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本名为《珍爱生命》的小学生性教育读本引起热议。
中国父母的教育向来有一个空白和禁忌,那就是性。因此,
这本书的出版,被不少网友追捧说,“谈性色变”的中国教育终于进步了。
可惜的是,这套教材还没来得及推广,就被杭州某小学撤回。原因是某营销号把部分插图解读成黄段子,不少家长纷纷吐槽尺度太大。
然而,性教育读本跟黄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很多网友接着又愤怒地表示,中国性教育这才刚有起色,又被扼杀了。
这本书有在认真做性教育
《珍爱生命》其实是一本颇有指导意义的性教育读本。
该系列从2010年便开始出版,目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11本。此前在北京市区的13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进行推广。
该书内容来自微博@滴滴打笛
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介绍了男女器官,其中还包括了生殖器官的外部和内部构造。
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配图就画出了男女性交的过程。
三年级下册的课本就讲解了遗精、月经等现象。到了五年级下册,教材还说到,同性恋是正常的。
书中还把性教育转化到了责任教育。“男孩和女孩同样独立自主,同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优秀的女飞行员,有出色的男护士。”
“有些人选择单身生活,他们认为这样更适合自己,同样幸福,我们要尊重。”
而且每本书都有各类型的防性侵章节。事实上,我国有近9成儿童没上过防性侵课。
而且情况很严峻。一周前的“女童保护”调查显示,经报道的性侵儿童受害人高达778人,年龄最小是1岁多。其中七成为熟人作案,62.12%的作案者实施了多次侵害。
性侵儿童案例分析
这本书和国外的相比,还算是隐晦的。美国一本教材
名为《这都很正常》
,光书名就直言,性教育没必要遮掩,更没必要羞于启齿。
中国教育家郑渊洁在儿童性教育的问题上,也提倡要趁早更要直白。
”
别的学科教育可以遮掩,只有性教育一定要直白得一步到位。否则他们就会去探索,而这件事情18岁之前是不可以的。 “
在《珍爱生命》这本书里,部分插图或许有待考量,但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
反而,正常的内容被色情化、娱乐化解读,对性教育甚至于青少年的成长一点用处也没有。
英国性教育从 4 岁开始
碰巧的是,性教育问题最近在英国也是个热门话题。因为英国政府在本月初宣布,所有中小学将全面普及性教育,覆盖从4岁到16岁的儿童、青少年。
曾经,英国的未成年少女怀孕率在欧洲名列前茅。但据
《金融时报》统计,
从2000年开始,
英国15-17岁少女的怀孕率从45%直线降至20%左右。
其中功不可没的是,一个叫 SRE(性和关系教育课)的课程。它正是从2000年开始被公立中学列为必修课。
SRE的授课方式也很直白。第一堂课就是给学生讲解怎么使用安全套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艾滋病等性疾病传染。
还有课程安排是观看相关的录像。录像里,青少年会讲述进入青春期里的身心变化,
让学生们了解这是由体内的荷尔蒙导致的必经阶段。
讲解员还会鼓励,遇到性困惑要找人倾诉,这并不丢脸,反而是有效的方法。
英国的性教育读物也绝不含糊,关于生殖器官的作用和原理的讲述尤其直白。
小学生看的是简化的男女漫画形象,关键部位也没打码。中学生则会接触更多生物方面的知识,包括身体的变化、男女性激素等。
给小学阶段设计的性教育书
除了传递性知识的准确信息,性观念的塑造也非常重要。”好的性教育,会把尊重放在每段关系的核心地位。“英国人如是说。
在早恋的问题上,英国人不会一味地排斥,而是会教育孩子们正确地看待亲密关系。
国会保守党议员 Maria Miller 说,”要抓紧在成年之前,让他们拥有处理事情、面对压力的能力。”
尽管效果显著,英国依然觉得SRE还不够完善。他们还在不断地更新内容,甚至包括了 AV、网恋、色情短信等方面。
被外媒嘲笑的性观念
英国的性教育体系效果显著,我国就没那么乐观了。甚至还有性教育读物,被
《纽约时报》直言,“
中国公众的性观念,赶得上西方的远古时代了
。”
这本书就是去年6月出版的《
高中生科学性教育
》。
有一段说到,“我母亲说少女的胸是金子,被人一摸就变成银子,再摸就成了铜和铁。“
这个故事,是说一对情侣在小树林里,男生忍不住把手伸向女友的胸。女生用双臂护卫着自己,这么做,挺理性也挺正常。
结论却让人掉下巴,”少女守护住了她的金子,也守住了她今后的幸福。拒绝性冲动,坚守贞洁。”
江西一本《高中生科学性教育》中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