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已有2个月了,想必对高中生活已有了新的感悟,今天我们便从高中阶段的理解、高中学习的理解、高中学习与生活的安排和高中阶段你身边的人等四个方面,给高一生一些建议。
这是前人曾经忽略,如今你们要把握的17条铁律。
1、很多老师对你说,高中很累,大学很幸福,你们熬过去,就是未来。这种假话其实鼓励不到谁。
其实,大学更累,只是累得不同,累得有趣。高中是最后一段任务单一的时光,努力学就能看到结果。大学选择更多,更复杂,很多人倒在了反复选择的路上,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2、高中的重心无疑是高考。高考是最后一次极其公平的考试,未来研究生考试,企业面试,都有太多的其他因素。而高考,你的努力决定你的大学。
3、大学之间的差距,是很明显的。那些告诉你就业后,清北复浙交和其余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差不多的,往往都是工作没几年的菜鸟。工作几年后,差距会越来越明显,越好的大学,未来的上限越高。
下面是个有趣的现象:你听过清北之间互黑,但你没见过别的学校黑清北。没有国内top1大学,但是国内top2很明确,没有top3但是top5很明确。
4、千万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只有英雄不问出处,从来没有读书人不问出处。
5、高中学习,无论是容量、难度、强度,比起初中,都有显著地提升。从思想意识上,不能刻板按照对初中学习的认识,理解高中学习。从方法论上,要调整为:摸索-调整-适应。
直白说就是,高一,不要自以为是,先把自己摁在泥土里,慢慢爬起来。
6、上课务必集中注意力,然后一定记好笔记,尤其学习一些比较难的内容时。遇到一些不懂的内容,不要马上就去问旁边的人,没有人来得及给你讲,你还会错过正在进行的内容。
总有天才不记笔记,但你要坚信,你不是那个天才。
7、要敢向老师和同学问问题,一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的存在,一定要提问解决;二不要怕被别人嘲笑,过来人告诉你,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嘲笑别人。
当然,尽可能向老师提问,同学掌握的并不一定那么牢靠。
8、一定有预习也有复习。预习时提出问题,上课去寻找答案,复习时归纳整理,明确哪些已经掌握,明确哪些还没完全掌握。
总结归纳,是高中阶段最关键的方法。
9、做题一定要扎实。尤其是大题,做出结果,感觉会和做出来,不是一回事。刷题不能靠眼睛刷题,一定要做。
不怎么用草稿纸的同学,一定有问题。
10、高中阶段,主业就是学习。这个想法要摆正,无论是社团、科创、运动还是娱乐,都不能影响主业。
不要觉得,社团活动参加少了,能力弱了,进入大学后会吃亏。这些能力进入到大学大染缸,只要你积极不排斥,能力上会进步得更快。关键是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平台高低和视野的开阔度。
11、不是不让娱乐,而是一定要降低娱乐的优先级。
没有什么必须要打的游戏,也没有必逛的街,娱乐只是为了调节更好的学习状态。
12、无论学习还是娱乐,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计划。计划不要定得太草率,并且一定要执行,学习计划要有足够的完成率,娱乐计划要说到做到,不能无限的后延。
不能自律的人,大概率未来是loser;自律的人,干什么都能成。
13、很多过来人或者老师,都和你强调平衡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其实更多的同学,时间的利用,根本就没有到一个需要考虑平衡的地步,大量的时间还在浪费,没有投入到课内学习中。
与其在活动和学习间权衡,不如少娱乐一点时间。
14、如果总用“我才高一”掩盖自己的懒散,就算到了高三,你也紧张不起来。
习惯是养成的,态度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
15、高中阶段,是你去适应你的老师,而不是你的老师去适应你。
那些走班制,给学生太多上课选择的学校,目前在高考领域,没有什么好成果。
16、一定要有好的朋友,注意是有好的朋友,不是有好朋友。
好的朋友,愿意分享,互相倾诉但不消极,积极向上,可以一同努力。不好的朋友迟早会把你带歪。
17、父母,没有什么是不能和他们说的。你告诉他们的越多,他们越了解你的情况。而父母说的,你不用全部听,比如把你和别人比较,一些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建议。
终于,你从“萌新”荣升为“腊肉”,你的高中第一年是如鱼得水、学霸光环;还是仍在调整、努力适应?无论哪种,现在你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机会,亦是全新的挑战——高二。
或许刚上高二的你,正遭遇着渐渐变难的数学物理,渐渐逼近的升学压力,以及越来越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
以下是过来人对高二生的18条小建议。
1、高中三年的分水岭,就在高二。
高一时,一切都跟新的一样,反正也拉不开差距。
高三时,所有人都铆足了劲,想拉也拉不开差距。
只有高二这一年,天时地利人和,都取决于你。
2、高二这一年,你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你的同侪,他们能给的永远是建议。做出决定并面对结果的是你,也只能是你。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事。然后坚持住。
3、不要觉得高二太早,一年后的现在你或许正为月考排名焦头烂额。
不要觉得高二太晚,从现在开始,你还有两年时间超越梦想自己飞。
不要觉得高二时间很长,等你回过头来,很多时间和机会早已溜走。
不要觉得生活被学习填满,早已没有多余时间。你要相信,一年后,你只会更没时间。
4、想好自己要走哪一条路。
走竞赛的,你的竞赛成绩每提高一个等级,将来你可以选择的院校就能提升一个档次;走综合评价还是自主招生的,年级排名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毕竟,未来属于现在就开始准备的人。
5、“高考出黑马”是真的,“黑马永远是少数”也是真的。它脱颖而出的背后,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付出,但在它脱颖而出之前,你不得而知。
高考真的是一个特别公平的考试。你为考试付出了多少,你就获得多少的回报。
6、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这表明你做的事情没有挑战性。
7、你该构建一个成体系的错题本系统了。
高二学习进度变快、知识点变难,整理错题可以加快加深你对知识点的消化,从而增加你的做题质量。不能仅是机械地将错题抄到一个本子上,而是要将错题按知识点分类整理。考前翻看,你会知道思维漏洞容易出现在哪里,在答题时去刻意改正。
在考试前看一遍错题本,比刷一套新题一定更加有效。
8、你该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了。
应试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你的习惯。只有在平时做题中养成细心审题、卷面整洁、想清楚后落笔这些好的应试习惯,才有可能在考试中稳住阵脚,甚至超常发挥。
“平时当考试,考试当平时”是不准确的。
只有“把平时当考试”,才能“把考试当平时”。
9、你该为高考做一些必要的积累,包括英语的词汇词组句型、语文作文素材等。
积累这件事情,短期来看是低成效的,但长期来看确实超回报的。
10、不要养成拖延症,如果有,请改掉。
有些同学想:到了高三,我再如何如何。但是,明明你现在就可以做这些事,为什么非要拖延一年时间呢?拖延,正在杀伤你的积极性。
完成一件要事的最好办法,请立刻、马上、刻不容缓投入其中。
11、高二这一年,很多学科都会上难度。不要一下被打懵了,先想想这个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你要相信,没有什么学习方法能一招鲜吃遍天。
不要觉得那些总考高分的同学没什么了不起,他们一定有你所不知道或不愿意尝试的学习方法。对你来说,要么向他们偷师,要么继续忍受被碾压的乐趣。
等到了高三,有方法的努力和没有方法的努力,差距就更明显了。
12、不要对偏科洋洋得意,要把偏科扼杀在摇篮之中。
高考高分的学生中,占多数的其实是一群“既没有明显弱势科目,也没有明显优势科目”的普通学霸。
13、向规范答题要10分。
规范化包括字体的大小、清晰度、卷面的整洁程度,还包括做题步骤是否规范完整,证明及解题过程是否严谨清晰。
14、不要相信你对碎片时间的利用。
得事先准备好填充碎片时间的学习任务,比如背单词,比如练字,比如背文言文。忽然有个空档,这些学习任务才能马上排上号。只有提前做好了时间规划,才不至于有太多无法利用的碎片时间。
15、必须多锻炼,才能在睡眠不足时拥有足够好的精神状态。
必须多锻炼,才能在换季感冒大爆发时保持健康不影响学习。
必须多锻炼,才能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找到解压大脑放松神经的方式。
不仅如此,越临近高考,你越会体会到,锻炼对你而言有多重要。
16、在高中三年,高二是最有利于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很多人犯下的错误是过度高估了高三一年的作用,认为高考和中考一样,只需努力一年,凭你的“聪明才智”,就能傲视群雄。
那些仅靠高三一年就实现逆袭的幸运儿,都有着相当扎实的高一高二基础。那些上了高三才在不同学科之间疲于奔命的倒霉蛋,无不深受之前缺漏的坑害。而绝大多数坑,都是在高二这一年时间挖下的,错过的,不以为意的。
17、学习的过程一定是不快乐的。也没有谁是因为快乐才去学习的。我们快乐的源泉,是因为学习获得的成果,以及成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你需要认真地去问自己,两年后的自己,究竟希望收到一份怎样的成绩单?给自己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围绕它持续地给自己更小的目标,这对你的持续学习非常重要。
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18、享受完高中最后一个国庆假期了,然后继续努力吧。
高三开学2个月,今年的最后一个长假也过完了,从“准高三”变成“新高三”,从“新高三”变成“高三狗”,认真地问大家:你快乐吗?
先别吐槽,在这篇文章里,给你们20条过来人对高三的小想法。
1、在人生的前20年,高三是你努力的性价比最高的时期。
大学不能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但高中结果能决定你进入什么样的大学。你挑大学时有多少主动权,去什么城市,读什么专业,能不能和某人念同一所大学,都取决于这一年的付出。
其实上面一段,第一句话,只是不想把话说太满而已,如果大学不能影响你的人生,那国家那么努力搞双一流干什么?
2、在人生的前30年,学历是一张很重要的入场券。
“双非院校的简历直接丢垃圾桶”是真的,“从来没有500强企业过来校招”也是真的。说读书无用的人,多半因为读了无用书。说学历无用的人,多半因为拿了无用学历。
不然,“双一流”名单一推出,为什么争议和讨论那么大?因为很多企业的招聘,会给出一刀切式的政策。
3、大多数人在80%努力的时候,就以为竭尽全力了。只有很少的人付出了120%努力,却觉得刚刚竭尽全力。
高三还玩着游戏、追着番剧、逛街打球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电视、睡前刷半小时微博的学生,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光是在高三戒掉这些“爱好”,你就能超过很多很多人了。
毕竟,只有超高分段,分数分布比较稀疏,剩下的,1分真的很多人。
4、高三一开学,很多人发现那些原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忽然突飞猛进。
千万不要觉得你比别人厉害多少,对于大部分的好高中,同学们的初中基础都是不错的,之前不如你,或者不够努力,或者没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
一旦他们开始努力了,一旦他们真正发狠总结归纳起来了,你又没怎么用力......
那你一定会加深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解。
5、有些同学会感觉到,努力了,却没什么作用。
我们首先建立了你的方法不是很差的前提下,比如不是天才的你需要攻克解析几何和导数压轴题。你觉得,题也做了,但是感觉考场上,还是碰运气,看看遇到是不是自己会做的。
那只能说,你的努力还不够,你肯定没有集中性地刷解析几何、导数压轴难度题到一定量,你做的量不足以让你总结归纳出方法。
不如试试刷200道导数压轴题。
6、高三最大的敌人是心态,心态最大的敌人是波动。
高三一整年你会经历十几二十场考试,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错了。考得好得总结经验,考不好得吸取经验,不断反思并反馈。这一整年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减小方差。
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好的失败者才是。
7、每个人都有心态爆炸的时候,没有在厕所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高三。但发泄完了以后呢?面前仍然是两条路,咬牙坚持和告老还乡。
尝试用“防御性悲观”去对抗负面情绪。即便所有不利条件都发生能有多差,曾经最差的时候能有多差,现在只要我但凡改变一两个不利条件,就不至于沦落至此。想想有哪些自己能改变的,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处境远离最糟。
当你已经退到南极极点,接下来每一步,都是向北。
8、一定不要用无数个“如果”去吓唬自己。如果每个如果发生的概率都是某个“p”,无数个如果发生的概率就是“p”的乘积。学过数学都知道,无数个“如果”一定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这只是说给那些足够努力的同学。那些掌握不扎实,却妄图用“这个知识点考得很少,我不用掌握”麻痹自己的人,你没听说过墨菲定律么?
9、很多人不知道高三的努力,什么时候是个头,或进进退退,或努力维持,不知道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