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国际空间站又被撞?有漏气情况 ·  昨天  
宇宙解码  ·  关于鸡的10个有趣冷知识,你知道多少个?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遇见朝霞真的不能“出门”?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1-20 1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们关注自然现象、生产与生活的关联以及气象谚语的内容。文章以三个气象谚语为例,探讨了它们是否准确预测天气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并指出探索气象与天气关系的科学内涵是非常迫切的业务需求。作者高登义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和气象学领域的贡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自然现象与生产生活的关联

人们通过观测自然现象如云雾雨雪等,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南,在没有钟表和天气预报的年代,农民依靠日出日落规律安排生产生活。

关键观点2: 气象谚语的实际应用与验证

以三个气象谚语为例,探讨了它们的预示意义及例外情况,并指出可信度需要统计验证和科学解释。

关键观点3: 气象学中的科学内涵

指出探索气象与天气关系的内在关联是迫切的业务需求,且对于特殊条件下的预报方法必须尽快探索和研究。

关键观点4: 作者介绍及其贡献

介绍了作者高登义的研究背景、成就和贡献,包括从事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研究、撰写专著等。


正文


古往今来,人们与大自然朝夕相处,那云雾雨雪、霜露雾凇、朝霞晚霞、日出日落,那天空中瞬息万变的云彩,那山谷中的茫茫云海,那峨眉山的神秘宝光……无不为我们的先民所关注,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也往往为他们提供了生产与生活的指南。在那没有钟表的年代,农民牢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按照日出日落规律来安排生产生活;在那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流传多年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安全远行。


(图片源自pixabay)


气象谚语能否准确预测天气,需要统计验证和科学解释。 这里,以三个气象谚语为例。


01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它有一定的预示意义,但不能全信。我曾经统计验证过北京地区的数十个例子,发现“晚霞行千里”可信度比较大,但也有例外。例如,当晚霞只在西边出现,天顶及其他地方云较厚、霞光不能通过时,往往预示明天有雨,不适合“出门”。另外,“朝霞不出门”的可信度比较小。例如,当朝霞不仅出现在东边,而且霞光出现在天顶与其他地方时,仍然可以“出门”。


(图片源自pixabay)


02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这是全国流行的气象谚语。我曾经做过数十次验证和预测,发现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当天空的钩卷云整齐排列,且云在天空分布大于60%时,未来24小时左右很可能下雨。钩卷云排列越整齐,它在天空中分布的面积越大,雨量越大。其实,这很符合暖锋过境时的云系情况与降水模式。


(图片源自pixabay)


03

云跑西,青蛙老鼠披蓑衣

这是在四川盆地很流行的气象谚语。意思是,当天空有低云且吹东风时,会下大雨。从现代的天气学来看,还真是有道理。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长江自西向东流动。当出现“云跑西”的景象时,说明沿长江有强大的水汽向上游输送,遇到地形抬升,当然很容易降雨。


(图片源自pixabay)


探索气象与天气关系的科学内涵,寻找特殊时期的预报方法,是非常迫切的业务需求。一旦因为世界局势变化,使得各国之间不能相互交换大气资料时,传统的数值预报方法,甚至刚刚兴起的智能天气预报,都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我们必须尽快潜心探索气象与天气关系的内在关联,寻找一种非常适宜于这种特殊条件下的预报方法。



作者简介

高登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博士,毕生从事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研究,著有《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等专著,被登山界誉为“珠峰天气预报诸葛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等。


本文摘编自《科学世界》2024年第11期,文章内容略有删改。

新媒体编辑 | 周濛


今日推荐

还想知道更多有趣的气象知识吗?点击下方图片,欢迎购买《科学世界》2024年第11期“气象与天气”!



订阅《科学世界》2025年全年杂志

购买《科学世界》2024年第11期

另外: 典藏本 系列图书  全部 7折到手价

高清精美图片 解析 课堂知识 前沿科技 尽在掌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