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告了关于股票市场、中资境外债市场、地产市场、天风证券研究所的重要观点。包括港美股市场动态、中资境外债市场动态、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以及一些行业和公司的最新情况。此外,还包括了天风证券研究所对宏观策略、消费医药、TMT传媒等行业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票市场动态
本周港股、美股无新股上市。标准普尔500指数涨4%,道琼斯工业指数涨2.8%,纳斯达克指数涨5.6%。关于降息,美联储官员有不同观点。美国CPI和核心CPI数据低于预期,显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此外,境外债市场也有一定动态。
关键观点2: 中资境外债市场动态
本周一级市场共有16笔发行,市场较为活跃。债券发行结构包括信用直发、担保发行和备证发行,发行币种包括离岸人民币和美元。二级市场方面,地产板块高价格名字如绿城、仁恒等买盘占优,工业类名字也有一定波动。印度印尼板块持续回升,beta名字表现抢眼。
关键观点3: 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香港楼市买家观望,租金连涨5个月。住宅市场受到高息环境持续影响,但长实与港铁合作的黄竹坑站港岛南岸第3B期预售成绩理想。全球写字楼空置率创历史新高,但尖沙咀铺位空置率创9年新低。整体而言,宏观因素对地产市场影响较大。
关键观点4: 天风证券研究所的重要观点
宏观策略方面,改革货币政策框架是未来央行的重点工作。固收方面,转债市场情绪较弱,建议关注基本面较好的低估偏股或平衡性转债以及安全性较高的国央企或银行大盘转债。消费医药行业方面,行业整体调整充分,创新药品器械等中线机会值得关注。TMT行业则面临模型架构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其他行业如汽车、房地产建筑建材等也有看点。
正文
本周美股市场大幅度上涨,标准普尔500指数涨4.0%,道琼斯工业指数涨2.8%,纳斯达克指数涨5.6%。
美联储博斯蒂克:经济风险平衡正在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正常化持乐观态度;利率政策是限制性的,不希望它永远保持在这个水平。降息即将到来,希望能看到更多数据。如果降息后又不得不加息,那将是非常糟糕的情况;
如果经济按预期的发展,年底前将会降息。
关于降息,美联储有官员“放鹰”。
美联储“鹰王”鲍曼称,美国通胀仍存上行风险,将对降息保持谨慎态度
。
美国7月CPI同比升2.9%,连续第四个月回落
,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重回“2字头”,预估升3%,前值升3%;环比升0.2%,预估升0.2%,前值降0.1%。美国7月核心CPI同比升3.2%,预估升3.2%,前值升3.3%;环比升0.2%,预估升0.2%,前值升0.1%。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7万人,预期23.5万人,前值自23.3万人修正至23.4万人
;四周均值23.65万人,前值自24.075万人修正至24.1万人;至8月3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86.4万人,预期187.5万人,前值自187.5万人修正至187.1万人。
美国7月PPI涨幅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美国7月PPI同比升2.2%,预期升2.3%,前值自升2.6%修正至升2.7%;环比升0.1%,预期升0.2%,前值升0.2%;核心PPI同比升2.4%,预期升2.7%,前值升3%;核心PPI环比持平,预期升0.2%,前值自升0.4%修正至升0.3%。
美国7月政府预算赤字2,437.4亿美元,预期赤字2,420亿美元,前值赤字660亿美元。
美国本财年迄今预算赤字为1.517万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14万亿美元。
恒生指数本周涨2.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2.4%。
渣打香港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最新指数显示本港中小企营商信心持续疲弱,
在未来可能面临更多挑战的情况下,这种悲观情绪或会维持,对本港下半年增长前景带来压力。
国家财政部昨日通过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
面向机构投资者在香港发行90亿元人民币国债,超额认购2.37倍。
今年前7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总值达4.96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4.3%。
根据政府统计处昨日发表的数字显示,
2024年年中香港人口的临时数字为7,531,800人,与2023年年底比较上升0.1%。
本周一级市场共有16笔发行,市场较为活跃。债券的发行结构涵盖信用直发、担保发行和备证发行,发行币种覆盖离岸人民币和美元。
数据源:DMI、久期财经,截至2024年8月16日
本周美债收益率长端小幅下行,美国7月消费者通胀三年以来首次低于3%,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一个月新低,全球风险资产有所回升。本周,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02pbs,报4.083%;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1.65pbs,报3.78%;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3.82pbs,报3.902%。2-10年国债利差走平至-18.17bps。
境外债二级市场小幅走强,地产板块高价格名字如绿城、仁恒、万达、新城买盘占优,价格走强0.5-1.5pts,龙湖和万科则小幅走弱0.5-1pt。工业类名字,一嗨租车继续下跌2-3pts但开始有买盘兴趣,宏桥上涨0.1pt有私行需求,西部水泥在空头回补下上涨1pt,复星曲线上涨0.5pt受
实钱账户需求。印度印尼板块持续回升0.5-0.75pt,Beta名字Vedanta表现抢眼上涨1.5-2pts,Adani/Muthin/Indyij/Medco 这些名字获得买盘推动。日本板块在股市企稳后高收益情绪获得改善
,beta名字Rakutn上涨0.5-1pt。本周二级市场价格企稳回升,主要受宏观情绪面改善推动,整体情绪面有所提振,后续预期还会存在一定的波动。
利率高企令香港楼市交易低迷,楼价下跌,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利率高企,导致买家不愿买房,只肯租房,推高了租赁市场。一旦降息,这种状况会有改观。尤其是一些地铁上盖的优质盘,价格将会迅速回暖。第二季楼价平均跌4%但租金反升3%,楼价跌、租金升反映市场对实质住屋刚性需求仍大,但对楼市观望选择先转买为租的人士增多; 下半年尤其第四季至明年,随着市场上利好因素逐步增多,包括美国9月份启动减息机会增,有利提升银行楼按取态积极性,料将可增加市场信心,趁低吸纳的买家将会增加带动市场气氛,有望于年内回稳。
近年来本港经历连串压力测试,金融稳定发展与经济动力走向,依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房地产行业作为根基。香港担当大湾区及内地与世界连系的重要桥梁角色,将有利经济长远发展,本地楼市仍取决于房屋政策及利率走向。当香港市况转变时,速度可以很快,过往很多人都反应不及。利润与市场状况是挂钩的,当市况相对疲弱时,利润或许少一点; 但当市况开始恢复时,利润增长速度可能会比大家反应更快。
长实与港铁(066)合作的黄竹坑站港岛南岸第3B期「BLUE COAST」预售成绩理想,迄今累沽570伙,套现逾107.8亿元,暂膺今年新盘「吸金王」。
彭博进行的置业调查,发现有更多的香港准买家会加快买楼决定,有37%人指会有点加快入市决定,有22%人更指会明显加快,调查指,准买家担心楼价上升是决定加快入市的因素,香港准买家更加着重按揭息率,有26%人希望可以尽早锁定低息,显示买家对减息后的香港住宅物业市场保持乐观看法。
太古集团不计近年落成的太古坊二座和太古广场六座,余下香港写字楼出租率为93%,而上述3个商场的出租率仍维持100%,反映出大型企业在经济波动时的优势,租务客户对甲级商场租铺及办公室有其稳固的偏好。再者,当未来经济活动回升,甲级写字楼及商铺的需求将会是最快见改善的。
穆迪分析公司发布的一项分析指出,今年二季度“写字楼空置率创下20.1%的纪录新高,从而在历史上首次突破20%的大关”。分析说:“写字楼行业的缓慢失血导致空置率稳步上升,因为工作行为的长期转变比4年前的第一波新冠疫情更持久。”正如《财富》杂志此前报道的那样,写字楼空置率今年一季度就已达到19.8%。穆迪公司的数据显示,这比1986年和1991年的经济衰退期峰值高出50个基点。
内地餐饮品牌核心区插旗 尖沙咀铺位空置率创9年新低:
近月市场录得多宗大额瞩目的铺位租务成交,并多集中在核心消费区,而4大核心消费区的商铺空置率,以尖沙咀走势最为看俏,空置率降至7.90%,创近9年新低。受惠于访港内地旅客持续增加,加上政府积极举行盛事活动,以及多项措施协助推动零售及餐饮业,为铺市带来正面气氛; 同时,不少企业部署为年底前消费旺季落户,相信商铺租务改善情况将会持续,空置率表现会见乐观。
宏观:1)改革货币政策框架是未来央行的重点工作。
2) 眼下的改革措施是加强对利率的调控。3)对信贷投放的诉求边际加强,但仍需底线要求;4)关于房地产,整体基调仍然是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策略:1) 社融脉冲小幅回升,新增政府债券回落但仍为正,新增人民币贷款少增收窄。
7月M1跌幅继续走阔,M2、社融存量同比回升,超额流动性维持稳定。2) 普林格周期先行指标维持低位,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回升,7月出口表现分化,PMI继续下探,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持续,M1续创新低,但社融脉冲小幅回升,信贷结构中居民贷款、企业贷款出现缓和信号。
固收:近期破面转债的数量大幅增加,部分低价临期转债或面临回售压力。转债市场情绪较弱。
整体来看,当前转债情绪较弱,建议关注基本面较好的低估偏股/平衡性转债以及安全性较高的国央企/银行大盘转债。
医药:
1)当前整体板块调整相对较为充分,行业有望逐步进入正常阶段。从行业比较来看,医药行业更多的优势在于“人口老龄化加深+需求品质升级”趋势较为清晰,医药的相对优势已较为明显。2)逐步提高成长性的选股权重,
关注中线机会:创新药品器械、人口老龄化刚需产品及出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