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台,小前台」的核心战略最早提出是在 2015 年 7 月。彼时阿里巴巴有近 4 亿用户,服务超过 1000 万各类企业,业务种类繁多,业务之间相互网状依赖。团队众多,相互依赖,对业务响应也越来越慢,这是内部原因。
而外部原因,则是大数据和云计算逐渐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石油」与「引擎」时,阿里巴巴更迫切的需要找到能够对外界变化快速反应,整合阿里各种基础能力,高效支撑业务创新的机制。这样,「大中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在外界看来,「大中台,小前台」最直接的表现是打破了阿里过去的组织边界,将庞大而复杂的技术和组织关系梳理清楚,形成了「大中台」,更好的支撑「业务小前台」快速决策、敏捷行动。提出了大中台思路之后,阿里对组织也做了一些调整,而在玄难看来,最核心的其实是思想变化:
提出中台战略之后,阿里巴巴集团 CTO 行癫的要求是聚集力量把关键技术做深做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有良性的竞争。在 IDC、数据平台、计算平台、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搜索、业务平台这些核心能力建设上都有更长远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投入。这样对整个公司的基础能力建设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对前端的业务的响应速度各方面快了很多。
极客公园:业务中台的前身是共享平台,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玄难:名称变化的后面还是思想变化。原来共享平台更多的被当做资源团队,承接各个业务方的需求,为业务方在基础服务上做定制开发。而业务中台的目标是把核心服务链路 (会员、商品、交易、营销、店铺、资金结算等等) 整体当做一个平台产品来做,为前端业务提供的是业务解决方案,而不是彼此独立的系统。
因为阿里巴巴的生态非常复杂,很多业务方本身也很年轻,要怎么去做,下层到底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撑是不清楚的。当有大中台思路之后,第一,我们这个体系里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让各业务很清楚的知道,也可以让前台业务方更快的理解、选择和使用中台能力。第二、我们提供了基础解决方案,业务方根据需要做定制开发满足自己的业务特性,对前台的业务来说会更快。就像我们最近上线的一个新业务 2 周完成,而按原来的模式可能要 2 个月。
当然大中台的建设思路,对系统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业务逻辑和平台逻辑分离,不同业务之间的逻辑隔离」,才能让前台业务方可以自主定制开发。当然团队定位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团队的成长也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共享跟做中台有很本质的区别。
极客公园:大中台战略之后,这种转变的提升效果怎样?
玄难:作为大中台的团队,我们提供基础服务和解决方案。具体的定制需求我们会尽量让业务方自主完成,减少大量团队沟通,提升效率。也避免原来共享团队成为资源瓶颈的问题。我们的职责是不断的提升基础平台能力基线,让所有业务方都有更好的效率。如果业务方确实需要,我们也会冲上去和他们一起快速搞定业务。
就像原来所有交易需求都需要我们团队一块去参与建设,现在 90% 以上的交易相关需求都由业务方在业务中台上自主开发,自主上线。我们能看到所有业务逻辑,发现共性的东西,就抽离成平台基础能力,让所有业务方都可以获得。
这样业务平台团队的工作节奏也逐渐可以自主把控,有更好的业务思考和规划,为前台业务提供更多更好的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