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地产
读懂地产圈的各种隐秘杠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祝卫东谈高额彩礼问题 ·  10 小时前  
银行螺丝钉  ·  [2月24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科技股回调; ... ·  13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特朗普突然宣布:换人!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今夜,大涨!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刚刚!最高检、证监会,联合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地产

新一轮降息潮,破灭了

杠杆地产  · 公众号  ·  · 2024-06-19 21:00

正文

文|雪莉 文章来源 |大胡子说房
今天早上,央行发布了本月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维持变不变。
那大概率本月的LPR利率也不会降息。
大家心心念念期盼的存量房贷降息,暂时无望了。
不是说现在楼市还没起来吗,为什么LPR利率不继续降息了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是517之后,取消了房贷利率的下限,把自主权给到了地方,地方可以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降息,很多城市已经下调过利息了。
其次,银行现在的净息差已经很低了,只有1.54%,如果再降息,银行就要跟进去降低存款利率了,所以给到银行和储户的压力都太大了,只能再缓缓。
按理说,欧元区都已经降息,我们降息的空间也很大,为什么这个时候却选择了按兵不动?
也有大国博弈的信号,毕竟最核心的美联储仍然没有降息,如果我们进一步降息,虽然有可能会刺激我们的投资,但也会加剧资本的外流。
在充份衡量利弊之后,按兵不动应该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不降息,也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别的方式去提振经济,528深圳也降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随后到现在,北京还没有跟进的动作。
一线城市的限购范围,也完全有可以再松动的空间, 包括增值税5改3,税费降低等等一系列的招数也还没出来。
说楼市没招也为时过早,所以暂时不需要马上就降LPR,把一些招数留给后面再出吧。
那么,楼市还会出招吗?
我认为大概率还会。
至于是什么,还不确定。
但单纯的楼市刺激,显然只能拉动新的增量需求,无法直接拉动内需刺激。
现在大家的卡点是,收入减少,不敢消费。
其实中国老百姓很简单的,如果兜里有钱,就一定敢消费。
有钱的时候,你去商场看到一个喜欢的衣服,喜欢可能就直接买了。
但现在呢,你去商场看到一个很喜欢的衣服,可能会偷偷拍下来,在网上对比过价格之后,才决定在哪买。
所以你发现了吗,需求并没有消失,但因为收入和预期收入问题,大家消费偏保守了。
所以如何让大家有钱消费这件事,非常重要。
接下来的大招,我觉得并不一定是放在楼市刺激上的,而是多方位的拉升经济,让经济复苏来带动收入提高,最后提振内需和楼市。
比如6月初不是有一批车城市确定了要重启城市更新项目吗?
那这些本就是属于基建,什么修通管道,这些都需要人去干,自然会提供一些工作机会。
包括我今天说的,人民币适当贬值,这本身也有利于出口,缓解一下国内过剩的产能问题。
以及下半年开始轰轰烈烈的以旧换新,本质上也是帮国内企业去去过剩的库存量,而且财政也会有补贴。
这些都会让市场上的水流慢慢出来,最后实现通胀的结果。
只要通胀能实现,万物皆能涨。
所以我不认为接下来会单一的刺激楼市,或者说,就算不再单一刺激楼市,也不要认为我们楼市救不起来,或者被放弃。
我们越救市,对现在的情况就越清晰。
当下,不是单纯靠一些松绑限购、降低首付比例就能让楼市立马反弹的时代了。
对内,我们面临内需不足的卡点,对外有美联储死熬不降息,还有关税的提高。
出口问题也要想办法解决,否则国内放了那么多水,根本无法流通,货物多货币多,通胀根本起不来。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全局的问题。
接下来不一定要等楼市大招,但要关注我们其他的动作,因为这些动作的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下还有什么政策是我们要关注的,除了楼市大招之外,楼市接下来还能靠什么来提振呢?
有人说11月美联储就会降息,如果美联储降息,就意味着我们资产价格的必然反弹吗?
别忘了,哪怕美联储降息,如果只是25个基点,和我们依然存在利息差,不见得资本就会大批回流。
往期精选
5月房地产:严重配不上当月经济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