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再拒春晚:
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
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
文| 老驴
图 | 来自网络
前几天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名单被曝光了,2018年便缺席春晚的董卿,依然没出现在这份名单里,随后微博上“好想董卿”的话题火速上了热搜。
网友们纷纷评论:
虽然对董卿的出现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看到名单那一瞬间,还是莫名的失落。
突然发现,原来那个谈吐大方、灵活机敏,笑起来很有亲和力的央视一姐,早已经在我们心里占据了不可撼动的位置。
一直在想,为什么董卿会如此受欢迎。
其实这一切都有章可循,从她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开始,便惊艳了全世界,无数人尊称她为知性优雅的女神。
有一个朋友曾说,自己40岁能有董卿的一半美就足够了。
仔细想想,董卿今年已经46岁了,却依然美的不可方物。
大概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吧,一个人的美貌或许会随着时间消散,但是被诗词书香滋润过的气质却像酒一样,因为岁月愈久弥香。
女人的高级美都是有灵魂的,灵魂的所得之处就是读书,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读书的女人,气质不凡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有十分美丽。但如果没有女人,将失掉七分色彩;女人有十分美丽,但远离书籍,将失掉七分内蕴。”
一个女人,书读得越多,气质就越好,而这份气质是岁月夺不走、粉底堆砌不出来的美丽。
曾在一本书里看过一个男性对读书女子的描述:他在飞机上看过一个女子,落座后就手捧一本书在读,那神情美好又安静,遗世独立。
虽然她不再年轻,也并不漂亮,但是他觉得她很高贵,非常的与众不同。
其实对于
女人来说,气质,永远是超越美貌的存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美人儿”,她们的那种高级,从来不是因为精致的面容。她们的高级,是她们身上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也就是我们常常也说:“书生气”。
用三毛的话来讲: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爱读书的女人,即便是素面朝天,走在花团锦簇浓妆艳抹的女人中间,也格外引人注目,是那温文娴雅的修养,是那浑身散发的书卷味,足以让她鹤立鸡群。
真正爱读书的女人,首先在气质上就稳赢了不读书的女人。
读书的女人,眼界更宽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是说书里藏着美人和金钱,而是说读书多的人,能了解到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好的价值观。
听过这样一种说法:
如果你的三观会因为一本书而完全改变,那是因为你读的书还不够多。
见识不够的人,只要生活来一场小风雨,就会自乱阵脚,迷茫失措,不知道人生该往那个方向走。她了解的世界只有眼前那块四方地,看待人事物只限于那些蝇头小利,从来不曾考虑远方的幸运与惊喜。
而爱读书的女人,却拥有足够广博的见识。
因为在书中,她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理解思考了每一个人生背后的原因。所以,她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摇摆,不会被困在日常的琐碎生活里。
因为她有足够的信心和有主见,去把控自己的人生之舵。
爱读书的女人,比不读书的女人拥有更大的格局,更宽的眼界。
所以多读书吧,那些眼界和格局,都藏着读过书之后的脑袋里,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读书的女人,拥有更多选择
特别喜欢龙应台说的一句话: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对于女人来说,读书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更多选择,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距离平等和独立更近一点点。
读书,得来的修养和学识影响着女人面对人事物的心境,在感情面前也可以从容淡定。
读书的女人从来不会害怕剩下而去选择一段将就的婚姻,反而会静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因为她们心里明白“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道理,只需静静等待属于她的爱情。
不可否认的是,读书的女人往往在生活中也什么积极优秀,她们会靠着自己的本事过上想要的生活,在婚姻中也会保持着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即便受了委屈也不会忍气吞声,在婚姻中保持着人格和精神上的独立。
有人说,读书有千种活法,不读书只有一种活法。
读书的女人,即便是面对平凡的人生,也会游刃有余地将生活过的多姿多彩。
读书的女人,更有魅力
说起魅力,就不禁想起了演员徐静蕾,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征服了每一个人。
如今已经45岁的她,尽管顶着娱乐圈大龄剩女的头衔,可这丝毫不妨碍她的女性魅力。
看过她的电视采访,她的自信飞扬、谈吐优雅、洒脱自如,竟比同台
二十多岁的女明星要耀眼很多。
想必徐静蕾读过的那些书,见过的世面,都早已经融入了灵魂里,化为才华和气质。也
活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样子:无惧年龄,无惧旁人的眼光,活得淡定从容,
潇洒恣意,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样的女人真的很帅气,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