的文学网站中,盛大文学旗下起点中文网等几家网站在PC端的活跃用户约占50%市场份额,创世中文网、17K小说网和纵横中文网仅占30%市场份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当初买了那么多文学网站,却没有想到最后被腾讯一并带走,我们老盛大人再来做网文的时候发现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都被当年的自己买干净了。”王小书对『商业江湖』说,他们之所以花巨资收购逐浪网,除了考虑到版权需求之外,还为了“纳投名状,让业内人士知道我们是正经来做事的。”


和当年用游戏为“起点中文网”导流类似,今天在WiFi万能钥匙的流量支持下,『连尚读书』快速增长,尤其在2018年8月份开启免费阅读后,其增速加快,除了上述MAU数据暴涨之外:


(连尚读书渗透率)


事实上,在8年前,在盛大文学时代,他们就考虑在“网络文学”领域发起“免费阅读”革命,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未能落实。


付费阅读也被称为VIP阅读模式,即网文平台与优秀的网络作家进行签约,签约后的作品为读者留出一定的免费阅读章节,之后则是付费章节。网站的收费标准是阅读每千字花费2-3分钱。


付费阅读的好处在于它既改善网站的运营状况,又能支持作者安心写作,激励他们生产更好的作品,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但王小书认为,随着技术和行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滞后”,免费阅读才是未来。


“当年网络文学并不像现在那样可以方便地通过广告变现,公司很难以流量收入来支撑运营发展,因此推出了‘付费阅读’。这符合当时的形式,但现在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王小书和『商业江湖』解释说,今天网文收费模式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赚钱的永远是那些‘大神作家’,他们从事网文创作多年,有固定的粉丝群,所以他们写的东西总是有人看,而那些初入网文行业的作者很难出头。网络文学的头部资源被相对垄断,新作者难以在网文行业立足,创作基数降低,这进一步影响了用户侧的增长,并造成网文内容被沉淀堆积,一方面新作者的内容找不到合适的读者,另一方面读者聚焦在大神身上,他们的内容长期受到偏爱。”

王小书说,他们分析了这个市场上的“大神作家”,发现这些人还是十几年前成名的那一批。“排名前十的作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内容行业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行业,这证明当前的模式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瓶颈。”


虽然都是文字内容,但网络文学和新闻不同,新闻有时效性而网文没有,很多十年前的书现在读来依旧津津有味。这种特性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库存”不断增加,非头部作家的流量无法分发,最终导致大量网文内容沉淀。


(网文领域也有马太效应)


“再加上其他行业免费内容太多,用户的注意力被游戏、短视频等行业给吸引,因此整个网文市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挤压。”王小书认为“免费”阅读是大势所趋。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是我们所擅长的……”王小书说。


确实,盛大是最早尝到“免费”甜头的人。2005年,盛大在游戏领域率先实行“免费策略”——不再通过售卖游戏时长盈利,而是通过游戏内的道具装备等增值服务收费,这一手段刺激了更多用户加入游戏,进而开启盛大业绩长达几十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


他们一直希望在网文阅读领域复制这一模式,既然当初的“盛大文学”未能如愿,那么就再造一个“连尚文学”来尝试。





支持“盛斗士”们重新杀入网文领域的信心,不仅来自于“免费阅读”,还有他们对“技术”的信仰。


“我们更相信数据的力量。”王小书对『商业江湖』说,『连尚读书』从上线开始就很重视对用户的精准分析,用AI技术将网文分发给用户。直白的说,不同的用户在『连尚读书』中看的到小说并不相同。


“网络文学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享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王小书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长视频、短视频,图文、资讯、直播等行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每个行业都有几个亿的日活(DAU),但网络文学的增速却很慢,在我们做免费阅读之前,整个网络文学行业的日活用户只有几千万,其他行业一个公司的数据量可以干掉整个网络文学行业。”


这个数据确实不够显眼,今天快手、爱奇艺、抖音等热门APP的日活用户都已经上亿,而更不用说微信这样的国民级应用,其日活数据逼近10亿。


“中国每天看书的人没有五亿也有三亿”王小书认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正常的DAU(日活)应该维持在1-2亿。而现在千万级别的行业日活只是证明“网络文学遇到了瓶颈,需要一些改变。”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连尚文学将“运营编辑”的工作,更多交由“大数据分析推荐”来完成。


简单的说,在面对海量网文小说时,早前的网文公司是通过人工来分发作品。由运营编辑来判断作品的受欢迎度,并将其放到“第一排、第二排”等相应的位置。这样也造成了很多未被编辑关注的优秀作品无法呈现到读者面前。而连尚文学则会通过“算法”将适合的内容推荐给适合的读者。


“我们是网络文学行业第一个主要以个性化推荐分发作品的。”王小书说,他们在重新进入网络文学行业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这个行业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优秀作品。”


王小书说,『连尚读书』的用户很多是从WiFi万能钥匙引流过来的,这些人中“小白用户”居多,很多人还没有养成在手机上阅读的习惯,所以“如何去匹配这些人的阅读需求”就变得很重要。


(连尚文学团队)


此外,像今日头条那样,他们在创作端也鼓励用户更多地参与创作,用户只需要通过“逐浪写作助手”APP来申请成为作家,就可以通过手机来上传自己的小说作品。


“只要该作品通过人工审核,没有违法违规内容就可以发布。我们为了鼓励新作者创作,会为他们发放保底稿费,连续一个月每天更新4000字就可以收到保底稿酬。”王小书说,他们想让文学创作实现‘零门槛’,“这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


“AI个性化推荐”的一个结果是能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早前网文读者喜欢“仙侠作品”不同,『连尚读书』的用户更偏爱“都市、灵异和言情。”


“早年网文的读者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的白领或者大学生,这个群体正是出于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才想在仙侠玄幻小说中寻找精神寄托;而现在三四线读者大量增加,甚至有一些是中老年人,这些人反而对都市生活、情感更感兴趣,或许对于他们来说都市小说更贴近他们的生活。”王小书说,网络文学是向读者呈现一个自己向往的世界,而每个读者的向往不同,用人工的方法无法满足不同的需求。


“AI让我们更了解读者”。王小书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