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未来人
科学科普博主 2023微博年度新知博主 韩非,博士,助理研究员,医疗社会史博士后,科技战略与政策、科技外交、毒品与生物安全青年研究员,科普作者,连续4年十大影响力科普大V/新知博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外公离去,一个“90后”替母亲挑起了“大梁” ·  17 小时前  
新周刊  ·  煤炭大省,亟待破局 ·  16 小时前  
新周刊  ·  年初最令人上头的短剧,竟然是他们的 ·  20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当一个中年女性,不得不面对挚友在隔壁死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未来人

//@老Q在上海: 也许他倒也不是有意撒谎。人有一种惯性,为自己-20250107120541

科学未来人  · 微博  ·  · 2025-01-07 12:05

正文

2025-01-07 12:05

// @老Q在上海 : 也许他倒也不是有意撒谎。人有一种惯性,为自己所有希望发生的事情寻找证据。我认识一些在自己领域里有建树的人只要听到中国有什么不好,会开心的飞起来,根本不会分辨是不是事实。他们热衷于转发所有未经确认的关于中国的负面事件或者被P的一眼假的图。刚开始我也不理解,偏执狂本身也是一种优势,看用到了哪里以及怎么用。// @H3Oradical :2010年出台的奥巴马医保就已经允许孩子留在父母的医疗保险里直到26岁
首页又刷到骂陈丹青的,这次是因为他攻击中国社会、家庭,依据是“美国教育没有啃老族这种说法,都是到了18岁自己想办法”。。。

¹ 他因为撒谎被骂,骂了也算活该。很简单:美国社会的年轻人、Z世代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

² 很不尽然。陈丹青这些人把“公知”这个词给搞臭了,很大原因一是他们太爱撒谎,总是虚构一个乌托邦,骗自己、骗别人,美国人买房都靠自己,美国社会没有人口拐卖。。。二是他们知识水平太低。占到了过去大时代的红利,但头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但凡是出过国的、懂英文的、跟老外朋友一块喝酒,一块打羽毛球,一块开过会的,就容易识破谎言。

³ 就事论事。美国人买房子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美国年轻人不啃老?这个问题是送分题,因为AI就可以回答你。划重点:房屋购置在美国,在英国,都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财富代际转移”。很大比例的美国人、英国人买房子要靠老一辈给钱帮忙。

太多美国人自己做的调查了:比如Redfin于2023年春季做的调查:30岁以下的美国购房者,其中40%是通过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现金赠予或继承遗产来付首付。不同调查这个比例不同。有的研究还发现:家里有第三代的更容易得到爸妈的“现金赠予”。英国人甚至写了一本书,因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芝加哥大学一个课题组在2023年12月也发过一篇谈“跨代财富相关性”的研究论文,买没买房子是重要指标之一。

⁴ 福布斯这篇文章的作者,美国人,27岁买房,妈妈当时身体不好,无法独自生活,就把她自己的公寓卖掉,把钱交给孩子,付首付,然后搬过来一起住。“如果没有妈妈的钱,我要花好几年才能攒够首付”。作为对比,我个人感到骄傲,因为在中科院读博期间买房子时,没有使用原生家庭的钱;但确实从亲戚那里借了几万块,早已经全部还清。很多中国人买房子靠自己。

以上可以说明“伪公知”骨子里爱撒谎,可能跟知识水平低显著相关,跟他们不学习不进步跟不上时代有关。此外,还可能跟文化水平低有关,跟傲慢与偏见有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