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前沿
深度财经分析,最新事件报道与挖掘,为价值而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两个村民小组结了三十多年的“疙瘩”解开了…… ·  23 小时前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昨天  
新技术法学  ·  法律AI基础|(五)提示词革命:场域共振式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守望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第九届全国检察“三微”优秀作品展播|微动漫: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前沿

四部门重磅!事关5700亿大市场

华尔街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7-02 20:34

正文

7月2日,工信部消息,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加快构建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需求的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编制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简称《指南》)。

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

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赋能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根据《指南》,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部分。

图片来源:工信微报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2024年初发布的征求意见版本,《指南》新增“赋能新型工业化”这一部分内容。据介绍,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以及重点行业智能升级的技术要求。具体来看,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标准主要包括:围绕原材料行业,开展大模型畅联产线数据、优化在线监测调控和工艺改进等标准研制;围绕消费品行业,开展需求预测、个性化定制等标准研制;围绕装备行业,研制智能装备感知、交互、控制、协作、自主决策等标准。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7月2日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等新赛道,打造标志性产品,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