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能源观察
中国领先的能源战略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再次提醒!交了钱你的文章就能上《南方能源观察 ... ·  9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9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全拆解 ·  9 小时前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内蒙古发布能源科技装备创新应用十大典型案例 ·  17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车网互动离规模化应用还远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能源观察

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全拆解

南方能源观察  · 公众号  · 能源  · 2025-02-13 17:45

正文

全文 4893 字,阅读大约需要 9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图片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图片


eo记者 潘秋杏 实习记者 阳莞

编辑 黄燕华

审核 姜黎


近期,31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2024年相似,能源安全、绿色发展依旧是重点工作。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25年各省(区、市)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扩大绿电应用规模。“十五五”我国将正式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此外,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培育新质生产力,对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进行部署。






增强供应保障能力



2025 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依旧将能源安全置于重要位置,提出要 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全面增强供应保障能力。要 强化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全力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发挥好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也部署了相关任务。


山西 :开展煤矿“四个一批”, 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 ,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抓好煤电项目建设。 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


新疆 :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 建立央地、兵地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机制 加大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实现油气增储上产。


宁夏 :力争原油、炼油、天然气、煤层气产量增储上产。实现 新增煤炭产能800万吨、火电装机130万千瓦。


陕西 :持续稳煤扩油增气,加快杨家坪、可可盖等煤矿建设,推动榆林和延安气田挖潜扩能、宜黄区块增储上产,力争全年原煤产量8亿吨,天然气产量370亿方。提升电力调储能力, 建成榆能西南70万千瓦热电项目 ,外送电量1000亿千瓦时。


贵州: 建成投产煤矿20处,调度原煤产量1.8亿吨。 加快建设水城电厂、大湾低热值煤电厂、织金平远电厂等 加快推进11个煤层气、5个页岩气项目建设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5.2亿立方米。


甘肃: 开工建设安家庄、唐家河、新柏、马福川、毛家川煤矿 。煤炭产量超7000万吨、原油产量达1250万吨以上。 建成常乐电厂扩建等540万千瓦内用煤电项目


黑龙江: 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矿智能改造。


浙江: 加快建设甬绍天然气管道、荣盛金塘电厂等项目 建成投产舟山新奥LNG三期 等项目。


福建: 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统筹煤电油气保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云南: 加快690万千瓦火电项目建设,供应电煤3000万吨以上


重庆: 新开工万顺场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合川双槐电厂三期等在建项目。


江西: 建成九江神华电厂二期等项目,开工大唐抚州电厂扩建等项目






清洁能源规模再扩大



提升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是各地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全年合计新增装机3.6亿千瓦,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


广东: 开工建设阳江三山岛、湛江徐闻东、汕尾红海湾、汕头洋东等海上风电项目, 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


浙江: 确保 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 ,其中绿色能源占比60%以上。


山东: 开工半岛北等海上风电项目, 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2000万千瓦


安徽: 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0万千瓦以上


海南: 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带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降碳产业链,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5%左右。


吉林: 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投资超过1300亿元, 新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


宁夏: 力争开工建设 华电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 、宁国运光伏复合等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项目。


山西 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


甘肃: 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力争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


贵州: 持续 推进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 建设,加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电力装机容量达9700万千瓦,发电量达2700亿千瓦时


青海: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高效建设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分基地, 推动200万千瓦风电全容量并网 加快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德令哈4座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超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8200万千瓦。


西藏: 加快金上、澜上、藏东南水电开发 ,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稳步推进沿海核电建设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多个沿海省份提出了核电建设目标。


广东: 推进台山核电3、4号机组核准,开工建设惠州太平岭核电二期,推进廉江核电、陆丰核电等建设


浙江: 积极推进三门核电三期项目,开工建设三澳核电二期


辽宁: 加快推进徐大堡核电、庄河核电一期建设


山东: 开工招远一期、石岛湾核电2号机组,争取获批海阳三期、莱阳一期等核电项目。


福建: 推进漳州核电2—4号机组、宁德核电5号机组等建设 ,提速华能霞浦核电一期等前期工作。






扩大绿电应用规模



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绿电供给的充裕度不断提高。为促进绿色转型,多省提出扩大绿电应用规模。其中,宁夏提出“力争新建数据中心100%使用绿电”,福建提出“尽快实现制造业企业100%使用 清洁和绿色 电力”。


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部署中,首次提到“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园区成为多省(区、市)扩大绿电应用规模的重要抓手之一。


内蒙古: 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 确保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加大绿电替代,带动铁合金、钢铁、铜、铝、锂等新型合金材料产业绿色转型, 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高载能产业集聚区 。推动2.0版零碳园区建设。


吉林: 深化“绿电+消纳”模式创新,加快绿能产业园区建设,增量配电网从“建网”向“强网”演化。


宁夏: 推广“光伏+”等模式,支持建设“无废城市”、“无废企业”、“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力争新建数据中心100%使用绿电。


甘肃: 致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建成“绿电聚合供应”试点项目。积极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绿电园区等模式,推进绿电制氢产业化发展,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基地。


青海: 吸引碳关税敏感产业向青海有序梯度转移 ,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高效建设零碳园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以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光热发电、绿电聚合供应等方式,“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推动高比例绿电供应。


新疆: 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和一批零碳园区建设,加强城市和工业污水循环利用, 扩大电力中长期绿色交易规模


山西: 打造以绿电为主的零碳、低碳园区。太原、大同率先打造绿电产业园区,引进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通用航空等制造业企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陕西: 稳步开展能效提标升级、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行动,建设零碳园区,扩大绿电交易规模。


贵州: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工业园区。


云南: 推行绿电招商。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绿电+智算”。


四川: 试点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加强“三江”水电基地风电光伏开发和送出电力线路建设 ,支持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就地布局“绿电+算力+产业”园区。


福建 开展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城市、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支持湄洲岛争创部省共建“近零碳岛屿”。 尽快实现制造业企业100%使用 清洁和绿色 电力


江苏: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一批零碳工厂,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零碳园区。实施绿电进江苏、进企业、进园区工程,开展企业绿电直连试点,提高绿电就近就地消纳能力。


湖南: 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共建园区、零碳园区,园区规模工业占比达到75%以上。


江西: 支持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加强配套电网建设



为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提升绿电消纳能力和应用规模,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列入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 稳步提升“青豫直流”送电能力, 开工“青桂直流”绿电外送工程 ,确定第三条绿电外送通道, 建成玉树330千伏第二回电源线路等工程 ,加速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能源体系。


甘肃: 建成投运陇电入鲁工程 ,加快推进陇电入浙工程, 开工建设陇电入川工程


宁夏: 新建宁夏电网7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外送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


广东: 推进粤藏直流等电网项目核准建设


重庆: 力争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等建成投用


湖南: 加快推进“宁电入湘”“疆电入湘”、湘粤“背靠背”联网工程。


贵州: 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






推进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多地对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其中,浙江明确了工商业电价和气源综合价格下降幅度。


浙江 :加强能源运行调度,深化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力争全省工商业电价较上年下降3分/千瓦时以上,供浙气源综合价格下降3-5分/立方米


吉林 最大程度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


湖南 :深化煤电、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加快省级天然气管网“一张网、一个价” ,切实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江西 :有序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


广东 :完善绿电市场交易机制, 推动虚拟电厂、分布式发电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山西 :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太原煤炭价格指数、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价值,做优煤炭、焦炭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体系。深化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推进水、能源等领域价格改革。


贵州 :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建立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有序推进水、天然气等资源价格改革。


四川 :更大力度降低融资、物流、用地、用能等生产经营成本。完善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用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探索建立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规范运营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全绿电产业园试点。






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各地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在碳排放统计核算、产品碳足迹、碳市场等领域进行了部署。


河南: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实施200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加快国家碳计量中心(河南)建设。


山东: 初步建成国家碳计量中心 ,建设绿电产业园、零碳园区。开展威海碳纤维、枣庄欣旺达等“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30个左右,加快烟台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发展。


福建: 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进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建设。


湖北: 有序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支持襄阳、十堰建设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 ,支持黄石、鄂州、仙桃等创建无废城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和碳金融中心


重庆: 推进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江苏: 持续优化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加快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江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