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一个大厂 HRD 的个人咨询。
他遇到的问题,看似只是他们公司的内部问题,但我发现具备很强的普适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人才管理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撕裂感」。
为了保护来访者的信息,我把这种撕裂感,简化成为以下 7 种场景:
1、不做事的人,对做事的人有评价权;
2、做事的人低头做事,不做事的人评头论足;
3、在组织内部,很多事没人做,很多人没事做;
4、领导容易肯定没做事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出现错误;
5、领导容易训诫做事的人,因为一旦做事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6、没做事情的人,留下来的坑,让做事情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
7、很多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演变为:小事变大事,好事变坏事,简单的事变复杂的事。
以上这 7 种撕裂感,你们公司有几种,也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这些撕裂感,可能只有做事情的人,才能感受得到,但是做事情的人总是没有太大的权限的,所以导致问题迟迟没有被解决。
还有一部分没有解决问题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管理者宁愿忙死,也不愿意提升认知。大部分管理者愿意花99%的时间陷在How里,却不愿意拿出10%时间思考Why。
这就导致撕裂一直存在。
那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我给了这位HRD 4 个小建议,跟大家也简单聊一下:
1、内部信息别遮掩
员工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私下里互相交流。
你拉个工作群,他们转手拉一个没有你的群。
信息不可能停住,信息也不可能消失,有些信息你越想打压,信息就可能传播得越快。
想要改善人才管理方面的撕裂感,就直接点,真诚点,把信息都公开。让大家都知道互相在做什么,都了解团队的情况,这样反而效率会更高。
这里推荐一本书:《大义觉迷录》
2、停止防御性招聘
很多公司都有防御性招聘的习惯,这种习惯又叫做:储备式人才计划。
大致的逻辑是这样的:有些公司想尽量垄断一个领域的特殊人才,让竞争对手要么招不到人,要么招不全团队。
有时候,这些招来的人甚至都不需要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养着,只要你不出去,就能让竞争对手减速。
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有很多人并不做事,为了留下而留下的现象。
看似给竞争对手带来了打击,同时也拖垮了自己。
3、别让HR内卷起来
有一说一,行业与行业之间的HR在内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HR在内卷,甚至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HRBP也在内卷。
大家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比谁更专业,比谁更正确。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才盘点原本九宫格就够用了,我看到过一家公司的人才盘点是「25宫格」;一个岗位KPI,3条到5条就够了,我看到一家公司给一个岗位的KPI是22条。
管理的目的,是把事情变简单。
让团队能看到事情不复杂,框架清晰,路径可见。
管理,应该是越来越轻松才对。
但是内卷,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才管理的撕裂感也会越来越严重。
总的来说,最好的竞争策略是不竞争,只有出发点是「不竞争」,才能真正赢得更持久的竞争。如果出发点是竞争或者内卷,那HR一辈子都挺悲催的。
4、把离职员工的情绪留在公司
当员工要离开的时候,不要关注他们的离职原因,也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他们的离职原因。
而是要把离职员工的情绪留下来。
人,不能被当作流程上的节点;每个人,都是有性格、有情绪、有心力、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员工一旦提出离职,就把他们和在职员工视作不一样的群体,进行区别对待,是很不明智的。
用诚恳的态度,切实去关注离职员工,去倾听、理解他们的情绪,才会有流程以外的信息,才会有表面之下的为什么,以及改善组织的有效信息。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想说:
糟糕的管理习惯,
就跟长期住在阴冷潮湿的家一样,
住几天还好,时间一久,身上就容易有病痛。
我们都需要保持对问题背后的问题的思考,而不只是看看工具,或者PPT,就认为自己懂了。
以上。
补充阅读:
1、关于人才管理原创合集
2、为什么连高级人才,跳槽都变得艰难了。
最后,免费送你一份舟安老师自己写的《懂业务促增长工作手册》,我把我自己的业务逻辑、增长思维、管理技巧、实用工具等等都写在了上面,有需要的话,可以加舟安老师个人微信,回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