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如果想要孩子数学好,请远离短视频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揪心!年底9起儿童车祸,曝光3大盲区!老人带 ... ·  3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小小常学成语 | 杞人忧天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难怪你的头发越来越油!这次可以直接抄作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共情时,常说这些话,更容易养出一个高情商孩子

女儿派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08-31 20:40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育儿中的共情技巧,解释了共情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如何运用共情的具体方法。文章强调,在回应孩子的情绪时,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通过确认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建立联结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认同。文章还提到,共情不是套路,而是建立在真诚之上的发自内心的联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共情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

共情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育儿中,共情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从而建立更深入的亲子关系。

关键观点2: 如何运用共情

在回应孩子的情绪时,父母需要做到不带任何评判地确认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建立联结。具体的方法包括谈谈自己的经历、印证式倾听、利用肢体语言等。

关键观点3: 共情的误区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会采取指责、弱化感受、转移焦点、讲道理等方式回应,这些都是缺乏共情的反应。共情的回应应该是真诚、理解、安慰和支持。

关键观点4: 共情的建立基于真诚

共情不是套路,而是建立在真诚之上的发自内心的联结。父母需要不断学习和修炼,才能真正做到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同理心。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伤心的孩子,最想听的并不是“没关系”。

他需要的是父母完全地理解,真诚地接纳。

——鹿妈 

  

英语分级阅读神器ABCreading来啦!

2000+RAZ绘本+404本自然拼读+850节伴读动画

零基础孩子用ABC 磨耳朵、听绘本

有基础孩子用ABC 刷绘本、背单词、练口语

9月5日上午9:3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开学季浮力买3年送1年

下单加赠21本RAZ单词天天练、96节真人绘本精讲课

▽▽

作者 | 钱志亮

源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在一段融洽的、健康的亲子关系中,需要父母准确、及时地回应孩子,尤其是回应孩子的情绪,这种回应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基石,它离不开共情。
提起共情,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听上去很简单,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当孩子情绪失控——

有时,我们手忙脚乱或是情绪跟着被点燃,共情瞬间被抛之脑后;

有时,我们跟着育儿书中介绍的共情方法,照着做但是并不奏效;

有时,我们不知道如何共情孩子,该怎么做、该怎么说,孩子才会真正地感受到大人的爱与包容,毕竟在过去,家长没能从他们的长辈那里观察到这种方法的运用。

究竟如何做,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共情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什么是共情?
共情也称作为同理心,按照百科的解释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心理学大师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写过:

为了理解他人及他人的世界,我们必须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通过共情带来的以他人为中心的视角,我们的问题变得不再那么难以解决,我们的世界也得以扩展,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共情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更深入、更真诚的关系。

放在育儿上,共情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并相应地做出回应。

在聊共情的具体技巧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没有同理心的回应是什么样的。

举些例子:

“呜呜呜……今天考试没考好……”
“谁让你之前不好好准备呢?”
——这是指责。

“小雨说再也不想和我玩了。”
“就这?多大点事儿啊!”
——这是弱化感受。

“每天学习真的好累。”
“这就算累了?你知道我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吗?”
——这是转移焦点。

“这个发型不好看,我不要……”
“你太爱美了,这不是你一个学生该考虑的事……”
——这是讲道理。

这些话,我们或许都曾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过。

许多家长见不得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因为孩子的低落也会带动大人的低落。

为了把这种感觉赶走,父母失去了同理心,看待问题的角度是成年人的、长辈的,孩子的烦恼也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可笑的或是无理取闹的,由此产生的反应也就完全不同,变成高高在上的指点或不屑。

回应孩子时,父母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停止那些负面的情绪,变成否定、忽视或主观臆断地下结论。

孩子无法感受到被看见、被认同,在父母的态度中,他们感受到的是不耐烦和想马上息事宁人的迫切。

于是,孩子发现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露情绪。

那么,充满“共情”的回应是什么样的呢?

1. 不带任何评判

如果问,共情孩子时,你会说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我理解你。”

但是,运用在实践中,会发现这句话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这是因为很多人在这句话后面会跟着一句“但是”“可是我觉得”然后开始输出大道理。

“你就应该这样做”


“你看问题要积极一点”


“你别太较真”


“你本来也不适合……”

演员孙俪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

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孩子只有待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才能冷静下来去思考你想传达的道理。

2. 确认感受

曾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早晨,读三年级的儿子闷闷不乐地对她说:“我不想上学。”

朋友听完有一瞬间的慌张:“这孩子莫不是开始厌学了吧?”

她努力冷静下来,淡定地说:

“你不是一个人,你有这个想法是很正常的,其实妈妈也不想去上班。”

结果上一秒还一脸苦相的孩子,下一秒竟然笑了出来。

母子二人在晨间启动了一场关于人为什么要上学、上班的对话。

如果朋友当时很激动地说:“什么?你想不想没有用,你必须去!”

那么,她和孩子可能无法展开有效的对话,她也无从得知孩子到底在焦虑些什么。

孩子的情绪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感受是正当的、合理的,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更加可控,行为也会改善。

共情的前提是承认孩子的感受是合理的,而不是急于否定,甚至可以支持孩子的情绪流露:

“你有这个感受是很合理的”


“遇到这种事,确实会觉得很难过”


“唉,确实太难了”

哪怕你并不认可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你依然能够通过这句话,将亲子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同时会让孩子更加积极地看待负面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感到羞耻,正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姬·肯尼迪所说——

如果父母能养成接纳和共情孩子感受的习惯,他们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说:“你的本心是好的,你是可爱的,你是好孩子。”

3. 与孩子联结

有这样一则短片,短片中,狐狸落入陷阱中,它呼救道:

“有人吗,我像是被卡住了,四周很黑,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憨厚的大熊也爬到洞中,它抱了抱狐狸并说道:

“嘿!我知道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你并不孤单。”

大熊展现出的就是同理心与共情能力。

和孩子共情其实也一样,我们需要像大熊一样,陪在他身边,陪着他们坐在黑暗里,了解他当下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一同感受并帮他用言语表达出来。

告诉孩子,我懂你的情绪,让他们感觉自己获得了关注与支持:

“我想你肯定很难受,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吗?”


“我看得出来,你有点紧张,你可以拉住我的手。”


“我懂你的感受,我会陪着你,直到你感觉好一点。”

这个过程,不但有利于孩子平复心情,还能让亲子之间产生联结,亲子之间紧密相连。

共情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它都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本身,但是它却能让孩子的感受好一点,就像大人无数次被身边的家人、朋友安慰过一样,从中振作,去面对事情。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孩子的情绪被看到,很多问题也就自然消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共情不是套路,它建立在真诚之上,是发自内心的联结。

正如大家常说的:“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以上提到的参考方法,也只能为大家提供共情的基本逻辑,具体的话术可以根据自身以及孩子的情况随时调整。

比如:

谈谈自己经历:“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经历过……”

印证式倾听:重复道出孩子的感受;

除了语言,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拉住孩子的手、轻轻地拥抱、安慰地拍肩等等,都能传递安慰……

方法很多,话术也可以学习,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同理心却需要父母自身不断地去学习和修炼。

正如亚瑟·乔拉米卡利曾说: 在表达共情时最重要的元素并不是我们说出来的言语,而是我们正在沟通的深层信息。

因为真正能打动孩子的,还是你的态度——

你的语气、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以及你是否在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排斥它们……

如果你能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少评判,少说教,孩子就容易信任父母。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引导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我们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大人眼中那个不可理喻、想法奇怪的小人,他只是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罢了。

有了这种念头,管教也会多一点温度,吸引孩子亲近父母,而不是对父母失望。

感谢阅读!记得文末点亮“在看”,您的鼓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