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霁轻寒。
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
——《三台春曲》
许棐 (南宋)
曲目:乌夜啼
▼
姚炳炎
姚炳炎
▍
姚炳炎
,
自幼学习江南丝竹,学琴于浙派著名琴家徐元白。
姚炳炎操琴40年,善弹《
高山
》、《潇湘水云》等曲,他的演奏神态自若,风格稳健恬淡、含而不露。在琴曲古谱的发掘整理方面以忠实原谱为原则,对谱本的选择,谱字的校勘,谱字指法的诠释处理等,都取严谨态度;在循谱按弹中,常以意为先,节奏处理力求自然。
由他打谱演奏的《幽兰》、《大胡笳》、《酒狂》、《华胥引》、《乌夜啼》等曲目流传甚广。
— 知识与赏析
—
▼
《乌夜啼》,琴曲。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西曲民歌。后散佚,现在通常弹奏的《乌夜啼》一曲为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打谱演奏,现存琴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引《唐书·乐志》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后世多沿用之。曲谱中有“反哺”、“争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鸟的活动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乌指的是慈乌,即寒鸦,而非乌鸦。
乐曲开篇与
《良宵引》
(点击可欣赏)
有共同之妙,盖形容夜色凄美也。然身处寂静之夜犹思身之安危。忽闻乌鹊盘旋,绕树而飞,声振林木。至“争巢”一段,声调激越、音节繁促,显是状其争斗之貌,故标题以“争巢堕羽”。描摹赏夜之人心烦意乱之貌。待“争巢”一过,复归寂静,有过尽千帆之意。乐曲也渐渐终了。
传说后汉何宴的女儿听到乌鸦啼声,认为是预兆被囚禁的父亲将得释,因作此曲。但琴谱中流行的却是另一种说法:南北朝时,宋临川王刘义庆因受皇帝疑忌,自己担心将有大祸临头,非常恐惧。他的姬妾听到乌鸦夜啼,告知将获赦。后来果然应验,因而作此曲。两个不同的故事都反映了封建阶层之间的互相倾轧迫害,以及以乌夜啼作为喜事的征兆,来表达他们渴望自由的愿望。故有题解为“乌夜啼,好事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