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主管主办的重点报刊,《经济参考报》突出高端财经以及参考性,追踪重大热点财经新闻、透视和解读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重大趋势,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权威、实用、高水准、高价值的思想和决策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突发!美客机着陆时翻覆!现场视频→ ·  21 小时前  
数据宝  ·  DeepSeek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涨!腾讯,市值一度暴增3200亿港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参考报

打一折的“100%羊绒衫”,实际一根羊绒也没有!起底直播间“低价”套路→

经济参考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16 17:1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报道了关于直播平台上销售的号称100%山羊绒产品的调查,发现一些直播间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将普通针织服装冒充山羊绒制品销售。此外,文章还涉及其他直播间的价格欺诈行为以及消费者维权的情况。最后提到了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开展的直播电商不规范行为专项调查的结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直播平台上的羊绒产品问题

调查发现,一些直播间销售的宣称100%山羊绒的产品实际上含有极少或者不含山羊绒,而是化纤制品。这些直播间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关键观点2: 价格欺诈行为

文章还报道了一些直播间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如虚假打折、虚高的原价等,误导消费者购买。

关键观点3: 消费者维权难题

消费者在购买到虚假宣传的产品后,维权过程往往面临诸多困难。文章以一个消费者王先生的经历为例,展示了消费者维权的艰辛。

关键观点4: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专项调查结果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直播电商不规范行为专项调查,发现存在不规范促销行为的直播间,涉及食品、保健品等多个品类。目前,存在问题的平台已经进行整改。


正文


羊绒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动物纤维,通常取自山羊身上的细软绒毛。 一只成年绒山羊一次只能产出300克羊绒, 因其产量稀少,山羊绒被誉为“纤维中的钻石”或“软黄金”, 产品价格通常较为昂贵。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带货直播间当中声称为100%山羊绒的服装售价却异常低廉, 并且由于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那昂贵的原料成本之下真能售出这么便宜的纯羊绒服装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正品羊绒衫打一折

是真的吗?


在一个宣称销售羊绒衫的直播间, 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卖的是百分之百纯羊绒, 没有化纤。

图片

在另外一个销售所谓羊绒裤的直播间,记者看到, 屏幕上用醒目字体打着“100%羊绒”的宣传语。 据销售人员表示, 为了清库存,这款羊绒裤的售价只要一百多元。

图片

而在另一个销售所谓羊绒制品的直播间,记者看到, 醒目位置打着“正品羊绒一折”字样, 销售人员手中拿着的一件所谓羊绒衫, 水洗标签上标着“成分100%山羊绒”,其售价88元, 销售人员表示, 质量可对标商场千元以上产品。

图片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段时间, 类似这样低价销售所谓100%山羊绒制品的直播间不在少数。 然而真如这些销售人员所说,他们销售的针织服装是物美价廉的羊绒制品吗?

图片

为了验证直播间的说法, 记者从不同直播间随机购买了7件宣称100%山羊绒的针织服装, 送往轻工纺织领域的权威检测实验室,分别对7件样品的纤维含量、标识说明进行检测。

图片

上图这件在直播间中宣称采用鄂尔多斯A类纱线制成的所谓羊绒衫,其产品详情页上显示“面料材质羊绒100%”;服装吊牌上标注“成分羊绒100%”。然而经检测,这件所谓羊绒衫的纤维含量实测为:腈纶50.0%、聚酯纤维29.5%、锦纶20.5%。 也就是说标称100%山羊绒,实际为化纤针织衫,其中一根羊绒也不含。

图片

而这条羊绒裤,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宣称“100%羊绒,同行用化纤,他们是真羊绒”。产品页面和吊牌上均显示“成分100%山羊绒”。 经检测实际的纤维含量为粘纤28.8%、聚酯纤维28.7%、腈纶24.4%、锦纶18.1%,也不含羊绒成分。

除了这两件样品之外, 记者此次送检的另外五件标称百分之百羊绒的样品同样未检出羊绒。

图片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轻工纺织服装检测部工程师周宏水: 我们这一次接收了7个样品,其中有2个样品含有少量绵羊毛,5个样品是纯化纤,也就是说 7个样品均不含有山羊绒成分。

图片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山羊绒含量在30%及以上的产品才能称之为羊绒制品; 山羊绒含量达到95%及以上,疑似羊毛小于或等于5%的产品才能标为100%山羊绒或者纯山羊绒。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目前在一些直播平台,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通过虚假宣传, 用普通针织服装冒充100%山羊绒制品对外销售。

声称超低折扣最后一天

这类营销行为涉嫌价格欺诈


“超低折扣大甩卖,今天是最后一天” ,这种吆喝声曾在实体店营销中火爆一时,随着电商直播间的发展,这样的吆喝也出现在带货直播间,不断吸引消费者下单。那么这些吆喝到底靠不靠谱,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图片

记者随机对多个大型短视频和电商平台的不同品类直播间进行观察, 发现有不少营销行为涉嫌价格欺诈。

在一个销售家用美容仪的直播间,记者看到带货主播正在介绍一款所谓光子美容仪。据介绍,这款美容仪日常销售价为1980元, 在他们直播间限时一折出售,售价198.9元。

图片

在直播时记者看到, 带货主播反复强调限时优惠只剩最后一天。 在该直播结束后的两天,记者连续对该美妆店直播活动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第二天,该直播间再次开启直播,销售的美容仪与前一日相同,售价仍为198.9元,并未恢复至日常价格1980元;

到了第三天,记者看到,尽管该美妆店没有开直播带货,但网店内同款美容仪仍在销售,价格依旧是198.9元。

图片

我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除了虚构限时限量优惠等违法促销手段之外,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还有些直播间利用虚假折扣诱导消费者下单。

图片

例如一个主营家具的直播间销售的一款梳妆台。据带货主播介绍,这款梳妆台在直播间购买有优惠,到手价1380元,另外在显著位置用红色字体标注“下播恢复原价2480”,按照这样的折扣力度计算,相当于消费者可享受5.5折的优惠。然而当记者仔细观察时发现, 在“到手价1380”后有一个数字“1780”被划掉了, 这个被划掉的价格用了不明显的灰色小字标注,很容易被消费者漏掉。而按照这一划线价来算, 消费者实际享受的折扣仅为7.7折。

我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价格,作为折价、减价的计算基准或者被比较价格。

商家提供的质检报告也造假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安徽消费者王先生 花八千多元在带货直播间购买了一套真皮沙发,结果遭遇了一场令他身心疲惫的消费维权。 他的真皮沙发到底有什么问题,维权过程中又经历了什么?

图片

据王先生透露,他之所以对直播间的这款沙发情有独钟, 是因为相信商家有关沙发为全牛皮的宣传。

图片

此外,在这款沙发的产品详情页中, 记者注意到标有“全真皮制作”“扶手、靠背、正面、座面、侧面均为小黄牛皮”等宣传字样。

图片

直播间主播对产品质量承诺的诚恳态度,以及对比线下家具店优惠很多的价格, 让王先生确信自己遇到了物美价廉的产品。 于是,王先生花费近八千元在这个直播间购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沙发。

然而沙发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先生偶然间刷到的一些家具鉴定博主给出的意见, 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网购的沙发不是真皮。

图片

而面对王先生的质疑, 直播间客服回应称“保证真皮”。

图片

一边是网络鉴定博主的假皮断言,另一边是直播间客服斩钉截铁的真皮承诺,王先生一时间无法确认自己买到的沙发到底是不是真皮。 困惑的王先生要求直播间客服出示沙发质检报告。

在这份客服发来的检测报告中, 记者看到检测机构显示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报告编号为“382300008720”, 其中显示“材质鉴定”为“牛皮革”,下方还附有沙发的照片。

图片

消费者王先生:我就给宁波海关打电话核实, 发现检测报告编号查出来是苏泊尔餐具的检测报告, 基本上判定这个是假的了。

记者与涉事的检测机构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取得了联系, 得到的反馈为该检测报告不是他们所出。

图片

王先生随即向商家要求退货退款,但却遭到了拒绝。 无奈之下,王先生向该商家所在地佛山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举报。经消协调解,双方达成的初步意见为:由王先生选定双方均认可的检测机构对沙发材质进行鉴定。

为了能尽快解决问题,王先生同时向直播间所在的社交平台进行了投诉。

图片

几经波折,王先生最终找到了江苏一家检测机构对其在情绪岛家居美凯龙店直播间购买的两款沙发进行了材质鉴定, 检测结果显示两款沙发均为“聚氨酯(PU)革”,也就是人造革,不是直播间宣称的牛皮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