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帆书 · 姝予
人生烦恼无数,答案,往往在书里。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栏目
《和樊登谈谈心》
。
在这里,樊老师每周会定期“空降”,来回答各位书友的疑问:关于情绪、关于育儿、关于职场......
同时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提出你的问题,也许就能在下期得到解答~
最近为了孩子读书的问题很是焦虑,以我们的家庭条件并不能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学习,他将来没有好出路该怎么办?会不会怪我们?
1. 孩子最重要的学区房是父母,最重要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
2. 一生保持学习的习惯,还得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3.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说,父母的认知要不断地提升。
4. 孩子们只有自己准备好学习的时候,才能学到东西。
樊登老师曾说:
孩子最重要的学区房是父母,最重要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
我们过去讲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说,父母的认知要不断地提升。
有条件给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谁都不会拒绝。
如果没条件,不用太焦虑,不用太使劲,只要你自己是孩子特别好的爸妈,那我觉得就没问题。
你认为的重要,是对于TA将来能不能上大学很重要,或者对于TA将来能不能出人头地很重要。
而我认为的重要是TA的心理健康是不是很重要,TA的人格健全是不是很重要,所以这真的没法一概而论。
人生是很难讲的,放松点~
樊登老师在解读
《自驱型成长》
中说:
我们应该思考的事是,让孩子上大学就是我们教育的终点吗?
把这个孩子塞到了某一个有名的学校里边去,家长就真的能够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一切吗?
而如果在整个过程和步骤中,他自己都没有参与感,他成为了一个空心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那么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样反思下来,你会发现大量的家长逼迫着孩子上好学校的本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而回归教育的本质,了解怎么样让一个孩子产生内驱力,产生自律的能力,才是对所有的家庭来讲更重要的事。
③
“在事情发生之前,
根本没必要投入那么多的精力。”
孩子才上幼儿园,就开始考虑他中学的学区房到底应该在哪儿买。
到时候谁知道怎么上学校都不一定,但是很多父母就早早地开始做打算。
我见过特别多的父母,在孩子刚出生就规划他将来怎么成为一个科学家,怎么成为一个宇航员。
这其实是完全的妄念,我们在这个事情没发生之前,根本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去为它翻来覆去地焦虑。
很多父母都始终跟孩子说谎,说你考上北大,肯定有一个好的未来。
所以如果我们整天骗孩子,不告诉他人生的真相,用这种方式来利诱他,这都是父母的权宜之计。
但实际上,用这样的方法教孩子,孩子不会认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我们必须得一生保持学习的习惯,还得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樊登老师在解读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中说:
孩子去上学不是他们要完成的事,孩子们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