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微博热点里有这样一条——“女生总没有衣服穿的原因有以下 6 条”:
上次和他吃饭穿的就是这件衣服,不能再穿了;
上次自拍穿的就是这件衣服,不能再穿了;
这件衣服昨天刚穿过不能再穿了;
一直穿这个款式的衣服别人会以为我不爱换衣服;
没有衣服搭配我刚买的裤子;
我应该尝试一下其他风格的衣服啊。
很多女生总觉得衣橱里少了一件衣服,可是这与现实又很矛盾,明明衣柜里满满都快“溢出来的”衣服,怎么会缺衣服呢?这是幻觉吗?
其实我想说,你的感觉有极大概率是对的。
根据我数十年的品质生活经验和穿搭研究,“女生没有衣服穿”主要有4个原因:
-
第一,总觉得衣橱里面的衣服都要有特点,才能被记住。
-
第二,衣橱里面缺少基础款,缺少能和有特点的单品搭配的基础款;只买自己看重的特色款式,没有统一的风格和整体搭配意识;太在意每次购买都是整套的,但每件单品各成体系,单独拿出来都是好看的,可找不到鞋子和它配,找不到裤子和它配……买衣服的时候在色彩和款式上没有整合意识。
-
第三,不会使用配饰,如果会用鞋子、丝巾、首饰、包包等配饰,其实不同的排列组合会使你的每次造型都大不相同。
-
第四,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找不到自己想穿的那件衣服。衣橱过于拥挤,或者衣服堆得太多,懒得找,最后干脆再买一件回来,这样越买越多,但是仍然觉得没有衣服穿...
如果你符合上面任意一条,就说明你对于自己衣橱欠缺打理。而事实证明,大部分人都存在这个问题。
衣橱越塞越满,着装风格并没有一致性,与此同时,很多人甚至仍然有在重要场合缺一件衣服的问题。比如说要参加婚礼了,不知道该穿什么。要面试了,还要向朋友借一套西装。这其实都是没有打理好自己衣橱的体现。
因此社会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衣橱整理,有衣橱整理师、衣橱规划师还有衣橱整理学校。一个好的衣橱整理师的工资是每小时 2000 元。这 2000 元里有专业知识,包括色彩、风格、面料方面的知识以及搭配技巧,还有给客户提出的断舍离建议,让她们根据颜色和类别收纳整齐。
但我相信你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之后,会发现自己也完全可以做到,而且更有针对性。
整理衣橱的过程是对自己过去的复盘,既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是静观的过程,能达到冥想的效果,如果你真的沉下心来做这件事会发现,整个过程是很治愈。关键是整理过后,不仅可以实现生活的断舍离、明晰自己的穿衣风格,更重要的是连购衣预算都节省好多!
那么,如何着手 DIY 衣橱整理呢?
首先,就是要对不同类型的衣服进行规划,对自己穿衣的场合进行量化分析
(可以按照一年的天数、小时进行统计)。
例如我的着装场合应该是这样的:
着装场合分配比例
那么,我的衣橱里需要上班穿的衣服占比是高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这样。运动的时间占比虽然大于酒会等需要装扮出门的时间,但运动服装基本是功能性的,不需要穿给别人看,所以在衣橱中的占比可以减少,可以根据是否够穿来取舍。居家服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都不需要考虑在衣橱中的占比。所以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上班、活动、休闲这三类衣服。
这样一来,三种基本场合的衣服占比就出来了。上班的衣服一定要以基本款为主,用基本款可以排列组合出不同的造型。可以根据这个原理调整不同类型衣服的比例,比如休闲服装过多,就设法多精简掉一些,反之上班穿的衣服多了,就精简掉一些重复的、不喜欢的款式。
审视下你的衣橱,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以下三个痛点:长衣区的下面堆满了衣服,上面是长衣,下面的衣服基本看不见,也找不到;裤装区基本就是堆货区,没有挂着的裤子;层板区比较乱,堆得杂乱无章。
现在成品衣柜有很多都不太适合自己的需求,层板距离有的会有1米之高,这样抽取中间的衣服,上面的衣服就会塌方了,也无法分类。你可以根据上面对自己生活方式和所需衣服量的分析来规划自己的衣橱,使衣橱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衣橱里面好用的是挂杆,好用的挂杆是上下两层的,上面一层挂上衣,下面一层挂裤子和裙子,每层挂杆的层高(含挂杆所需空间)93 厘米最合适,因为只是上半身衣服或者下半身衣服所需要的长度。你家里如果有 3 组衣橱的话,其中一组需要是双层挂杆。
衣服收纳的原则是能挂就不叠,方便取用,挂和叠所需的空间基本相同,甚至挂比叠更节省空间,而且更有利于衣服的保护。
单层挂杆的衣橱层高 130 厘米(含挂杆所需空间)是合适的尺寸,整个衣橱如果是 180 厘米的话,下面 50 厘米正好是一个层板位置,可以存放其他物品。适合存放长款衣服,比如连衣裙、风衣、大衣等的单层挂衣柜需要有一组,如果你的连衣裙和长款衣服多的话,单层挂杆也是必需的。
如果你的房子是新装修的,或者考虑更换衣柜,我的建议是用平开门衣柜。移门衣柜其实占用的空间更多,因为无论你是否开门它的轨道都会占用一些面积,有点不划算。
抽屉型柜子主要存放丝巾、皮带、内衣、袜子、首饰等小件物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整理存放这些配件。建议不要用衣柜定制公司来给你做抽屉里面的隔断,因为这样除了价格不便宜之外,木制隔断因为有木板自身厚度,会占用很多空间。建议用宜家出售的各种抽屉隔断来对袜子、内衣、皮带等小衣物进行分类。
如果衣柜里面有小抽屉,建议拆除,因为衣柜中空间利用率低的地方就是抽屉,它会占用一个双层柜的下半层,剩余的空间也不好用。好用的是单独的抽屉柜,这种柜子对于空间的利用相对较高。宜家和无印良品都有收纳抽屉,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间去找合适的尺寸。
极简的衣橱给人幸福感,能提升找衣服的效率,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提升幸福感。如果衣橱是满的,你需要放弃大约三分之一的衣物。
具体操作方法是:
在床上把衣服分成两堆,一堆是确定要的,另外一堆是不太确定要不要的,等全部整理完,在不太确定要不要的衣服里面再筛选一遍确定不要的衣服,把它们放入确定不要的衣服篮子中,准备处理掉。可以在网上或者支付宝上寻找上门收二手衣服的商家,将这些衣服处理掉。
衣橱断舍离的标准有以下几个:
1)衣橱里的衣服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如果衣橱里有 30 件不喜欢的衣服,只有 10 件喜欢的,那就只保留那 10 件,没有什么能比让自己打开衣橱看到件件衣服都能让自己能量满满的感觉更开心的了。衣橱满满,抱怨没有衣服穿的感觉会令人抑郁。
2)注意哪件衣服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太小了或者太大了,不要幻想哪天减肥或增重之后再穿;如果 20 多岁穿的衣服,40 岁的时候还在衣橱的话,就要考虑淘汰了,不要因为记忆和情怀去保留这些衣服,方便翻找、空间开阔、井井有条的家居环境才是我们提升幸福感的关键。
3)买进多少就淘汰多少。如果买进了新的运动装,那就果断淘汰旧的。
4)长期不穿但购入时花了大价钱的衣服还是处理掉吧,因为每一平方厘米的存储空间都是成本,如果不舍得扔,会让你更没有衣服穿,因为所有衣服都挤在一起,当然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衣服。
5)如果某件衣服处于可扔可留的状态,还是淘汰掉吧,尤其是2年内没有穿过的衣服。
6)找出风格和自己不搭,而且和衣橱里其他衣服风格也不搭,只是当时一时冲动购买的衣服,果断淘汰。
7)要注意谨慎购入以下衣物:带各种标识的服饰就像外面刷了广告的公共汽车,假名牌包就像假胸一样,无法给你带来安全感。劣质的只能穿一季的衣服,这种投资是特别大的浪费。
8)关于衣橱整理的时间和方法,我的经验是整理衣橱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前提是衣橱已经做过彻底整理及改造,平时做维护性质的整理才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
9)给衣橱添置新衣是一门艺术。要舍得花钱买基础款,基础款就像画布,任你用各种配色及技巧在上面作画,让配件充当时髦元素。在这里需要高度注意衣橱中衣服的互搭性,坚决不要买那些和其他衣服无法搭配的衣服。我的添置原则是买一件衣服至少可以和两个配件或者另外一件衣服搭配。
比如:买一件白衬衣,至少可以和2~3 条短裙相配;一件粉红色上衣,至少可以和黑裤子、灰裤子、红裙子等搭配,搭出不同的造型。我不会买一件中式绣花上衣,再想着买一条裙子和它搭配。这样做,等于买很多特点太强烈但没有可配的衣服,到最后还是要淘汰掉。我是暖色皮肤,我的衣橱基本颜色就是大红、粉红、橙色、黄色、芥末黄、绿色, 还有黑色、米色、灰色、白色等中性色。这些颜色都可以相互搭配。我不会因为喜欢某个款式而买一件蓝色的衣服,更不会因为蓝色的羽绒服便宜就去买,因为这样放到最后我还是不会穿,这反而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