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心理人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两中心日常信息推送,活动宣传,风采展示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心理人

心系疫情 | 共克时艰,改善情绪,从身边开始

北大心理人  · 公众号  ·  · 2020-02-02 11:50

正文






心系疫情




09 共克时艰,改善情绪,从身边开始

撰稿人: 王中瑞

审稿人:臧寅垠

本文字数:1143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今年春节,武汉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无论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是“躺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普通群众,我们都正在承载着许许多多的焦虑和压力,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不免容易感到烦躁和不适。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你改善身边环境,继而调整情绪状态。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讨论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联系的学科,也许你的心情正在被工作或居住环境里的这些因素影响着:


1.噪音



也许有时难以发觉,我们莫名烦躁的罪魁祸首是噪音,它可能是电视机、做饭、打扫卫生的声音,或是户外交通、施工的噪音。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那些“ 音量较大的声音、无法预期的声音、不受主观控制的声音 ”更容易让人感到烦躁。一些研究发现, 噪音会印象我们记忆提取的过程,干扰我们保持专心的能力 (Arnsten, 1998)。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因噪音感到烦躁,不妨买个耳塞,或提醒身边人降低音量,也许你的压力感会显著降低。


2.身体空间与拥挤



无论读书、办公或是在家休息,如果持续保持单一的姿势,比如 长时间低头、弯曲背部 (在操作手机时尤为明显)可能会导致颈椎、背部等部位,出现慢性的不适感,隐隐使你烦躁不安;除此之外,还可能使你出现驼背、圆肩等体态问题。我们建议,长期使用手机平板或长时间工作之后,尝试找一些 胸部放松和背部训练的运动 ,它们时间短,无需器械,运动之后可以让你的身体重新启动,精神焕发。


3.温度和空气质量



温度和空气质量,也是影响我们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 不恰当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带来的不适感,使得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下降,进而压力上升 (Sundstrom, Bell, Busby, & Asmus),在工作中,这些因素,会使我们即使紧张得心力憔悴,也难以表现出正常的水准。我们建议, 时常开窗通风,不仅会抵抗病毒,也会改善心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