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11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货币资金造假:胆大包天的财务“魔术” ·  昨天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前京东副总裁:年薪五万和年薪百万的差别,就看你如何对待这件事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10-27 07:23

正文

“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他是“一个在喧嚣的世界里死磕自己的匠人”。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钱小军老师则评价他“总是表现出探寻商业本质和获取管理真知的热情,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从不止步”。


他用自己亲身实践,告诉你年薪五万和年薪百万的差别在哪里?听听他的故事,相信可以拓宽你的格局观,让你的努力不再盲目。


从普通电话业务员做起,半年升至VP。


在聚美优品,用4个月的时间,带领新团队把原本日销售额3万的业务提升至1.52亿。


后来在京东集团任副总裁,所管辖事业体年贡献GMV283.5亿。


这人是谁?


他是路骋,江湖人称“老路”。


1


你一定在好奇,这个路骋是什么来路?

2005年,他从吉林大学毕业以后,只身前往上海,从电话业务员做起,7天调岗企业策划,2个月升任区域经理,4个月晋升大区总监,5个月兼任企划总监。

不同于我们熟知的那些IT大佬的奋斗史,路骋既没蹬三轮送过书,也没在中关村摆过摊。

他步入社会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间独立办公室和第一位私人秘书。

办公室和秘书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的成功都来得太快,令人瞠目结舌。

少年得志,自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按照电视剧里的套路,路骋应该是“帅不过三秒”,马上要摔跟头。

但事实证明,好戏还在后头。

2


如果说从小白到总监,路骋这一路“势如破竹”,那加入聚美的他,就更是“有如神助”。


2012年,路骋加入聚美,他所分管的POP事业部那块儿业务,在他到来之前,单天销售额最高时也就3万元。


路骋花了4个月的时间,从零开始,对整个部门进行全面的改造。


决策方向把控上,他运筹帷幄;指挥团队作战上,他有条不紊。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展现了自己超强的领导力、创造力。


2013年3月1日,该业务板块仅单天的销售额就高达1.52亿人民币,已与4个月前最高销售额3万元不可同日而语了。


4个月的时间,从3万到1.52亿,从整个部门的招聘、培训,到招商、组织商品、制定规则、改版优化。


映证了一句话: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凭此一役,路骋在公司内部,乃至整个商业圈子内,可谓是一战成名,无人不知,一时间风头无两。


鲜花、掌声和财富一股脑儿的向他涌来,按照寻常人的想法,该是在“功劳簿”上躺一躺,歇一歇的时候了。


但路骋没有。


路骋没有被盛誉冲昏头脑,他不太恋战,也不太沉溺于过往辉煌。


面对老板陈欧给出的一纸期权,他婉言相拒,毅然选择读书深造,回归校园。


要知道,这一纸期权,在后来聚美纽交所上市的时候,价值超过了一个亿。


路骋坦言,当假以时日即可到手的一个亿人民币财富,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的确难割舍。但更难割舍的,是自己“读书的梦想”。

3


很多人不知道,路骋在创造1.52亿的奇迹的同时,还在做着另一件大事——备考清华大学MBA的全国笔试。


因为好多年没有碰书本了,笔试压力对路骋而言,并不小。


每天中午背一个小时单词,下班后在一个咖啡厅的固定位置,看书备考到凌晨1点。


第二天再去公司带着团队冲刺,每天如此往复,直到考前一天。


考试当天,北京天冷加大堵车,慌不择路之际,他只能弃车,在街边寻找商铺打算借电动车。却不成想,电动车也借不到。


上天垂怜每一个偷偷用功的人,只是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


路骋还是迎来了自己的“七彩祥云”,一辆敞篷的三轮摩托蹦蹦车,犹如天降神兵。


尽管司机有坐地起价的“黄牛”嫌疑,让他付了100块的蹦蹦车费,但结局总算不错。


因为他通过了这场笔试,考了201分,超过统考线的三分之一。


考上了!


甜蜜的烦恼也来了——因为他考的是清华—MIT的国际班,一部分需要在清华学习,一部分需要在美国名校交换(路骋选择了2014年全美商学院排名第一的杜克大学),需要全日制学习。


一边是上市公司价值一个亿的期权,一边是名校MBA。


选哪个?


辗转反侧,彻夜未眠,路骋做了无数利弊分析、无数次拷问灵魂,怀疑自我、打破自我、重建自我。


最终,路骋选择了校园,选择了MBA。


4


优秀的人,从不是只会做选择的人,因为人生的任何一个选择都不会直通成功。


做出了选择,就意味承受,好的坏的,你都要全盘接受。


在清华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这段经历,对路骋来说,似乎并不太好受,甚至有点狼狈不堪意思。他是这样描述的:


仿佛是个平行时空。


另一个世界的我,那个没有选择读MBA的我,刚刚带领着化学反应超级好的团队,创造了电商行业的业内奇迹,功成名就,有钱有权,手上攥着一个亿,到哪儿都横着走。


现实世界的这个我,每天背个小书包,骑着二手自行车、啃面包、喝凉水、跟本科生抢图书馆座位。


在课堂上,学习小组里,彻头彻尾的大累赘。我的外国同学,刚开始还礼貌性地带着我,后来互相对飚英语,就干脆不带我玩儿了。


再加上整个清华,牛人太多,我一下子沦落到毫无存在感,毫无自信,我得了中度抑郁,甚至一度想到自杀,后来靠药物的治疗,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每天6小时泡图书馆,研究商业案例,大年三十儿,吃口饺子就赶紧背单词,恶补英语、恶补专业知识。


这是他功成名就以后,还能干出来的事情。触底才能反弹,优秀是一种习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这一关他挺过来了。


熬过来,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而这个“后来”,才是真正的广袤天空,任尔翱翔。


求学结束,路骋去了另外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任职集团高管,也就是开篇提到的京东副总裁的位置。


当然,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剧情再一次出现意外。


路骋又一次跳出舒适区,出走京东,离职创业,做起了内容生产和天使投资。


5


2016年5月,老路识堂正式成立。


而在老路识堂成立以前,他已经召集了一大批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组成了一支“特种部队”。


这支“特种部队”,两年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打磨课程”。


有人不解,一档音频节目需要打磨这么久?


路骋的回答是,他要做内容,做精心雕琢的内容,做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财经大咖吴晓波老师说:“路骋,就是一个在喧嚣的世界里死磕自己的匠人。”


匠人,最大的特点是较真,是耐得住寂寞,是追求完美,是将就和瑕疵的绝缘体。


世界顶级学府MBA商学深造阅历,加上多年来一线实战经验。


这些天然优势让路骋及团队,志在全力打造一门人人都能上得起、听得懂、用得上的商学课,让商学知识能够真正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人。


谈到商学课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人都要学点商学知识时,路骋这样解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