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主任
服务全中国公务人员、文职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上海圈vs广州圈vs北京圈,2025谁会更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越烧越狠,2025游戏公司也开始“没钱”了? ·  4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热议 | ... ·  5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3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主任

声音 | 年终考核不能“为考而考”!

办公室主任  · 公众号  ·  · 2024-12-23 12:47

正文




考核,作为评估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不应被置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位置,更不应被过度“神化”,视为一考即可定乾坤的“万能钥匙”。


作者 | 朱亮

题图 | 绩效考核


岁末年尾,各项工作进入集中“检验期”,各类考核、检查、评比接连拉开序幕。不论你身处于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到了年末想必都是全员皆兵,准备应对一年一度的业绩检验之战。
然而,反观现实,则会发现有的地方考核体系久病沉疴。有的以材料厚度作为标准,让考核成了“材料秀”;有的“报喜不报忧”,营造虚假的繁荣景象;还有的以“跑”代“考”,拉关系、走后门……凡此种种,已然背离了年终考核的初衷,使之沦为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
那么,考核过程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破解?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年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初衷旨在通过一系列评估程序,对组织、团队以及个人的工作表现、成果和贡献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古往今来,开展考核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至少有二。
尺度不易掌握。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各异,如同“长跑与游泳同台竞技”“鹌鹑与大鹅共比体型”,这无疑增加了考核的难度。
“考语”不尽公正。多数情况下,单位或员工的表现往往依赖于一纸考语,其优劣全凭撰写考语者的几句话。正所谓“一人之身,一时之事,赞誉则才德兼备,溢美之词不绝;批评则罪恶满盈,贬斥之语极尽”。
以上情况还只是考核边界及判定的现实困境,落到具体执行层面,容易导致年终考核变味走形。
譬如,“材料为王”,厚度决定分数。 年终考核,材料堆成山,厚度似乎成了衡量业绩的标尺。一些干部熬夜加班,字斟句酌,只为让材料更加“丰满”,堆砌着数据、事例,力求面面俱到,却在实际成效上打了折扣。这种风气之下,材料的华丽掩盖了工作的真实性,考核的重心偏移,演变成了一场文字功底与材料包装的“大比拼”。
又如,“成绩满满”,问题隐匿“消失”。 年终总结报告里,成绩斐然,亮点频现,仿佛一年到头无往不胜,而问题则成了“稀有物种”,被小心翼翼地藏匿或一笔带过。有的干部出于种种顾虑,成绩总结洋洋洒洒,问题反思却蜻蜓点水,报喜不报忧。这样的考核,不仅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反而助长了自我粉饰的风气,使考核变成“自夸大会”。
再如,“关系至上”,考核沦为“公关场”。 有的单位在考核前四处奔波编织“关系网”,试图为考核成绩上一道“保险”。对待考核组奉以好吃好喝,以求得好评。这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拉关系”上,考核的公正性因此遭受侵蚀。长此以往,不仅严重挫伤了那些担当实干者的积极性,也势必削弱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度。
上察下情,必考其绩。作为考核对象的基层干部,考核之痛,已成为当下不少干部难以承受之“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基层日常工作本就十分繁忙,在开会、整理材料、陪同检查考核等冗杂事务上耗费大量时间,然而到了“考核季”,还需腾出时间精力迎考、备考。有些没有必要的考核更是如同沉重的枷锁,让本就“脚不沾地”的干部雪上加霜。
疲于应付,考核成“重负”。 “没有哪项工作不重要”,这是考核体量逐渐冗余庞大的根源。各部门考核交叉、材料繁多,让基层干部深陷其中。他们既要确保日常工作不受影响,又要抽丝剥茧准备材料。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应接不暇的考核令人疲于应付,叫苦不迭。
“形式主义”盛行,考核失“初心”。 考核的初衷本是检验工作成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但在实践中往往偏离轨道。考核指标繁杂,层层叠加,一项内容被无限细化,分数体系扩大至十分制、百分制乃至千分制。佐证材料、痕迹管理、现场图片、会议记录等缺一不可。
将简单工作复杂化,复杂工作“书本化”,美其名曰“工作抓铁有痕”,实则“不担责不负责”。基层为完成考核指标,不得不陷入“纸上谈兵”的怪圈,使考核偏离初心,沦为形式主义的“温床”。
导向偏差,考核陷“囧途”。 当考核体系中的导向出现偏差,基层干部就会在“做实事”与“考高分”间徘徊。部分地方与部门考核内容脱离实际,偏重短期成效与“表面光鲜”,而长期效益与实质进展则被忽视。
这种“分数至上”的导向,让基层干部舍弃周期长、见效慢但利长远的工作,转而追求速成高分项目。结果,不少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被冷落,与基层工作本质发生背离,导致资源浪费与效率下滑。
考核,作为评估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不应被置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位置,更不应被过度“神化”,视为一考即可定乾坤的“万能钥匙”。

图源新华社 王鹏/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3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25考研人等成绩现状,也太真实了吧!
3 天前
冷丫  ·  冷丫专栏:腿玩年系列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