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在群里@我,问我知道不知道武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我一脸懵,毕竟我闻所未闻,最近这两年我确实很少出门。哈哈哈!我真不知道。
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瞬间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霹雳游侠》、手术机器人达芬奇、AI技术、以及全自动采血仪器,这些关键词。
接下来,我就从《霹雳游侠》以及手术机器人、自动采血仪来谈谈我眼中所谓的未来的AI加持下的只能驾驶技术的汽车。
在主角抱怨这么帅气的车上居然没有收音机(电视剧1982年播出),此时响起了声音,吓得主角一激灵,什么鬼,谁在说话。
这台搭载了超前的智能AI系统的车,让主角匪夷所思。
大多数影视剧的“爱情”都是这样开始的,先是见面就开始争吵,到后面都念着彼此的好。“刚见面的时候嫌弃人家是牛夫人,后面知道了好久叫人家小甜甜”,大体就是这样展开的。
这个设定非常重要。也是我对未来智能汽车最重要的核心要求。永远要搞清楚自己的地方,在汽车驾驶上,人始终还是主体,AI永远是辅助。
比如这种情况下:
智能系统检测到司机双手离开了方向盘,尝试呼叫,没有得到回应。自动将车转为自动驾驶模式。
别的领域我暂且不谈,在AI自动驾驶领域,我不希望看到的是大跨越式地完全取代人的驾驶。
首先,是技术,是否真有如此精湛?我不敢信。
再由此引发的,不安定感,更让人无法接受。
有任何技术可以百分百保障,自己不会出任何问题吗?很明显,不能。
那么我能拿我仅有一次的生命,去试错吗?
很明显也不能。
这玩意慢慢也有医院在推行,在使用了。确实解放了采血人员。之前在群里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就问一句,你敢不敢用?
谁敢把自己的手交给一个冷冰冰的机器?
“不确定感”,是人类无法战胜的恐惧。
《动机心理学》中介绍了何为“核心动机”以及“三大核心动机”:
你知道“迷信”从何而来吗?
这就是人类无法完全获得“自主”的时候,试图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获得“自主”。迷信,大抵是这样的作用。
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自从采血系统,除非你技术成熟到100%能保证无故障,否则你都无法消除人类因为无法满足自主权而带来的不确定感。
手术机器人以及《霹雳游侠》中的智能车,因为都还有人的参与,人始终是掌握自主权的,这种确定感,就能让人安心。
技术应用是好事,但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真的好吗?
小时候看完《霹雳游侠》,谁不想拥有这样的车?
每次我坐同学的车,我就和他讨论关于开车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疲劳驾驶。
当初,封杀槟榔的消息传出,朋友圈有人哀嚎:以后开车犯困怎么办啊?
不过,后来槟榔依然照旧。
但是,我还想问“疲劳驾驶”只能靠开车的人自己来解决?为什么没有汽车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
《霹雳游侠》中的AI就是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检测到司机双手经常脱离方向盘,自动转为自动驾驶。
我想知道,可不可以设计一种检测到司机进入睡眠状态后,进行强行唤醒呢?
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我相信不是问题。
就比如我经常说,为什么洗衣机还不能自己晾衣服?
有人就说,不是有烘干的功能了?洗完就可以收起来了,不需要晾。
你这是逃避问题。我就要晾衣服,你说可以不?
肯定是可以的。
不过技术是技术,现实是现实。技术能做到,不代表就一定会有,技术不考虑那么多,现实应用就考虑得够多了。
在6月初举行的2024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4)上,苹果公司公布了各个设备上操作系统的升级信息。随后,备受瞩目的iOS 18也开放了开发者测试版本的下载与使用。
除了新的用户界面、新的交互模式让iPhone变得更像安卓之外,一个神奇的辅助功能也引起了晕车用户的注意:车辆运动提示功能。
图片来源于果壳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的永远都不可能是只是技术上如何完美的物件,而是让我们足够心安的物件。因此,我眼中的AI在汽车上,不可能是现如今这样妄图完全替代人类的存在,只能是人类掌控全局,AI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