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冯一聊科创
面向科创载体和创业者,围绕科创政策深化属地红利,助力您“招的进、留得住、长的大”,提供“汇编定制”、“科创沙龙”、“科创顾问”专业的技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平度  ·  暴涨108%!突破2000万人! ·  昨天  
掌上平度  ·  暴涨108%!突破2000万人!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0日最新蛋价(上午) ·  2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心动之选!99元起入手兰蔻、娇韵诗、雅诗兰黛 ...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心动之选!99元起入手兰蔻、娇韵诗、雅诗兰黛 ... ·  3 天前  
亿邦动力  ·  阿里否认投资DeepSeek;抖音电商商家保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冯一聊科创

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方法

冯一聊科创  · 公众号  ·  · 2024-08-29 07:09

正文

原文 :上海市经信委官网,20240827 发布
本文由冯一汇集

正文如下

附件5

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方法

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按以下工作程序进行:

一、基础数据处理

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需根据《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指南》(沪经信技〔2022〕145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明确的各项指标解释,结合评价附表(表1-16)中的相关附件及证明材料,对“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中各项数据值进行逐项核实,对证明材料缺失或无效的数据予以核减,以最终的核定数据作为计算每项指标得分的依据。


二、指标数值计算

在获得评价数据表的核定数据后,可获得《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工作指南》附件4第一部分)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其中,有6项指标的数值须通过计算获得,计算方式如下:

(一)“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指标”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核定数据除以“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核定数据得到;

(二)“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和规模系数得到;

(三)“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数值,由“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核定数据除以“企业职工总数”核定数据得到;

(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数值,由“新产品销售收入”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得到;

(五)“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数值,由“新产品销售利润”核定数据除以“利润总额”核定数据,再乘以本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系数得到;

(六)“利润率”数值,由“利润总额”核定数据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核定数据得到。


三、得分计算方法

获得《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后,根据基本要求、满分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规则,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其总和就是该企业的评价得分。

(一)关于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和满分要求

各项指标的基本要求、满分要求,由已认定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历史数据测算得到,并根据上海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当前基本要求、满分要求的数值见下表。


表 各项指标基本要求和满分要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单位

权重

基本要求

满分标准

创新投入

创新经费

28

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

千元

12

≥180

870

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16

≥3(乘以规模系数和行业系数后)

20

创新人才

16

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

10

≥7

60

技术中心拥有的高层次人才数

4

≥3

35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工作时间

人月

2

≥5

30

创新条件

技术积累

12

企业拥有的全部Ⅰ类知识产权数

6

≥5

55

企业对外合作项目数

3

≥1

5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数

3

≥1

5

创新平台

12

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原值及研发用软件购置费

千元

6

≥10000

800000

拥有经认证的研发平台、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数

4

≥1

4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研发机构数

2

≥1

3

创新绩效

技术产出

12

当年被受理的Ⅰ类知识产权数申请数

6

≥1

32

当年被受理的PCT专利申请数

2

≥1

2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数

4

≥1

10

创新效益

20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8

≥20(乘以行业系数后)

60

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

7

≥15(乘以行业系数后)

60

利润率

%

5

≥5

30

加分

加分

20

近两年获国家、省(市)部级或行业奖励数

≤3

国家奖励一个加2分;省部级或行业奖励一个加1分


近两年承担市级以上专项数

≤5

国家专项加2分;

省市级专项加1分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国际专利数

≤4

每有一个加1分


企业拥有高质量专利数

≤4

每有一个加1分


技术中心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数

≤2

每有一个加1分


企业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项目数

≤2

每有一个加1分


减分

减分

6

未提交快报材料

≤6

一次未提交扣3分


(二)关于指标得分的计算规则

指标得分按照分段线性插值的方式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1、每项指标,计算结果达到基本要求的,给60%权重分。达到满分标准的,给100%权重分。指标数值为0 时,指标得分为0。

2、指标数值处于0和基本要求之间时,指标得分按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指标得分=指标数值/基本要求*60%权重分。

3、指标数值处于基本要求和满分要求之间时,指标得分按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指标得分=(指标数值-基本要求)/(满分要求-基本要求)*40%权重分+60%权重分

4、得分数值计算结果采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四舍五入等于0分的,给0.1分。

5、“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主营业务收入>0时,则按正常方式计算得分;主营业务收入为0时,则该指标得满分。

6、“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若新产品销售利润≤0,则该指标得0分;若新产品销售利润>0,利润总额≤0,该指标得60%权重分;若新产品销售利润>0,利润总额>0,则按正常方式计算得分。

7、加分项计算方式详见“指标体系”。


四、行业系数及规模系数

1.行业系数

行业名称

研发经费支出占

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农业

1.5

1.5

1.5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

1.5

1.0

食品制造业

1.5

1.5

1.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2

1.5

1.5

烟草制品业

3.0

1.5

2.0

纺织业

1.2

1.0

1.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2

1.0

1.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5

1.2

1.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

1.5

1.2

家具制造业

1.2

1.0

1.0

造纸和纸制品业

1.0

1.0

1.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0

1.0

1.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5

1.2

1.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0

1.0

1.0

医药制造业

0.8

0.8

1.0

化学纤维制造业

1.0

1.0

1.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0

1.0

1.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

1.0

1.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

1.5

1.5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

1.2

1.0

金属制品业

1.0

1.0

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

1.0

1.0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

1.0

1.0

汽车制造业

1.0

0.8

1.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