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皓阳-Moonfans
知名人文艺术博主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颜宁,拟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自然大师课堂-空中课堂开年双课上新! ·  4 天前  
科研大匠  ·  DeepSeek参考文献“胡编”怎么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皓阳-Moonfans

法国主教会议谴责开幕式:“包含了对基督教的嘲弄”,马斯克也公开表-20240729115253

赵皓阳-Moonfans  · 微博  ·  · 2024-07-29 11:52

正文

2024-07-29 11:52

法国主教会议谴责开幕式:“包含了对基督教的嘲弄”,马斯克也公开表示:“这是对基督徒的不尊重”。这样说,虽然我忍受了几十分钟的辣眼睛,但是让全世界宗教余孽和封建老僵尸破防了,还是无敌划算的。不管什么宗教的危害性,可比作妖的LGBT大多了——不管是基督教、绿教、犹太教、藏传佛教都一样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多元化”盛会还是“辣眼睛”作秀?

昨天说了说奥运会开幕式闪耀的亮点,今天说一说开幕式中闪瞎的争议。我劝大家先放一放迫不及待想吵架的心,先耐心听我讲一段LGBT文化史的沿革历程,然后自然会对标题提出的问题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开幕式中LGBT+的相关内容,比如图书馆3p、异装舞蹈等,让不少网友表示颇为不适。甚至于有网友总结出,各国官方的解说员都在这个情节中,表达了“震耳欲聋的沉默”——就连法国自己都是。

整部开幕式的主线就是法国文化大巡礼,这一段致敬的法国大师导演特吕弗的代表作《祖与占》,这部电影之经典,让《戏梦巴黎》也频繁致敬(图2);同时也有另一位大师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代表作《法外之徒》的影子(图3)。

现在社交网络上介绍特吕弗和戈达尔,通常用“新浪潮”这个名词,我觉得这个名词还不够,他们就是旗帜鲜明的左翼导演、革命导演。

我在骂王家卫的这篇文章《王家卫的背叛》 王家卫的背叛 开头就讲了这两位大师的故事:

1968年,由中国文化大革命引发的全球共产主义运动高潮传播到了法国,革命老区法国人民纷纷走上街头,拿起武器、构筑街垒、学生工人市民大串联,希望重现巴黎公社的荣光,史称“五月风暴”。

而五月份正值一年一度戛纳电影节举办,在电影节现场,知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又译为楚浮)跳上主席台大声疾呼:

“我们的人民正在受苦,而你们却大言不惭地坐在这里夸夸其谈!”

随后特吕弗发出呼吁:拿起你们的摄影机,走上街头,去拍摄人民,去拍摄革命,去拍摄历史!

他的呼吁获得了在场电影人的热切响应,戛纳电影节评委纷纷辞职,参展影片纷纷申请撤展……让·吕克·戈达尔、路易·马勒、罗曼·波兰斯基、阿伦·雷乃、米洛斯·福尔曼、克劳德·勒鲁什等等这些在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宗师们,也都纷纷表达了对特吕弗的支持。

未到戛纳现场出席电影界的查理·卓别林、斯坦利·库布里克、罗伯托·罗塞里尼、奥森·威尔斯和路易斯·布努埃尔也联名发信,表达了对现场电影人们的支持。

卓别林大师特别声明,如果有电影人因为抵制这次电影节而受到法国当局的迫害,那么他将永久收回自己被戛纳电影节收藏的电影底片拷贝。最终,这一届戛纳电影节被迫取消。

戈达尔对此评价说:虽然电影人放弃了奖项,但是我们赢得了历史!在其回忆录中,戈达尔骄傲地宣称:“我革过戛纳的‘命’!”

这就是法国这一段文化的革命道统、左翼文脉,能够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能够让大家重温那一段历史,我是倍感欣慰的。

但是,也必须指出的是,对于那个时代文化大师们思想的复现,过于肤浅、过于单调,局限于“形式主义”的模仿与致敬,甚至有一些“修正主义”的意味在。

左翼革命者们反对封建卫道士式的桎梏,是生活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解放】,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同性恋、性自由和滥交。

为什么左翼的先辈们会拍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因为欧洲因为宗教原因,有着两千年迫害同性恋的历史,比如王尔德、图灵的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两位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灵魂,都因为同性恋而入狱。

但是,对中国观众而言,我们历史上从来没有迫害过同性恋,甚至我们历史上对于“龙阳之好”之类的同性之爱,都是非常宽容和包容的,所以很难带入理解欧美文化中的“拨乱反正”。

简而言之,所谓“新浪潮”中诸多同性恋题材作品的内核是反封建、反教会、反右翼。

最为关键的是:欧洲进步主义浪潮为同性恋发声,是建立在更大框架下为一切被剥削者、被压迫者发声之下的,一个很细分领域的内容。无论是特吕弗还是戈达尔,他们又不是只拍同性恋啊,他们还拍过很多弱势群体、无产阶级、穷人、边缘人口的内容。

那个进步主义激昂高歌的年代是全方位的进步,包括一切弱者、被压迫者、穷人。

我在《日本“共产主义阵营”的四次大分裂》 日本“共产主义阵营”的四次大分裂 这篇文章中提到过一点,日本对于残疾人士的保障,是日本新左翼领导的运动,是轰轰烈烈的日本文化大革命之下的一个很小的成果——图4

还有很关键的一个知识点是,60年代进步主义对“弱者”全方位的拨乱反正,是建立在以全面清算法西斯主义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

需知:被纳粹关进集中营的,并不仅仅是犹太人。纳粹集中营大屠杀发生年代较近,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有组织、有规模的“工业化屠杀”,所以数据材料齐全,在史学界没有任何争议,以下是纳粹集中营牺牲者构成:

共死亡一千二百万人——六百万犹太人;四百万苏军战俘;一百五十万西欧共产党人、工会积极分子、左翼游击队员;几十万吉普赛人、黄种人、妓女、残疾人(同性恋被认为是残疾人的一部分),这几十万中还包括“懒惰的、不努力工作的人”。

敲黑板划重点了啊,纳粹可是会把“不努力工作的人”送进集中营的,现在社交网络上有些人尬吹元首简直笑嘻了,真希特勒来了你上班摸鱼都得被抓起来。

再举一个东方的例子,日本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红小将”一代宗师坂本龙一,其电影代表作《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就是一部同性恋题材、内核是反战法西斯反军国主义的作品。(图7)

那个年代一系列作品中的同性恋都有强烈的解构主义象征意味——解构右翼、解构法西斯、解构父权制。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犹太人对于大屠杀的“遮盖”,就像LGBT对于整个进步主义的“遮盖”一样,都是以一个部分取代了整体。

所以,对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我很欣喜地看到了法兰西革命灵魂的传承,但也悲哀于LGBT“修正主义”对于革命思想的剥离和矮化。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滥交和异装癖的狂欢节,对同性恋的【解放】是在一切剥削和压迫之【解放】的内核之下的,而不是要用辣眼睛的视觉刺激让大家忘记【解放】和【革命】所超广义的范畴。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法国的“左”搞滥交异装癖形式主义狂欢;中国也有不少所谓的“左”公开叫嚣“为了民族复兴必须996”“以大局为重工人不能获得罢工权”,咱谁也别嘲笑谁。正视问题,inner peace。

即便不从政治角度,单以审美而论,也并不是说“同性恋”题材就一定要用如此夸张的服化道来表现。曾经的同性恋作品都是把他们当做一个“跟我们没有任何区别的正常人”来看待。

而近年来走火入魔的LGBT艺术路线,都是通过奇装异服甚至审丑来吸引眼球,说到底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歧视”,从骨子里还是没把性少数当“正常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