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985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文科研究生,不是我一竿子打死所有人,而是我一竿子打死全球的文科。
这话不好听,但是是真相。
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别读。
因为你读了,很难拿到好工作,文科研究生,99% 是拿钱买焦虑,拿青春换绝望。
一、只有三种人可以读研
第一,普通家庭想在北京落户。
京户必须进体制,体制要求学历,没办法,认了
,
但你要搞清楚,你读的不是文科研究生,是北京户口。
第二,真的醉心科研,走学术路线。
这种人我绝对支持,因为他压根不考虑就业。他读书是为了发论文、做实验、啃冷板凳,打定主意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博后,最后继续出国、回国,终身为学术献身。
如果你是这种人,牛逼,可以读。
第三,为了学历晋升。
但你要算账,今天学历在打折,你花三年时间,只为换一个学历升级的名头,值不值?
双非升 211,211 升 985,尤其是犄角旮旯的 985,说白了,根本没意义。
我本科北大,我们这一代吃了应试教育的红利。四川文科 37 名,考上北大,本科毕业直接躺赢,不用自我介绍,面试机会堆到脸上。
但你呢?双非读个 985,还不让你实习,你是来提高学历,还是来延迟失业?
二、英国水硕,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英国水硕,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有些人不考国内的研究生,转头去英国、澳洲读个硕士,觉得是性价比更高的捷径。
但你知道在雇主眼里,这些水硕意味着什么吗?
彻!头!彻!尾!的!骗!局!
第一,课程水,时间短,根本不值钱。
你以为英国硕士一年就能拿下,是高效,是赚到了?
但企业 HR 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混学历的项目,毫无含金量。
一年时间,论文能水,作业能抄,考试能划重点,你自己心里没数吗?你是去深造,还是去高级留学夏令营走个流程?
第二,社会认知已经把水硕钉死了。
你以为你读完回来,拿着硕士学历,身价翻倍?
但现实是,HR 看到你的英国硕士,甚至懒得看第二眼。
因为水硕的市场口碑早就崩了。雇主早有共识:英国一年制硕士=水硕=混学历。
第三,回国找工作,甚至比本科还难。
国内企业更喜欢本地的 985/211 硕士,你的竞争对手,是北大、复旦、人大、南开的硕士,都是三年读下来,实打实熬过来的。
你一个水硕,凭什么拼得过他们?
很多英国硕士回来后,发现就业市场根本不买账,最终不得不去考公、考编,或者回家啃老。
花了 50 万镑,结果换来的是重新找方向,你图啥?
能读英国水硕的只有三种人:
第一,纯摆烂,找个地方混日子,顺便 gap 一年。
第二,家里有钱,读个牌子装装门面。
第三,目标明确,去香港、英国、澳洲拿身份,长期定居。
你是这三类人吗?不是的话,别当冤种。
三、学历只是用来掩盖对未来的恐惧。
但它掩盖不了,只会把炸弹往后推,最后炸得更狠。
大部分人考研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逃避。
你害怕找工作,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怕本科毕业被市场淘汰,怕社会残酷,怕不确定性。
但你有没有想过,研究生三年后,这些问题会自动消失吗?
不会,甚至会更严重。
你的竞争对手,不是那些和你一样躲进学校的人,而是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三年,早就积累了经验、人脉、资源的同龄人。
当你拿着一张学历出来,他们已经进了行业核心圈,月薪 2 万,项目经验一堆,甚至开始带团队了。
你呢?你的学历够顶得住他们的实战经验吗?
学历唯一的作用,是延迟痛苦,让你在温水里煮更久。
学历不会帮你解决问题,它只会让你三年后,站在更高的地方,面对更深的绝望。
说白了,你读研的逻辑就是:当下不想面对的痛苦,推迟三年再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