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天堂伞能占据8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6亿元,只因这个方法用了30年!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7-12-24 06: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在中国的雨伞界,如果天堂伞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说起买雨伞,天堂伞往往是很多人的首选。一把单价40块左右的天堂伞,实体店一年能卖20个亿,从2012年开始,天堂伞也开始线上运营,目前在各大网购平台上一年的总销量在6亿元左右。


但是回到1984年,天堂伞还只是王斌章创办的一个小伞厂,或者说是一个小作坊,现它却占据全国伞类市场销售额的80%,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那么这30多年,它是如何从小作坊一步一步升级为龙头老大呢?


图来源网络:天堂伞业创始人:王斌章(左)


2


在天堂伞业的创始人王斌章看来,核心原因就是创新。


王斌章曾在多个场合说:“别看我年纪大了,思想可是很先进的,每年我们都做市场调研,产品紧跟市场走,偷懒不变怎么行?”


在他看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所以天堂伞业也一直致力于创新,它有95%的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曾经获得过40个雨伞相关的专利,同行早就被它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这一点很多企业家都非常认同,在2017年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也表示在一个创新辐射更广,形式更多元的时代,所有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创新。


也有人会说,创新是大企业才有钱投入做的事,是需要天赋和灵感的,中小企业承受不起。


可全球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SAP公司大中国区商务创新首席架构师 鲁百年博士 认为, 中小企业无法创新的关键在于没有学会创新的一套工具和方法论。


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呢?


3


第一,把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为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利用同理心态,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通过解决用户问题、社会问题来盈利。


比如2008年鲁百年博士在长沙一个五星级酒店里,发现电梯关门的按钮出现了问题。


在电梯侧边有两个按钮,一个是两个箭头朝里的,通常表示关门的意思,另一个是圆形按钮,设计师的想法是让大家按圆形按钮,可以直接关门,但很多人第一次乘梯都是直接按箭头。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按错呢?这不是用户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美柚考虑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增加了一个影响用户选择但并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门标识。


所以,在设计产品时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把想象出来的用户需求当成用户的真正需求。这一点天堂伞做得挺不错的。


在三折伞问世之前,我们用的都是长柄伞,占用的空间太大,外出携带非常不方便。


鉴于这样的用户痛点和需求,天堂伞自主研发、设计出了国内第一把钢骨三折伞,这种便携的折叠伞迅速取代了千百年来一统天下的长伞柄、固定伞骨的纸伞和油布伞,为亿万家庭带去了便捷。


之后,天堂伞又发现由于由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太阳黑子的频繁活动,紫外线对人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紫外线的辐射将会让爱美的小姐姐们皮肤被晒黑,甚至晒伤。


找到这一痛点后,天堂伞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在2000年研制了一系列美观又时尚的紫外线面料,防护等级达50+,为最优,当年已经推出就红遍全国,“太阳伞”这个名字也是那时候火起来的。


你会发现, 企业很大一部分创新就是在研究用户需求的过程中,从用户反馈中总结出来的。


4


第二,以目标为导向,设计一个美好未来。


如果站在问题现状和参与者角度来看问题,不可避免会形成惯性思维模式,而站在用户角度,为用户设计一个美好未来,再进行倒推,分析其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瓶颈,如何解决等,则能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


比如汽车,你能想到的未来汽车是什么样子呢?海陆空三栖,不需要汽油,自动充电,遇到小问题能自适应维护,大问题能自动反馈,专人维修……



雨伞能够给人带来的美好未来是什么呢?


· 占用空间越来越小,带出门非常轻便,没有任何负担;

· 只用准备一把伞就可以应付晴天雨天;

· 伞面上的雨水一甩就干,不用费心准备伞套,也不用担心伞面湿漉漉的不便于收纳;

· 腾不出手撑伞收伞的时候,伞能够自动撑开、自动收回......


我们会发现,从长柄伞到三折伞,送钢骨伞到超轻碳纤伞骨,伞正在越做越小,越做越轻。


未来,智能电动伞也可能被研发上架,开一下脑洞,也许可以把伞植入到衣服里,像安全气囊一样遇到雨水自动打开。


所以,我们不妨从未来出发,倒推一下试试,去寻找一些其他的可能性,才能带来更多的创新,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5


第三,重视员工的创意,给员工颠覆创新的机会。


埃森哲北美业务CEO朱莉斯威特认为,实现持续创新最大的难点就是愿意改变领导方式,她说,“这对领导者来说往往是最困难的事情”。


如果员工提出的创意没有受到重视,领导没有认真考虑就直接拒绝,那员工的创新激情就会受到打击,难以为继。


但如果这种 创意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就能激发出员工80%—90%的潜力,在这样的激励下,绩效可以相当于企业目前的3—4倍。


就像马云花重金打造达摩院,王斌章砸重金成立了专门的设计团队和研发基地,积极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激情。


那么,如何让“看似没有天赋”的企业员工都参与到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创新中去呢?这时候,你就需要一套工具和方法。


当然,这套工具和方法可不像笔者前文中说得那么简单,享受政府津贴、有特殊贡献、曾经担任华为、海尔、三一重工、海底捞等知名企业创新顾问的鲁百年老师在他的 《让创新思维在企业落地》 课程中,重点讲解以下几方面:


· 如何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论;

· 如何建立创新型组织;

· 如何从文化、环境、战略、制度、组织、绩效管理等角度,让创新落地;

· 如何把战略创新、运营创新、市场创新、品类创新等用听得懂的语言实际落地到企业中去;

· 如何让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创新。


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员工会创新、能创新,如果你想和同行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风格,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你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学习鲁百年博士总结的这套工具和方法论,你会发现,创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你也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 参加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好文章  ·  五题全错的,请自觉住院!
8 年前
麦音乐  ·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