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过去很久了,《爱乐之城》却余热未尽。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为电影中那份情感而唏嘘不已,梦想和爱情你们会怎么选择呢?
但在那感心动耳的音乐下,我却想起了另一部反其道而行之的电影,它带给我的感触甚至比《爱乐之城》更深。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这部,用另一种方式描述梦想的电影
帕特森
Paterson
帕特森是美国新泽西州东北部瀑布线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男主角帕特森的名字,这部电影讲的是帕特森与女友在帕特森一周内的生活故事。
与《爱乐之城》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精致的音乐,有的只是淡淡的如流水账一般的叙述。
然而业界对它的评价却出乎意料的高。
豆瓣
评分:
8.1
IMDb
评分:
7.7
烂番茄
新鲜度:
96%
在69届戛纳电影节
的主竞赛单元还提名了金棕榈奖。
然而这部电影实际上是挺丧的,并没有像《爱乐之城》一样让人们对爱情和梦想有更多的感悟。
反而让人对生活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男主角帕特森是小镇帕特森的公交司机,
每天在固定的公交路线上来来回回。
下班后,他会习惯性的带着自家的狗散步到酒吧附近,小酌一番再回家。
虽然看上去很惬意,但是男主角给人的感觉却是麻木机械的状态。
并不是有情调才会去酒吧,而是每天都去,已经成为了不愿意更改的习惯。
不过所幸的是,男主角还有一个爱好——写诗。
虽然他的诗,连业余都算不上,不管是平庸的用词还是蹩脚的韵律,都表明了男主角对于写诗一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天赋的。
这和《爱乐之城》里,女主角有着精湛的演技,男主角有着高超的琴艺不同。
帕特森比他们更符合普通人的形象,用不熟练的手法在不擅长却深爱的爱好里探索,这才是大多数人常态。
相比男主角,他的女主角女友和他截然相反。
女主角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她乐观向上,热爱艺术,喜欢尝试一切新鲜的事物。
但是她的黑白艺术让男主角几次欲言又止;
她求着男主角买来的高价吉他,在她手中也没有变得悦耳动听;
就和大多数人一样。
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没有太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却让我难以忘怀。
如果说《爱乐之城》是为普通人构筑了一个美好无奈的梦想,
那《帕特森》就是告诉普通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电影并没有很严肃的说教意味,他只是单纯的叙述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好莱坞的明星或者拥有自己的爵士俱乐部。
但是不改变,平庸的人生似乎是必然的。
很多人觉得帕特森很难看下去。
虽然电影从周一到周一分为了八天,但是这八天里,男主角并没有靠着传说中的主角光环逆袭或者拯救世界。
而是每一天都重复着上一天的生活模式,起床、上班、下班、遛狗、喝酒。
即使偶尔出现了公车抛锚等问题,也只不过是日常中的一小部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