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前段时间借着“贸易战停战”的利好,假突破了一下日线MA60均线,之后出现了一个五连阴,每天跌幅都不大,但是跌起来就不肯停,连3130这个短期比较重要的支撑线都跌破了。
于是关于A股市场的舆论领域出现了分歧,各类股评和大V分成了“劝退派”和“挽留派”,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投资者未来的操作思路做出指导。
“劝退派”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认为A股市场目前喋喋不休,没有什么操作价值,没有劝投资者暂离市场,等情况好转了再说。
“挽留派”人数相对较多,主要是认为A股市场目前已经跌到理论底部了,这时候离场的投资者会很吃亏,不如咬牙挺一挺。更有甚者还喊出“为了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绝对不能这时候离场”的口号。
这样一来,很多投资者都迷茫了,不离场吧,指数天天阴跌,个股惨淡,每天自己持仓的总市值都在下滑;离场吧,一来舍不得割肉,二来也确实担心一割肉就反弹,甚至真的就割在地板价上了。
其实,退与不退,我们主要看风险收益比,因为股市投资就是冒着风险赚钱,
如果赚钱的机会值得冒险,就应该留;
如果冒很大的风险却得不到好的盈利机会,就应该暂离,或者是暂停。
所以,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近期A股市场的风险收益比,
首先,A股市场今年氛围再次改变,
股灾之后是暴跌+暴力反弹,概念题材横行,妖股频出,风险大机会也多;
去年二季度到年底,是典型的二八行情,少数板块带动指数“慢牛”,多数股票价格逐步下行,机会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好在指数“慢牛”的背景下风险不是很大;
而今年市场频繁出现阴跌+下滑的走势,大多数股票再缓步下行,极少数股票能略微强势,风险到处都是,机会却凤毛麟角。
如果个股仅仅是阴跌下滑还好,还有很大一部分个股出现各种“爆雷”。
大股东质押爆仓=暴跌
财务造假、业绩变脸(过去很多粉饰财务的手段失效了)=暴跌
保壳失败(退市)=暴跌
大规模解禁=暴跌
(其实大规模解禁不等于大规模减持,但是市场现在对利好是忽视的,对利空是敏感的,你解禁了卖不卖是你的,不过有逢解禁就逃亡是我的事)
目前陷入股价下滑+爆雷下跌这两种情况的个股,占据了A股当中较大比例;
A股指数确实到了低估值区间,但是目前是理性估值低位,历史经验表明,每轮牛熊转换都会出现指数跌进非理性估值区间的情况;
人是从众的,越跌的东西大家越不愿意买,越涨的东西大家越愿意去追,楼市如此,股市也一样;
市场的修养生息需要环境,扩容缩减、解禁减少,投资者进场意愿回升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综上所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A股的的风险收益比可能要在低水平维持较长的时间。
因此,我从今年一来就一直处于“不劝进”的状态,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套的比较深,仓位又不高的状态下,可以不离场,但是目前这个状态下急于加仓我是不太建议的。
我们暂时没有看到任何市场拐点来临的迹象,追加资金或者提高仓位抄底的计划都可以延后,唯有长期定投的思路还可以一试。
所以我暂时站“劝退”这一边,投资是有周期,也需要大环境的行为,
股民更像是农民,忙活一场,就为秋收这一下,播种的时间早了不行,晚了也不好,农闲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不要在寒冬时节播种上肥。
股民不像工人,每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劳动报酬,不能觉得天天看盘和操作就一定应该每天都有收获。
因此,我自己的打算是继续控制仓位在较低的水平,定投一些估值确实已经见底,甚至砸进低估值区间的板块,之前少量被套的仓位暂时不折腾,等最合理的时机出现时,适当加仓拉低一下成本就好。
修整期的时间,多拿出一点时间总结和调整之前的策略、经验和心得,为将来的行情优化操作策略,剩下的时间出去旅行和多了解一些不熟悉的行业,补强之前的短板。
之前建议过大家,今年可以多考虑尽量持币或者持债,避过目前这种风险收益比较低的时期,本金保护得好,大环境改善时,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别人还在忙着回本,保护好本金的投资者已经在盈利了,两者历经一轮牛市,最终的相差会非常大。
大环境不佳,尽量不要频繁操作。
这两天正在黑龙江旅行,昨天去看了一下松花江,松花江的水位目前创下了11年来的最低值,江道干涸,鱼死蚌枯。
资金就是决定股市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A股市场处于存量资金流失阶段,这时候冒险进场,很难有好的结局,等到水涨船高时再顺势进场才是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