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吃什么情报局  ·  一年就 1 ... ·  19 小时前  
江苏警方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2 小时前  
江苏警方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22 小时前  
慧田哲学  ·  张鸣:退休之际的废话(这也太敢言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论文名单:“五四”经验与中国道路的生成(1919-1949) 学术研讨会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6-11 18:56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

“五四”经验与中国道路的生成( 1919-1949

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名单

(按组稿专题排列)

特稿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五四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牛大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略论蔡元培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宝贵探索》

李长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五四新文化人家庭观念的差异与限度—的不同解读》

政治与外交

廖大伟(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金峥杰: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路——以上海纺织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为视角》

赵国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排除日本侵害山东利益的作为》

人物研究

段炼(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血洗出一个“新纪元”——五四时期李大钊思想中的“世界”与“文明”》

濮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功绩与思想收益》

王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辞职的教育总长——五四时期傅增湘之行为考察》

五四百年记忆

张晨怡(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文化政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生学——以五四文学为中心》

张武军(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再造民与国——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及革命走向》

刘丽娟(吉林大学历史系讲师): 《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的几个重要转向》

思想与文化

湛晓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国语运动所催生的汉字拼音化实践——以国语罗马字为中心的考察》

岳亮(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科学与宗教:五四知识分子的宗教观与新文化建设——基于的研究》

纪浩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五四时期“废除考试论运动”研究》

经典重构

卢燕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作为文学叙事的“明清鼎革”——以的写作、接受和重写为中心》

彭敏哲(中山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 《经典重构与晚明追忆——清末民初的李香君书写》

成富磊(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传统经典古史地位的再审视——以“古史辨”史学的“大禹”研究为例》

郑云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师): 《“古书难读”古已有之:再评“新文化运动”之影响》

作家作品研究

张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启蒙的都市难题》

李超宇(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从“个性解放”到“个人主义”——试论与“七月派”的理论走向》

社会史新论

郭丽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国货运动中的长城符号研究》

蔡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国难下的儿童修学旅行与儿童主体性身份的建构》

党史研究专题

李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清: 《“十月革命”与中国抗战——以1938年杂志为中心》

金梦(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学术与政治之间:试论1927-1937年国共两党知识分子的唯物史观之争》

边疆民族史专题

彭武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尚晴: 《五四运动与近代民族整合》

刘丹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认同与建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考察》

灾荒史专题

赵晓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五四以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调适——以祈雨禁屠与灾旱应对为中心》

秦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无价文明之掌声:晚清妓女赈灾初探》

妇女史专题

张文灿(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性别视域中的启蒙困境——以新文化运动之塑造新女性为例》

孙会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恋爱、革命、干部教育: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李锡元、吴裕文三角恋案》

高翔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师)、周雨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