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什么东西是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世界上第一个养猫的人是谁?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实在不想干现在的工作了,想转行又没方向怎么办?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11-20 13:06

正文


作者 | 莱茵 Rhine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职场麻辣拌(ID:Rhine_studio)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来找我咨询,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关于跨行业跳槽。


因为很多时候呢,我们刚开始进入工作的时候,有些工作往往不见得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因为那个时候懵懵懂懂,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往往就是听别人的建议,或者以自己当时的条件能够匹配到的工作。



可是当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慢慢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或者是发现了更有前景的行业,这时很多宝宝就开始跃跃欲试:我要不要去试试呢?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直播的时候,和白辂姐聊到一个话题,当时有听众问我们如何看待风口的问题,找工作到底要不要追风口?


其实在我看来,这件事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与价值取向有关,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兴趣当成天赋,把热爱当做能力,这往往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我从来都是鼓励大家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是未知的领域,因为我自己就是破釜沉舟转行的践行者。


但是从实例中我常常发现,经常会有小伙伴真的会选择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就贸然去尝试,结果撞得满头包。




1
什么是转型跳槽的重要考察点呢



1) 经验


比如前两天有个学员来咨询我说:


老师,我之前是个做行政的,现在已经辞职了,一面准备司法考试,想要当律师,一面在咨询python,相当数据分析师,这样OK不OK?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这个,血压蹭就上去了内心只有一句话: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首先我非常理解很多宝宝觉得自己初始起点不高,想要通过加高专业壁垒来寻求一份更稳定和高薪的工作,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方向以及实操性。


就比如这个案例里的这位同学,她选的这两个方向其实都不太适合,因为这两个领域除非是校招,都是需要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的。


换句话说,都不是那种可现炒现卖的。


如果你学的是一个互联网运营的课,那么下课之后你就能学到很多运营的新玩法,你再做运营的时候,是能立竿见影看到成果的


但如果你学的是法律,或者是数据分析,那么除了学习的经历以外,你背后是需要有实际的案例做支撑,才能够让人信服 ×


所以说,如果大家跨行业跳槽选择的领域,和自己之前的经验存在严重的断层,那么会有非常显著的问题。


2) 能力


三年前我自己在转行的时候,是从金融行业(PE)转行做互联网新媒体,因为我那时比较喜欢写作,其实我没怎么提起过,在我转行的前一年我就已经尝试过一回了,但是没有成功,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其实我之前跟大家讲过,我们的职业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


其实最开始准备跳槽的我,处在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之间。


我很清楚自己不喜欢做金融,但是对自己想做什么,并没有很清楚,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喜欢写作,想要以写作为生,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因为我去面试任何一家媒体的时候,对方跟我要作品,我几乎都拿不出来。


于是我选择自己先训练一年,所以第二年,我开通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职场麻辣拌。


我当时在上面尝试了很多,比如读书笔记、游记、人物、专访等等。


经过将近一年的练习,我有两个主要的发现,一是发现自己真的挺喜欢写作的,二是发现自己是有这个能力,能把这件事做好的;


大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都是没有离职的,一直是边上班边尝试,后来第一次跨行求职,也是在我拿到了offer之后才和前公司提了离职,当时我手里拿了很厚的一本作品集,都是我这一年积攒下来的,也就是说,虽然我没有做新媒体的工作经验,但是在我找工作的那个当下,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很有自信的。

也就是说,经验和能力,能够很大程度决定我们转型能不能成功。


所以,从这点上,我非常不赞同很多小伙伴,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也丝毫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就因为不喜欢之前的工作,就慌慌张张辞职了,然后在家里开始全心准备:


拜托,这也不是考研考托福,就算你再努力准备,也不见得能够够得上企业的门槛啊


3) 资源


资源能够决定你进入一个行业时的起点,到底是从零开始,还是能够有更高的起点。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并不是很狭隘的裙带关系,熟人用熟人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对你更了解,知道你能做什么、擅长什么,也会知道让你来做些什么,比起面试短短半小时一小时总归是有偏差的。


比如我视频@职场萌主莱茵酱(B站) 里提到的,我转行之后,很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师姐,也就是前东家的老板。


因为我采访过她两次,她对我的采访和写作能力是认可的,所以她才会主动对我抛出橄榄枝,并且在我入职之后给我比预期更好的待遇,让我没有陷入“从零开始”的魔咒。


对于很多想要转行的小伙伴们来说,与其说我们漫无目的地去投简历,不停向别人证明自己,其实可以换一个思路,就是看自己和对方的领域有哪些交集,如何能够尽早结识相关的人脉,并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成心想转行,是没有人可以拦得住你的,但前提是,你要从能力、经验和人脉资源这三个维度同时开始准备和蓄力,而不是一冲动辞职了,却什么都还没开始准备。




2
如何正确打开转型跳槽的大门呢?


1) 具备自我认知和行业认知


如果你不是像我一样,有很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实践的话,我会建议你从自己已经具备认知,和一定经验的领域入手,比方说很多工作虽然行业不同,但是底层的能力是一致的,比如快消公司的市场和互联网公司的运营。


2) 不要挑战专业门槛太高的行业和职位


就比如上面说的律师、数据分析师、甚至会计师、设计师,这种带“师”的,慎选,因为你一定比不过那些熟手,比如从市场转运营,或者从销售转公关。


3) 分享案例


除了这三点以外,我还要跟大家补充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来自于我们的一个优秀的年卡学员——小芊,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的前几天我们群里和公众号里发过一个阿里的内推岗?没错,就是那位小姐姐,她是我们2020年度的黑金年卡学员。


她是在差不多1-2个月前成功入职阿里巴巴的淘宝特价版,并且在入职11天就操办了“1元更香节”大型发布会活动。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这位小芊小姐姐之前并不是互联网背景的,她过去很多年的经验都是在汽车行业,真正从事互联网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情,她算是真正意义上跨行业跳槽的成功典范了,获得了包括阿里、有赞在内的知名机构青睐。


如果大家在一个领域里已经没有成长空间了,可以大胆去尝试!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吧。



3
免费咨询啦!


我们在公众号后台、“猎聘”视频号,收到的留言太多了,实在回复不过来……(我们的锅……毕竟小编非全能,像专业的法律问题,无能为力啊。)

所以,我们决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创建一个社群,定期邀请各领域职场大咖,解决大家的疑难杂症。

当然,只是答疑还不够,我们在社群里还会做更多事。总结起来,有3个。

1) 每周2次大咖直播课

咖位有多大呢?

我们邀请过:

拥有10年劳动纠纷解决经验的明星律师;

面试过上千人的500强hr;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