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超大规模操作手册:在 GPU 集群上训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有一趟免费的知识专列等你来搭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18-05-23 19:35

正文

对文化热点的解读可以有多少种方式?


今年是沈从文逝世30周年。在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看来,出身农村,十四岁入伍,一路辗转、由沪至京的沈从文“就好像今天的‘北漂’一样。”陈丹青曾问木心对沈从文的评价,回答是“聊备一格”。这话好像算不上褒扬,但陈丹青说,一个人的小说能具“一格”,那是多么多么难的事情。



在“全民娱乐”的当下,艺术、历史、文物纷纷穿上综艺的外衣走到观众眼前。对此,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却持保留态度。“有点儿像骗小孩吃药。”他这样说道,“小孩嫌药苦,就加点糖水或橘子水,哄着灌下去。但是真要想效果好,就别管多苦,一口咽下去才行。”



关于长寿和衰老的讨论从未停歇,媒体上充斥着长寿秘诀,长寿研究领域也不断升温。“道长”梁文道在小学六年级的毕业典礼第一次思考了“死亡”。“准确地讲,‘老’一种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跟发现——我的身体在提醒我:它是有局限的,我就像是我身体的囚徒。”如今,四十七岁的他这么说。



身边愿意喝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气质浓烈的当红演员周一围也爱茶。喝茶算不得稀罕,但周一围走得更远。在社交媒体中看见谁收到明前龙井,他便琢磨起春茶到底是不是越早上市越好;尝了朋友送的玉露后觉得茶味“散”了些,他便顺势开始研究日本玉露茶的采摘与制作……



以上这些回答与分享,迥异于热点和明星本身给人的通常印象,让听者可以沉淀下来细细品味,从而生发出对社会热点、文化话题的全新思考。 这也是载着这些独家声音的知识专列——《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 “中读” App 不同于其他知识服务平台之处。

最近,这个知识付费领域的新面孔迎来了上线一周年,正在用最大的优惠力度回馈用户, 免费派送中读知识专列车票!



📣

活动时间:5月21日~5月27日

一、 VIP 免费送,分享最多可得三个月

成为中读 VIP 会员,即可尽享全年 52 位明星大咖解读,52 期各领域名家主题小课,《三联生活周刊》今年及往期内容免费畅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52 周封面书单推荐。

活动期间, 新用户可以免费领取7天会员,分享可再得 7 天。 老用户扫码分享至朋友圈,最多可得 3 个月免费会员权益!



二、看懂名画、读懂外刊、听懂古典乐,一年只需 10 元起

基于三联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沉淀,中读邀请多位知识界大咖、学者专家,开设了多个人文社科、生活美学领域的音频年专栏,全年 52 周更新,陪伴用户看懂中外名画、听懂古典乐、读懂外刊、喝懂茶。

活动期间, 全场专栏五折,部分专栏低至一折。同时,购买中读虚拟货币“读币”充一送一。 两项优惠叠加之后,专栏最低至 0.5 折,不到 10 元就可购买!



三、重磅预告:30 堂宋朝美学大师课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作为《三联生活周刊》至今最为畅销的一期封面故事,一经发行,即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谈论宋朝、研究宋朝美学的风潮。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十位重量级学术大咖的制作团队,历时半年,精心打磨, 将于 6 月上线第一款音频精品课, 30 堂课带领听者了解宋瓷、宋画、书法、茶道、名物、理学、雅集的魅力,重回中华文明审美高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