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2 天前  
哲学王  ·  文明为什么总会被野蛮打脸? ·  3 天前  
慧田哲学  ·  有一种逻辑陷阱叫“注射式洗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西双版纳景区试水免门票具有示范意义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3-11 08:01

正文

2018 3 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玉龙

李志轩提示

无论是国有景区还民营景区,去门票化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跨界盈利的能力,即具有“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的商业模式,否则,不收门票了,靠什么维护景区正常的开支。我们登录淘宝、百度搜索引擎免费,使用微信免费等等,其前提是运作着首先要有跨界思维,否则,只能是亏损到底。

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免门票的行为,可能与《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冲突,即涉嫌低于成本价提供服务。不过,这种利国利民的行为,我想物价局的执法人员一般不会去真正查处这些景区的。正如吴晓波在论述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时说: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

以下为正文

景区 去门票化 是行业竞争的选择,也是市场发展与成熟的必然要求,更是得民心之举。

三八妇女节当天,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自春节黄金周以来首次突破 8000 余人次,这也是春节假期结束至今西双版纳人气最旺的一个旅游景区。 3 1 日起,这家老牌的 4A 级旅游景区率先开启了试水免收门票的第一步,对本地人免票,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旅游转型升级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 9 日云南网 )

景区免门票,对游客无疑是惠利人心的好消息。以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地方,门票收入是大多数景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就巴不得在门票价格 上做文章;但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普及,门票经济正逐渐向旅游产业经济转型,与之相伴的是平价、免票的景区越来越多。

景区 去门票化 是行业竞争的选择,也是市场发展与成熟的必然要求,更是得民心之举。有数据表明, 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 7 倍,其中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这就意味着,单一的追求 门票经济 就是一种短视行为,唯有实现旅游产业经济转型,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元收入结构转变,景点的繁华才会长久。

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甚至免门票是民之所望,也是实现旅游转型升级之道。以西双版纳景区为例, 在实施取消门票措施的同时,相关部门已经协调引入直升机旅游等转型升级新项目,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将由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成为西双版纳的 第一个城市旅游综合体 ,并为随后转型升级改造的其他旅游景区提供范本。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免门票并不是坏事一桩。以始于 2002 年的 免费西湖 为例,它就带动了杭州的现代服务业,对景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并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等,西湖不仅没有 赔本 ,并且, 在西湖景区的带动下,杭州大热的不仅仅是一个湖,周边县市区旅游产业也出现井喷效应。

3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实际上,对于以旅游产业为自豪的地方而言,理应认识到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乃至 去门票 的多重意义。有舍才有得,会舍才会有大得,眼前的小账要算,更长远的大账更不能含糊,西双版纳景区试水免门票未尝不是好开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