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生理性喜欢的,是给过他这3种感觉的女人 ·  17 小时前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5篇 ·  18 小时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郭靖穿越到明朝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大唐名将李靖,为什么乱入殷商“封神榜”? ·  2 天前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2 天前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证明丈夫“举”或“不举”,竟然要众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司马懿轻易得到魏国江山,只因对手蠢笨如猪,犯下两大致命错误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1-07 12:10

正文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政权,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漫长过程。

正史中,曹操曹丕从未说过司马懿不可掌大权,《三国志》和《晋书》里都没有这种记载。

如何曹操当真认为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重用,又怎会让他给自己的继承人曹丕做亲信?

曹操和司马懿:


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更是信任有加,才让他当抚军大将军,给予“录尚书事"的中枢要职。

曹丕与司马懿:


魏明帝曹睿病重时,起初想让燕王曹宇等曹魏宗室当顾命大臣,但他之前没有给曹魏宗室做好朝堂布局,发现自己的想法反弹阻力太大后,仓促决定换马,换上了曹真之子曹爽和司马懿的组合,来给幼子曹芳当顾命大臣。

曹睿与司马懿:


实际上,就算曹睿不改变主意,让曹宇为首的宗室集团来执掌大权,其结果对曹魏政权可能不是更好,而是更糟糕。因为一个这么庞大的曹氏宗亲集团,侵占的士族权力会更多,而且人心更不齐,这样乱子只怕更大。

曹爽执政整整10年,他的行为,争议很多,但很有两点很明确:

其一、曹爽得罪人很多,真正肯站在其一边的,是一个非常狭窄的曹魏宗亲小集团。每一本研究这个时代的专著,都会给详细的分析一下,曹爽怎么得罪各大豪门的。


当时的士族豪门,可不是后世不掌握兵权的士族,那可是实打实的掌握兵权能带兵打仗的士族,全被曹爽得罪个遍。

而且,曹爽还导致了曹氏皇族内部分裂,居然一点没想过如何弥补,而且对于扩张曹氏皇族权势,根本是毫无考虑。

就看各地都督有几个是出自曹氏,或出自“准皇族”夏侯氏的,豫州扬州荆州几大方镇,哪一家在诸曹夏侯控制之下?只有一个新上任不久的夏侯玄,背后还有郭淮牵制。

夏侯玄:


最后,曹爽三兄弟一起陪着皇帝去祭陵,连起码的防范政变警惕性都没有。难道连《史记》里「汉初吕氏被诛灭」的那一章都没读过?

因此,身为当国秉者,曹爽兄弟的行径简直就是脑残,失败得无以复加。

想当年吕后的子侄虽然不成器,但是也没蠢成这样啊,有后人如此,曹操曹真估计在地下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其二、曹爽专权野心太大,魏帝曹芳都成年大婚了,曹爽只字不提归政,还把皇帝当木偶。

以霍光为例, 霍光在汉昭帝时期是汉武帝定的周公辅佐少主,汉昭帝成年没多久就死了。他在汉昭帝时候没有归政记录,史学家都认为霍光自始至终没归政,而霍光在汉宣帝上台后公开提归政,被汉宣帝委婉的拒绝了,这是明白的载入史册的。

汉朝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因此, 曹爽没有归政的记录,也没有归政被拒绝的记录,当然就是没有归政, 否则,史料怎么可能完全不记载魏帝的态度?裴注《三国志》那么多材料会没记载?

否则的话,曹爽真要是归政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这种大事,怎么没人找魏帝拿主意?如果魏帝真的已经亲政,高平陵政变时,桓范也好,曹爽也好,不去找魏帝拿主意?

如果魏帝真的亲政了,魏帝亲信也就不会站在司马懿一边,出来对曹爽说话了。

曹爽这样执政这样下去,除非魏帝曹芳能是第二个蜀汉后主刘禅,可能吗?绝不可能。曹芳能有刘禅的度量?曹爽自己能有诸葛亮的气量?

以魏晋南北朝的顾命大臣的节奏,以曹爽拒绝归政皇帝的专权,他只有两条路,要么废掉皇帝,成功他就是新皇帝,要么失败,他就是乱臣贼子。

至于想学周公和诸葛亮,第一、曹爽没有那个辈分,第二、没有先帝那种托付,第三、曹爽绝没有那种人格魅力和气度。

所以,即使历史上没有司马懿,或者就算司马懿提前死了:

比如因为曹爽伐蜀失败,回来要反击司马家对中央兵权的控制,大家争吵中,突然中风噎死,司马孚只想保住家族,拒绝冒险,司马师孤掌难鸣,司马昭不成气候。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然后呢?没有反对派,曹爽继续爽,然后用不了两年,魏帝曹芳和曹爽肯定是要你死我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