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E别的  ·  去了趟北京环球影城,把我给吓活了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卢卡申科决定参选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关键时刻,白俄罗斯表态:梦想加入 ·  4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朝鲜抗乌援俄?真相如何? ·  1 周前  
参考消息  ·  俄记者发布视频:普京纵身一跃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哈佛经典 | 贵格会信条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08-26 18:05

正文

今天堡仔给大家带来的是《孤独的果实》,作者威廉·佩恩是英属宾夕法尼亚英属殖民地创立者,生于1644年,父亲是著名的英国皇家海军上将威廉·佩恩爵士。年少时深受虔敬主义的影响。1677年,他皈依了贵格会,次年,他因攻击当时的正教被投送到伦敦塔。之后他在新大陆著书立说,匿名传播贵格会的观点。


《孤独的果实》这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人生的精炼评价,其中还结合了富兰克林对常识敏锐的洞察,以及伍尔曼在精神提升方面的观点。



下面堡仔节选了威廉·佩恩关于无知、教育和自满等方面的论述和观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贵格会对于这些日常问题有什么样的见解吧。




无知

1.看那芸芸众生,来到人世又匆匆离去,却对自身知之甚少,对所赖以生存的世界茫然无措,能就此问题进行思考就已相当值得称许。


2. 若是有机会去见识英国的温莎城堡(Windsor-Castle)或是汉普顿宫(Hampton-Court),却对周遭的环境、建筑、园林、喷泉等构成美仑美奂景色的元素熟视无睹,那定会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真正对自己了如指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唉,人们并不了解人体本身,那是心灵栖居的所在,是世间最奇妙的构造,是有血有肉的圣所(Tabernacle)*,可人类对世界的构成认识寥寥,对大千世界所孕育的林林总总也是知之甚少,而对世界的探索会让我们获益颇丰,也会带来无尽乐趣。当我们获悉上帝是通过那些有形之物来昭示其背后的无形之理,我们对此并不质疑,因为这正是上帝伟大与睿智之所在,那么,在我们观察这些有形之物时,如果能够尽心去体会,就会不断悟出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3. 大千世界仿佛一部包罗万象的浩瀚长卷,其费解程度与晦涩的象形文字相比也毫不逊色。唉,可惜的是鲜有人去深入研究这部长卷。这本应该是年轻时就接受的教育,然而当他们在弱冠之年,正是该奋斗创业时,对此却所知寥寥甚至索性一无所知。

 

*译者注:圣所是指古犹太人出埃及至建造所罗门圣殿期间使用的移动式神堂。

 

教育

4. 我们绞尽脑汁地将之培养成学者,却不是教会他们如何生之为人!他们一味高谈阔论,却并非虚心向学,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发生偏离的地方。


5. 对孩子们最为直观的就是感知这个世界,而我们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中对此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6. 我们过分强调死记硬背,使得孩子们疲于应对、压力重重,满脑子都是单词和各种条条框框、语法和修辞,还要学习一两门外语,其中十有八九对他们都毫无用处,却对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机械、物理、自然知识等的兴趣和天赋置之不理,而这些才真正能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带来无穷乐趣。

 

7.毋庸置疑,语言本身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和轻视,但是自然本身更值得我们去投入精力。

 

8. 孩子们更喜欢的是自己动手,摆弄工具和玩具,喜欢手工、绘图、设计、制作搭建等等,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演讲礼仪的诸多规范。他们更希望是遵从内心的判断,这比繁琐和耗时的内容更容易让孩子提起兴趣。

 

9.自然的法则原本寥寥,且朴实无华,最是合乎情理,若能通过自然事物本身了解世界,能够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则最为理想。

 

10. 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跟随自然的脚步,以此贯穿始终,亦步亦趋,这样我们才不失为一名出色的博物学家。

 

11. 世间万物将不再令人捉摸不透:天空、大地、海洋以及栖居其中的众多种类各异的生物,它们的生命伊始、特有本性、四季更替、好恶取舍,它们的用途、裨益以及乐趣也会更好地为我们所知。通过那些来去匆匆、可被感知的事物,世间永恒的智慧、权力、威严、美德就会彰明较著。大千世界无处不存有造物主所留下的痕迹,对于有慧根的子民,这些标签随处可见,这些特点清晰可辨。

 

12.在人们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之加以警示和指导,必将大有裨益,在其生产创造的过程中,也会有助于加深对自身的研究和了解。

 

13. 若是人类意识到伟大的造物主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注视着他们,他们怎么会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呢?

 

14. 人类正是因为无知才会如此麻木,鲁莽地肆意践踏造物的神奇,对一切所在之处及所见之物,上帝处处留下的痕迹和声音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15. 学生的教材本应由好奇而谨慎的博物学家和技术专家使用拉丁文编写而成。这样能使学生们通过文字,来轻松掌握那些显而易见、耳熟能详的事物。令人惋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16. 很多心灵手巧的园丁和农夫并不知晓自己所从事职业背后的深意,大多能工巧匠对于实现精湛技艺背后的规律也知之甚少,但是博物学家和这类技术专家对此则是非常精通,如果极其令人称道的是他勤于动脑的同时也勤于动手,那么也许在实践方面他也游刃有余,则是最令人称道的了;若非如此,那么他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物学家或技术专家。

 

17. 最后,如果人类是世界的代表和缩影,正如哲人所讲,我们只需认真了解自身,以便在世界中被充分了解。但是因为我们最为尊崇的莫过于造就我们的神奇力量,这些神奇已经在我们的身上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都是上帝所赐,并可最为明确地告知我们生为何人,应为何人,对于我们自身的天赋甚至都会感到陌生。通过一定的视角,我们应该看到自然界中可见的真正有益和适合的改变,这就是对造就我们大家的神力的智慧和敬仰的崇敬态度的改变。

  

自满

 18. 但是,我们还是更倾向于一心想着自己,而不是对赋予我们如此之多价值的上帝念念不忘,但是对上帝而言,我们没有理由自视过高,因为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将之完全意义上地归为己有,即便是我们自身包括我们的精神层面都是如此,都不过是我们的伟大的主的佃户,是世间这无垠农田上的佃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佃户。

 

19. 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枉来世间一回,竟然对自身了解甚少,则是对上帝和自身的不负责任,无法对自己以及造物主有所交代。

 

20. 如果恩赐的价值决定责任大小,左右接受方应作的回报,那么若是对此不加理会,则会有损恩赐的价值,辜负赠予者的心意。

 

21. 人本生性无知,不知如何去评估造物主,因为他无法洞悉造物主之价值,如果我们细想自己作为造物主的杰作,有着怎样可爱的面庞奇妙构造各具其能。他的五脏六腑、其间的秩序、各自功能和彼此间的依赖关系:食之量、消化之脏器、食物所经历的种种变化,以及营养成分如何通过与生俱来的方式在整个体内运送传输,润物无声,机体会因此焕发生机,会令人身手敏捷,动作灵巧,使得各器官组织协调运作,一切浑然天成。最后,理性灵魂在动物性灵魂中安然生存,正如动物性灵魂在人体中的存在*。


我是指这种特殊的构造不过是为人所特有,从而可以确保我们的衣食住行所安,那么当然人类应对创造主上帝的威严、智慧、仁慈会产生更为由衷的感激之情,更觉得自己应更好地臣服于上帝。但是,若他能与自己的灵魂相识相知,发掘自己高贵的才能、灵与肉的合一,使得秉性、归宿以及天命相结合,这些就是完美人性之所在,他会感知他的善良、崇拜神明的上帝。但是人类却变为一种奇怪的矛盾体,自相矛盾,并非天生如此,确是堕落如是。

 

22. 他希望得到他人俯首帖耳,包括他的同类都是如此,但他却不会听从上帝,那创造了他、高高在上的主。

 

23. 他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威,绝不,一点也不会让步:他是个幽默的夫君,是个会惩戒子女的严父,是对下人会发脾气的主人,对邻居不苟言笑,他睚眦必报;然而抛开这一切,与他苛求以及缺乏耐心相待的人来说,对耐心待他的上帝,他亏欠更多。

 

24. 他很注重自己的外表清洁、穿衣得体,周身还会点些香水,但却对灵魂不闻不问。穿衣打扮可以花上大把时间,对待灵魂却分秒吝惜。外表每年会有三四套新装更替,可灵魂还是依然如故,从未有任何改变。

 

25. 倘若他要去见个大人物,那将是怎样的彬彬有礼、神采飞扬啊,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为了体现自己的敬重之情,他会表现出怎样的尊敬,言辞会如何地得体?倘若换做是侍奉上帝,他的表现该会有多么乏味拘束,一板一眼?

 

26. 当他祈祷时,他口头上讲着,会为主效劳,但其实是在为自己着想,至少行动上是如此。

 

27. 始于上帝的创造,终于世间的尘埃,但这是正常人的善始善终,如同字母表中的阿尔法和欧米茄**。

 

*译者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植物性灵魂,通过体育锻炼完善肉体;人有动物性灵魂,通过德育得到完善境界;人有理性灵魂,通过智育达到真理的大门。——《论灵魂》


**译者注:阿尔法α和欧米茄Ω分别位于希腊字母表的始终。


奢侈

28. 如今我们可以享用美味佳肴,就不会满足于家常便饭,平原督邮,我们只想让身体享受至尊体验,品味佳肴,却不给灵魂给养,即便有,也只是腐食而已。

 

29. 简言之,人类倾其所有购置裸宅,却鲜有家具陈设为之装点,这颇有买椟还珠之嫌,仿佛是将本可继承的家产租用7年就心满意足。人总是标榜自己的聪明才智,通情达理,其实却是如此荒诞不经。

 

考虑不周 

30. 没有做到未雨绸缪是人类给自己招致的所有不幸的根源,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很少会与第一反应相符,这样就会避免因考虑不周、轻率为之而铸成大错。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31. 可以说我们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因为我们不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是我们的确会明知故犯。

 

失望与放弃 

32. 事与愿违并非源自我们自身的愚蠢,而是上天对事态的考验和修正:如果事态发展于我们不利,说明我们自身存在问题。

 

33. 怨天尤人其实于事无补,这不过是对造物主喃喃抱怨,但见上帝之手在其中发挥作用,谦卑地臣服于他的旨意,才能以水化酒*,才能领悟到大爱与慈悲。

 

34. 如果我们一味关注个人得失,势必会自乱方寸。但是如果我们能考虑到个人所得其实并非实至名归,我们就不会如此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则会转为心怀感激。

 

35. 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我们的自身以及一切财产都是上帝的旨意。

 

36. 若我们不能拜倒在上帝脚下,那我们还要拜倒在何处为是呢?

 

37. 虽然上帝的热情可能会淡去,但是主的慈悲不会褪色,对他的谦卑和真诚的信徒会始终如一,在主的身上,众人可以不仅仅找回他们在世间失去的一切。

 

*译者注:耶稣以水化酒的故事详见《约翰福音》2章1——12节,门徒见证了这一奇迹,也就愈发深信耶稣的神力。


抱怨 

38. 若是有人想要从我们这里拿回本属于自己之物,我们是否该怏怏不乐?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皆属于万能的主,当主想要取回本属自己之物,这又有何妨?

 

39. 若是对此心生不满,不仅是忘恩负义,还是有失公允。我们对自己曾经的拥有并不心怀感激,若要继续占有,这也有悖诚信。

 

40. 但是我们很难通过如此视角,在如此遥远的尘世中看待事物,但这却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智慧和光荣去如此行事。

 

挑剔 

41. 我们都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但是却无法忍受他人的忠言相劝。对他人的过失锱铢必较,对自己的问题却熟视无睹,不正是暴露出我们的弱点吗?

 

42. 当邻人有任何动作,我们都会明察秋毫,迅速做出反应,挑尽其所有问题和不是:当主角换做是我们自己,则几乎无动于衷,漠然应对。

 

43. 这些源于不良的居心及过度的自负,我们喜欢四处闲逛而不是安守宅院,我们喜欢指责抱怨胜过安抚宽慰。

 

44. 在这类情况下,有人会恶意相向,对他人的不幸说三道四;有人会主持公道,以显示姿态。但是很少会表现出宽容慈悲,或者根本没有,特别是涉及金钱时更是如此。

 

45. 大家都应见过心如铁石的老吝啬鬼,他对身处苦难之人刻薄冷漠,无动于衷,正如他一贯所为,绝不会解囊相助,在他看来,他的富有理所当然;在他眼中,穷苦之人是挥霍无度后的咎由自取(唉,可怜的人啊,就好像他贪得无厌不是有错一样),或是,由于大量投资,或因一次生意大捞一笔后不知收手,贪得无厌。


虽然这些吝啬鬼自己可能也做过同样投机的事情,但他是没有勇气将自己的大量资产涉足这种风险,即使是这样的投资赚足的钱可能都能买下整个印度群岛都不能让他出手。就像谚语所讲,这正是“五十步笑百步”。

 

46. 他们有权指摘,但在道义上也有义务伸出援手: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便是冷酷无情,而不是秉持公道。

 

慈善的限度 

47.量力而为伸出援手,尤其当你能帮助别人而又不会伤及自己的时候更应如此。

 

48. 如果借债人言而有信,精明强干,你自会拿回借出的钱款,即便不是连本帯利,也会得到对方的感激;如果他无力偿还,便不要逼迫他还债,因为即使你收不回这点钱,也不至于令你破产。因为你不过是这些身外之物的管家,对方才是真正的主人、所有者,裁判方。

 

49. 善有善报,如果用自己所拥有的身外之物来积德行善,你就会获得永久的财富,将收获无穷无尽,仿佛是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

 

慷慨与节俭

50. 如果有慷慨相伴,节俭便更加值得称赞。首先摈弃铺张浪费,继而慷慨大度会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雪中送炭。一味节俭却不知解囊相助会使人走向贪得无厌,而慷慨无度,无视节俭,则会导致挥霍一空: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相得益彰。

 

51.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应该避免走向匮乏或过剩的极端,二者兼顾,均衡发展,这才是合理享受世间快乐的尺度。

 

52. 宗教机构和政府的不力导致了世间这些贫困和铺张,便应因此而遭受谴责。

 

53. 倘若对一国的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并对之永久征税或用于慈善,那么穷人就会有更多的救济院可用,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学校可选,也会让政府有更多的预算进行支配。

 

54. 如果座上宾是穷苦百姓,热情好客即可展现慷慨大度,若非如此便会与奢侈招摇难分伯仲。

 

纪律 

55.若想在家中怡然自得,规矩方圆则至关重要。

 

56. 人人都应了解自身责任,诸事都要讲究时间场合,无论为与不为,都要自始至终顺应天意。

 

勤劳 

57. 热爱劳动:即便你无须劳动来解决温饱,身体也需要通过劳动得到锻炼。劳动不仅有益于身形,也会使内心获益。还可以避免无所事事滋生的懒惰,使自己忙碌胜过游手好闲。

 

58. 在花园里、实验室、工场等地修修补补,从事改良或育种工作,都令人身心愉悦,从中获益,总胜过游手好闲,玩弄小聪明:在这里,不会沾染不良习气,会受到自然和艺术的熏陶,其中的千种变化会令人收获颇丰,并使得身心得到锻炼。

 

节制 

59. 控制饮食益处良多。人类进食是生存所需,但生存不是为了进食,由此人才之所以为人,而非低等的动物。

 

60. 饮食选择要注重健康所需,而非一味求贵求好,只要清洁即可,不必过分追求口味出众。

 

61. 各式美食数不胜数,但是脾胃大开胜过一切,而这与勤于劳作和节制有度密不可分。

 

62. 为装腔作势就使得那么多生灵遭宰杀的厄运,只是为了大摆排场,这是因小失大,铺张浪费,实属残忍无道,愚蠢至极。

 

63. 俗语说得好,知足而乐不亚于饕餮盛宴。但若能意识到奢侈浪费有欠妥当,则固然更是可取,因为这在节日期间几乎在所难免。

 

64. 如果欲望与日俱增,那么在桌边就餐之时,也不可避免想要大快朵颐。

 

65. 若非口渴,尽量少酌,若能避免,不要在两餐间饮酒。

 

66. 饮酒越少,头脑就愈发清醒,处事愈发冷静,这于处人为事都有极大帮助。

 

67. 与食物相比,适时少酌烈酒会对身体有益,较平素的甜酒更能增添情趣。

 

68. 越是寻常之物越是实用,这体现了主宰世界伟大的主的智慧和仁慈。

 

69. 造物主的创造都是一丝不苟,并不足以用来挥霍,更不应滥用造物主的恩赐,违反常理,肆无忌惮,骄奢淫逸,这些都是在弄巧成拙,将原本上帝的福祉变为诅咒。

 

70. 上帝谕示莫要挥霍浪费,但是滥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在他人看来放纵无节制、令你有失体面之事,也不应染指。

 

72. 所有过度皆为病态,但饮酒过度则最为甚,会使健康受损,思维混乱,使人失态;酒后失言,口无遮拦,招致口角,任性妄为,举止鲁莽,招惹是非,甚至丧失理智。总之,醉酒之人就无法称之为人,因为他已缺失了人兽间最基本的区别——理智。

 



威廉·佩恩所属的贵格会,又称教友派,是新教的一个派别。成立于17世纪的英国,因一名早期领袖的号诫“听到上帝的话而发抖”而得名“贵格”。贵格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不尊敬任何人也不要求别人尊敬自己,不起誓,反对洗礼和圣餐。主张任何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


虽然“贵格会”某些观点如今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但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和哲理性却一直保持着活力。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孤独的果实》购买页面。


译言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我们旨在通过众多译者的协作,翻译和出版已进入公共领域的外文经典作品,让经典在中文世界重生。 官方网站:http://g.yeeyan.org/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