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olitical理论志
两万五千余社会学人与政治学人共同关注的学术平台。对国内外political, sociological, administrative theory进行介绍与评论,定期组织各科大佬参与讨论。编译、评论、普及是我们的三个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昨天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Political理论志

编译 | Walder(魏昂德):国家社会主义之后:转型衰落的政治起源

Political理论志  · 公众号  ·  · 2021-03-04 14:27

正文

国家社会主义之后:转型衰落的政治起源


政志编译 (005) | 国家社会主义之后:转型衰落的政治起源


作者: Andrew G. Walder , Andrew Isaacson and Qinglian Lu | Stanford University

原文标题

After State Socialism: The Pol itical Origins of Transitional Recessions

文章来源: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8 0, No. 2 (April 2015), pp. 444-468


Andrew G. Walder 近照


一、国家社会主义转型后的经济衰退



199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令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知识分子们长期的讨论。大多数的讨论都预料到了变革后众多国家将要面对的短期经济困难。因为典型的苏维埃式经济是失衡的,为了纠正数十年来对重工业的过度投资,制造业需要被重组;同时,在缺少足够经济体的状况下向市场定价的转变会导致价格上涨和生活水平的下降。28个后共产主义国家(post-communist nations)中,除了一个特例以外,其他国家都马上经历了经济衰退,但是这些衰退的严重性和经济衰退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先前的预期。1989年革命开启了第一个国家的衰退,苏联解体后的新国家紧随其后经历了更为灾难的经济危机。与此相反, 尽管被认为市场改革的前景非常不乐观,少数几个幸存的共产主义国家(surviving communist autoccracies)却避免了经济衰退,并获得了更快的增长。



在30多个转型经济体中, 有两组国家的表现与趋势不同 。第一组是 三个幸存的共产主义国家(中国,老挝和越南) ,从1990年到2007年,他们的人均实际GDP翻了一番。第二组是 前苏联的15个继承国(successor states) ,其经济在1990年代初期经历了崩溃,但最终在2005年恢复了先前的人均GDP水平。在这两个极端组之间是其他后共产主义国家(post-communist states),他们经历了时间较短且程度较轻的衰退,在1999年前基本恢复了1990年的人均GDP水平。


二、经济衰退的解释路径


同样的冲击下,这三组经济体为何存在如此不同的经济状况?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这 与政策选择相关 ,这一理论内部对不同的政策选择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仍然存在争议。被讨论的政策主要包括 对外贸易的程度、时间和速度,以及价格自由化、金融放松管制和私有化 。第二种解释侧重 国家的初始经济状况 基本的经济禀赋、区域位置、初始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 ,以及由于社会主义发展而累积的经济失衡状况。第三种解释集中在 政治制度 上: 新政府的发展特征及其制定和执行有效经济政策的能力


以上三种观点主要从两个视角展开——要么侧重于 时间变化中经济增长量升高或者降低的原因 ,要么侧重于 早期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 。基于前者,人们分析的是动态中有利于实现经济更高增长的条件;基于后者,人们分析经济体如何从最初的经济衰落中逐渐恢复。 然而这两种解释都忽略了最初的经济危机本身


Walder、Isaacson和Lu将分析的视角放在上述两者的中间地带。他们指出 最初的经济衰退是政权更迭下的政治破坏带来的 。最明显的破坏往往在一个民族国家分 裂成新的独立单位时发生:这通常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有时甚至导致内战或国家间的武装冲突。 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国家社会主义的特征在这一系列破坏中产生的影响


Walder与他的同事们认为, 国家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形式使其经济非常容易受到政权更迭的影响 。共产主义政党在定义和执行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当其履行职责的能力持续下降,并最终崩溃时, 整个经济范围内所有权的不确定性就破坏了国家的经济活动 。在苏联解体之前,国家对于恶化状况的拖延加剧了产权问题上的冲突,导致苏联继承国的经济活动受到了更沉重的打击。 在其他后共产主义国家中,由于政权进行了更为迅速的更替,受到的经济影响则相对较小,而在没有发生政权更迭的幸存共产主义国家中这样的经济损害则没有出现



三、基于31个国家数据的分析



Walder、Isaacson和Lu基于政权更替路径的研究对1989年后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 以1989年人均实际GDP年均百分比变化与1989年该国家组平均增长率的净差异来刻画不同国家的经济表现



所有模型的估计均与作者的预期一致。在所有模型中,各变量对幸存共产主义国家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不受任何模型的影响,也不受任何控制变量的影响。




在早期,Surviving regime与Other post-communist之间的差距估计为每年2.7%至4.8%。 Surviving regime与Year>1994的交叉项作用项的负系数表明,这两组国家间的差距在后期几乎完全扭转了


Former USSR 的负系数表明, 与Other post-communist相比,在初期,这些经济体的经济以每年平均多3.7%到4.9%的速度更快地衰落 。Former USSR与Year> 1994的 交互项的系数较大且为正 ,表明Former USSR与Other post-communist的 对比已被消除甚至逆转


政治破坏下的其他变量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武装冲突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发生冲突的一年中,每年的经济收缩幅度约为9%。恶性通货膨胀也所有模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图2是表2的第3列中特定时期估算值的直观表示。该图显示了对基线增长率的平均偏差的预测(按时间和国家类别进行分类)。 早期,这三类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 , Former USSR的预计下降要比Other post-communist大得多。 在第二阶段,这些差异被逆转 ,相对于Surviving regime,Former USSR和Other post-communist的经济增长相对于初始基准要高得多。换句话说, 政治破坏的明显影响是巨大的,并且仅限于初期 ,不同模型规格之间的净群体差异非常稳健。



政志观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