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应该为“
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
”,数据来源为全国哨点医院,是我们判断新冠病毒流行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在每周重点传染病疫情分析数据中主要进行分析预测的项目,出于便利一般我们在分享中称为“
新冠阳性检测率
”。
2025年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至第5周(1月27日-2月2日),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低位波动,分别为1.3%、1.2%、1.3%、1.4%和1.7%。
图 后流
360
-1
2025年1月(第1周~第5周),延续了自2024年10月以来的相对低位流行趋势
(图后流360
-1
),现在整体流行情况类似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的情况,属于较为难得的相对低谷期,但另一方面也同样处于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期。
(一)发热门诊情况
2025年1月1日-1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1月1日至1月5日在11.7万至13.8万(本月最高)之间波动,随后波动下降至1月28日的5.2万(本月最低),1月31日为6.9万。
图 后流
360
-2
发热门诊接待数仍旧在
保持
典型的星期式波浪曲线,整体的下降趋势和近期流感病毒开始逐步回落有关
(图 后流360-2)
。
(二)哨点医院监测情况
2025年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至第5周(1月27日-2月2日),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在5.1%-7.3%之间,流感样病例占比分别为7.3%、6.7%、6.0%、5.1%和6.8%。
图 后流
360
-3
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的变化趋势与当月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保持了一致
(图 后流360-3
)。
第5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较大概率和春节期间人群规模流动和聚集造成的多呼吸道病原传播有关。
(三)
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2025年1月1日-1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2718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XDV系列变异株和JN.1系列变异株。根据采样日期,第1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至第5周(1月27日-2月2日)XDV及其亚分支占比分别为60.0%、68.1%、76.5%、74.8%、78.6%,JN.1及其亚分支占比分别为31.6%、27.8%、20.8%、21.5%、14.3%。
图 后流
360
-4
2025年1月在我国本土地区主要流行株仍为XDV系
(图 后流360-4
),相较于之前的几个月并没有特别巨大的变化。KP.3.1.1和XEC两系变异株近期有小幅波动,但由于整体处于相对低谷期,所以基数很低且仍未能占据传播优势。
2025年1月1日-1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3218例。
确诊报告数据来自于法定传染病上报体系,和新冠哨点监测在数据来源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从结果上来看两者在整体趋势变化上是比较吻合的(图 后流360-5
)。
重症病例163例、死亡病例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3例)
图 后流360-6
1月新增新冠重症人数稍有波动,为163例;死亡人数为4例
(图后流360-6
)
。正常情况下重症及死亡人数的变化和哨点阳性率曲线是吻合的,但在2023~2024年冬季(11月~1月)观测到了和2024~2025年冬季(11月~1月)相似的情况,即较低的哨点阳性率对应了相对较高的重症及死亡人数,这或许和冬季气温偏低感染者更容易发展成重症有关。
尽管官方并没有明确进行说明,但重症和死亡人数应为在院统计人数。参考既往统计
,不分年龄段的在院死亡比例男女合计为20%左右,其余80%为非在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