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一、本周低空经济随市场回调:周下跌4.5%,全年上涨7.0%。
本周涨幅前五分别为:
新晨科技(12.1%)、天和防务(11.1%)、苏交科(7%)、莱斯信息(6.9%)、四创电子(3.4%)。
跌幅前五为:
西域旅游(-14.7%)、万丰奥威(-11.8%)、四川九洲(-11.2%)、咸亨国际(-10.4%)、吉林化纤(-10.2%)。
全年累计涨幅前五为:
万丰奥威(173%)、莱斯信息(122%)、宗申动力(113%)、深城交(101%)、中信海直(92%)。
本轮涨幅看:泛空管领域涨幅领先。
9月24日到10月11日,
低空60涨幅前五标的为:
新晨科技(58%)、莱斯信息(57%)、亿航智能(50%)、苏交科(47%)、孚能科技(44%),
特征:
除亿航智能在美股外,均为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且主要为围绕泛空管信息化领域的标的,符合我们此前产业链投资线索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
二、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地方政府规划在提速,产业趋势在加速:更多的商业化低空航线在获批。
我们强调空域的具象体现是低空商业航线的加速开设。
本周我们发布了华创交运低空60深度(五)《畅想2027,主机厂视角看我国低空载人市场——重点关注万丰奥威》,
我们试图以2027年为时间截点,从低空飞行器主机厂视角来探讨我国低空载人(载客)市场的空间规模,从而推演投资机会。
我们从通用航空及eVTOL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三、畅想2027,通航飞机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从通航机场数量+单机场对应飞机数量两个参数入手来做预测。
我们预计27年较23年新增196座通航机场,
总数量将达到645座,23-27年复合增速9.5%。
我们预计27年通航飞机数量较23年增长44-119%。
我们按照单机场对应飞机数量7.4、10、20架来测算,2027年较23年新增1454、1964、3929架飞机。
四、畅想2027,eVTOL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认为城市/城际空中交通具备最大的规模潜力,假设巡游出租车渗透率的1%,即意味着超过1.3万架eVTOL的需求。
就当前进展而言,我们预计到2027年,低空+旅游是率先可商业化落地的市场,
我们假设在2027年有三分之一的4A级以上景区引入eVTOL低空游览,一个景区5-10架,则至少5000-10000架需求。
我们同时对景区eVTOL有没有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估算票价定价298元实现盈亏平衡,票价425元,营业利润率可达到30%。
五、投资建议:
“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此前我们报告复盘2014-15年“牛市”行情,重头戏在于互利网+与双创,背后亦有4G网络驱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低空经济存在可类比的相似之处。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主机厂商为核心牵引,各环节寻找稀缺标的。
1、我们看好以主机厂为行情核心牵引。
1)我们认为产业趋势商业化进度或超市场预期,
eVTOL或传统通航飞机或正迎来包括政府在内的订单潮。
2)低空飞行器主机厂商具备全国化甚至全球化拓展空间,市场容量更大。
3)我们认为两类主机厂公司或最有机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一是具有重大项目投资落地能力。
能够吸引产业链企业配套,包括通用航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前沿驱动。
其二是具备运营能力。
能够将生产-销售-运营打通,帮助当地实质性推动低空商业产值。
A股上市公司中主机厂商目前以万丰奥威为代表,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2、我们认为,低空经济从产业发展趋势上,政府开始着重于如何落地实践,我们预计这将意味着“订单获取-产品交付-财务表现”的正向逻辑会加速走进视野。
我们深度推荐运营层稀缺标的:
中信海直:持续看好通航龙头在低空经济浪潮下的三重受益逻辑与发展潜力。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方向:
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新晨科技、地铁设计、中国通号、莱斯信息、四创电子、苏交科)。
3、区域线索投资:
因地制宜发展,示范特色先行。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粤、皖、苏、浙、川(渝)等省市的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飞行器安全风险。
一、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本周下跌4.5%,全年上涨7.0%
1、指数表现:本周回调4.5%,全年上涨7%
周表现:10月11日,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
为106.39点,周下跌4.5%,其中制造环节指数周下跌5.9%,运营及保障环节指数周下跌3.2%。
作为比较,沪深300指数周下跌3.3%,Wind全A指数下跌4%,创业板指下跌3.4%。
全年累计表现:华创交运|低空60指数
上涨7%,其中制造环节上涨6.9%,运营及保障环节上涨7.2%。
作为比较,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3.3%,Wind全A指数上涨7.9%,创业板指上涨11.1%。
2、个股表现:
本周涨幅前五分别为:新晨科技
(12.1%)、天和防务(11.1%)、苏交科(7%)、莱斯信息(6.9%)、四创电子(3.4%)。
本周跌幅前五分别为:西域旅游
(-14.7%)、万丰奥威(-11.8%)、四川九洲(-11.2%)、咸亨国际(-10.4%)、吉林化纤(-10.2%)。
全年累计看:
涨幅前五分别为
:万丰奥威(173%)、莱斯信息(122%)、宗申动力(113%)、深城交(101%)、中信海直(92%)。
跌幅前五分别为:
航天宏图(-59%)、观典防务(-52%)、谱尼测试(-32%)、航天南湖(-32%)、中复神鹰(-32%)。
3、本轮涨幅看:泛空管领域涨幅领先
从9月24日到10月11日,低空60涨幅前五标的为:新晨科技(58%)、莱斯信息(57%)、亿航智能(50%)、苏交科(47%)、孚能科技(44%),同期创业板涨幅37.3%,沪深300与万得全A涨幅21%。
特征:除亿航智能在美股外,均为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且主要为围绕泛空管信息化领域的标的,符合我们此前产业链投资线索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本轮涨幅最大的
新晨科技,
我们在低空经济周报(第3期)就公司拓展低空空管业务进行了介绍。
二、低空产业发展快车道,畅想2027低空载人市场空间
我们本周发布了华创交运低空60深度(五)
《畅想2027,主机厂视角看我国低空载人市场——重点关注万丰奥威》,
我们试图以2027年为时间截点,从低空飞行器主机厂视角来探讨我国低空载人(载客)市场的空间规模,从而推演投资机会。
我们预计我国低空载人市场步入发展快车道:地方政府规划在提速,产业趋势在加速:更多的商业化低空航线在获批。我们强调空域的具象体现是低空商业航线的加速开设。
我们从通用航空及eVTOL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1、畅想2027,通航飞机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从通航机场数量+单机场对应飞机数量两个参数入手来做预测。
1)2027年我国通航机场数量预测:我们预计27年较23年新增196座通航机场。
我们查阅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规划的省份,摘录其中关于通航机场建设的目标(或有遗漏):
安徽省2023年有通航机场9座,规划2027年达到20座;
海南省2023年有4座,规划到2026年9座;浙江省2023年有12座,规划到2027年建成20座;四川、湖北、内蒙规划2027年分别达到20座、30座、33座通航机场。
披露对比数值的省份,浙江省27年较23年增长7成,安徽、海南达到翻倍水平。
中国民航局在2017年发布了《通航产业发展情况》,其中披露通用机场规划建设377个,在建60个,加上已有机场301个,合计738个(2023年末为449个)。其中规划通航机场数量超过10个的省份共计14省,占我国大陆地区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44%。
我们假设44%的省份2027年通航机场较23年增长70%-100%,则2027年新增通航机场数量138-196座,(年均34-49座);
我国19-23年平均每年新增49座机场,2020年更是新增达到93座机场,2023年为新增50座,因此我们认为采取49座年均增长较为合理,即2027年较23年新增196座机场,我国通航机场总数量将达到645座,
23-27年复合增速9.5%。
2)通航飞机数量需求预测:预计27年较23年增长44-119%。
a)按照我国通航机场单机场/7.4架飞机规模计算,
预计到2027年新增1454架飞机,4年增长44%,复合增速9.5%。前文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3-27年亚太地区通航飞机复合增速可达到8.8%,我国市场应超过亚太地区增速,较为合理。
b)基于美国通航机场与飞机数量均保持了稳定,我们认为可以视为成熟市场参考值。
假设按照10架/机场看,
则我国27年较23年通航飞机数量需求会达到1964架,4年增长59%,相当于12.4%的复合增速,但并非均匀分布,预计后期会加速。
假设相当于美国公共机场单机场飞机数量的50%,即20架,
则需求会达到3929架,4年增长翻倍,相当于21.6%的复合增速。
综合看,
预计对通航飞机的需求,2027年相较于23年增长44%-119%,
假设单机1000万人民币左右,则为145-393亿规模的市场。
注:该部分仅为模拟测算,实际根据行业发展情况或有出入。
但随着我国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预计我国公司有望在其中分得更多的份额。
2、畅想2027,eVTOL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们主要探讨载人飞行的市场空间,
我们认为对eVTOL空间的测算可以更多从需求端出发。
1)我们认为城市/城际空中交通具备最大的规模潜力。
城市拥堵、高峰时段地面繁忙会造成经济损失、带来安全隐患,城市空中交通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综合立体的大交通物流体系构建有助于缓解地面压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6.74万辆,客运量334.78亿人次,
假设渗透率达到1%,即意味着超过1.3万架eVTOL的需求。
根据交通部数据,2024年7月我国有网约车驾驶员证书已经达到715.9万人,若考虑网约车的规模,则至少还有翻倍空间。
2)就当前进展而言,我们预计到2027年,低空+旅游是率先可商业化落地的市场。
根据24年5月发布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引导推动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更新一批设施设备。推动重点旅游景区陆上、水上及空中旅游观光设备升级,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先进设备,包括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房车自驾车营地设施,冰雪旅游设备,观光游轮、旅游观光船、快艇、
低空飞行器等。
注:西域旅游在2023年3月关于拟与亿航智能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公告中,西域通航拟在未来5年内运营数量不低于120架EH216-S或同类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
截止2024年初,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景区339家,4A级景区超过3000家(2018年数据,4A级景区由各省评定,存在不完全的可能性)。
假设在2027年有三分之一的4A级以上景区引入eVTOL低空游览,一个景区5-10架,
则至少5000-10000架需求。
3)探讨:景区eVTOL有没有经济性?
亿航智能在官网上披露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白皮书(2020)》,介绍:
预计亿航 216(2 座版)可以带来的年收入达到 352,174 美元(人民币 250 万元)。运营成本中 60%以上为电池;扣除运营成本之后利润 138,000 美元,即运营利润率为 39%。该假设中尚未考虑规模经济、电池技术、运营成效等带来的潜在效率增益。
我们参考上述数据做一些假设:
亿航智能EH-216S售价为41万美元/239万人民币,假设折旧10年,每年折旧23.9万元;
按照前述250万收入,营业利润率39%,倒推运营成本152.5万元(其中60%为电池即91.5万元,折旧占比14.2%,其他为39.4万,占比25.8%。);
假设飞行参数:一天飞10次,每次2人,一年飞行256天,
则在前述成本下,票价定价298元实现盈亏平衡,票价425元,营业利润率可达到30%。
考虑旅游景区有一定的溢价属性在,该价格有消费者接受度。
注:该部分仅为模拟测算。
三、投资建议:“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
1、“牛市”不可忽视的重大投资机会。
此前我们报告复盘2014-15年“牛市”行情,重头戏在于互利网+与双创,背后亦有4G网络驱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低空经济存在可类比的相似之处,在市场整体活跃,成交量放大的背景下,不可忽视其表现机会。
2、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主机厂为核心牵引的行情
1)
我们认为产业趋势商业化进度或超市场预期,
eVTOL或传统通航飞机或正迎来包括政府在内的订单潮。
2)低空飞行器主机厂商具备全国化甚至全球化拓展空间,市场容量更大。
3)我们认为两类主机厂公司或最有机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主企业。
其一是具有重大项目投资落地能力。能够吸引产业链企业配套,包括通用航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前沿驱动。
其二是具备运营能力。能够将生产-销售-运营打通,帮助当地实质性推动低空商业产值。
A股上市公司中主机厂商目前以
万丰奥威
为代表,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海外上市
亿航智能(华创电新团队覆盖)。
3、我们认为,低空经济从产业发展趋势上,政府开始着重于如何落地实践,我们预计这将意味着“订单获取-产品交付-财务表现”的正向逻辑会加速走进视野。
1)产业链投资机遇
我们深度推荐运营层稀缺标的:中信海直:持续看好通航龙头在低空经济浪潮下的三重受益逻辑与发展潜力。
建议重点关注方向: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
相关企业(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低空规划、飞行培训、检测检验、地面保障等环节),尤其低空空管/监视与信息技术安全领域。
我们理解新型低空智联基础体系,需要帮助实现:
飞行前(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航空情报、气象保障、飞行评估等)
-飞行中(空中管理、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非法飞行器的识别与处置、飞行监视等)
-应急处理(救援支持、反制干扰、拦截、打击等)
-飞行后(数据分析与共享)的全面体系建设。
受益标的中:新晨科技、地铁设计、中国通号、莱斯信息、四创电子、苏交科。
我们建议关注新晨科技:
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底,公司成功中标低空综合监视系统相关建设项目,并明确了在低空空管领域的拓展计划。
我们建议关注地铁设计、苏交科:
我们认为
未来低空体系建设不是割裂的,而是与地面(地下)、海上、高空等有机融合的综合立体式交通网络,包括客流与物流。在这个维度上,过去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的公司具备向低空经济拓展的切入口。
苏交科近期发布了腾云系统,朝低空信息化管理更进一步。
我们建议关注中国通号,
我们预计公司在铁路轨交智控监测等领域内构建的技术与软硬件集成优势,具备向低空领域拓展的潜力。
我们建议关注空管领域龙头公司莱斯信息,
在民航空管系统领域市占率最高,已经斩获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相关订单。
我们建议关注四创电子:
雷达主要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产品契合、立足安徽、拓展低空领域新机遇。
其他相关标的还包括:
模拟机:
海特高新;
北斗/导航:
中科星图等;
雷达:
纳睿雷达、国睿科技等;
低空规划:
深城交、华设集团等;
低空安防:
天和防务;
检测检验:
广电计量等。
2)重点区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