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王健林认为,中国现阶段的海外消费热是有原因的,价格、消费安全和服务三个方面是促成国内消费者去海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钛媒体记者
|
郭娟
首富王健林在鲁豫采访中的两个截图昨日开始引爆了社交网络: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
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昨天钛媒体一篇热文也有披露,王健林说
要打得迪士尼20年不能盈利
。
首富的霸气就是不一样,那如果1亿是个小目标,当下什么样的市场才能入得了如今“国民公公”王首富的法眼?王健林的选择是不是就代表着未来产业趋势和市场新热点?
就在几天前,王健林在第十届万达商业年会上稍微有些透露。
目前阶段,王健林说他真正在思考的目标是:如何把海外消费引入国内?
如今海外采购成了潮流,因为“国外假货少,真货多;国外还便宜,因为国内进口税太贵。”
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与王健林的同台演讲也呼应说,在国外购买,增加的税收是国外政府的税收,增加的就业是国外的就业,而能够在降低关税把它引进来。
厉以宁还把此需求进行了“理论分析”:
“次优理论对消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提到:“以前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词叫‘经济人假设’,一直处于流行或站主流地位。”现在消费趋势的变化,“经济人假设”为代表的“最优理性”让位于以“社会人假设”为代表的“次优理性”。
怎么理解“次优理性”?厉以宁教授举例:
去买一盒缝衣服的针,服务员给你一盒针,自己挑选,如果他是“经济人假设”的话,就会把所有的针用放大镜看一遍。其实没有人这么做,多数人所做的选择都是次优选择,能缝衣服就行。
厉以宁得出结论,所有人都是这样一种“有限的理性”,次优理论对消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从厉以宁的观点来思考最新的消费趋势,厉以宁得出四个结论:
第一,让产品个性化;第二,服务也更柔性化;第三,品牌效益越来越重要,最后一个——要把消费者留在国内。
那么王健心念念的海外消费市场到底有多大,他自己公开了一组
数据:据官方统计,2015年中国海外旅游消费为1.5万亿人民币,其中8千亿用于购物消费,7千亿用于机票住宿;还有一个根据国外权威媒体公布,中国人在海外的购房消费大约为1500亿美元,
这两项消费合计就是2.5万亿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一些新兴消费,比如说国外的美容”,王健林分析。
钛媒体记者瞬间也秒懂了,难怪1个亿在王健林眼里是“小目标”,他现在眼里动辄都是市场2.5万亿的大生意!
在总结现阶段中国消费领域的海外消费热时,王健林认为存在三个特点:
一是,
海外消费的增速快于国内,去年海外旅游消费就增长了20%。
二是,消费由购买奢侈品转向购买日用品消费,刚才也讲到这个数据是8千亿消费,大家出去购买的都是国内能生产的、质量跟国内产不多的日用品。
三是,海外医疗、体育等新型消费兴起,很多国内的人去国外做体检,去海外整容,像中国人去韩国整容,把整个韩国的整容行业都提升起来。
在分析完这些特点后,王健林认为,中国现阶段的海外消费热是有原因的,价格、消费安全和服务三个方面是促成国内消费者去海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大家愿意去海外消费、海外购物、海外整形、海外购房,是价格问题。王健林认为:
“在研究竞争理论中,第一位的就是价格竞争,其次才是质量竞争,再往后才可能是品牌竞争等等。多数人还是讲便宜就好,价格是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杀手锏之一。”
许多人到国外买奢侈品,就是这一点,国内的价格高,很多人归结为关税高,但不完全是这个因素,是整体体系有问题。
消费安全的实质是放心消费,王健林认为:
“大家愿意到国外买东西、买房子,原因是境外可以做到放心消费,比如在广东,无论是假冒伪劣的生产还是假冒伪劣的消费都是普遍现象,但一河之隔的香港,假货就很少,所以很多人都跑去香港买东西。三十年改革开放消费安全没有解决,现在问题更严重。”
服务方面,海外消费能获得上帝的感觉,国内的消费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服务环境,都让消费体验不够好。
在对价格、消费安全和服务三方面进行分析后,王健林还分享了一个话题:
如何把中国人的「海外消费」拉回国内来?
他表示,目前海外消费想制止或者限制是不可能的,万达目前研究两个方面:
一是把其中部分消费拉回国内来,不要让它持续高速地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