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视效管理公司魅思映像发布声明称,三头六臂殷郊法相是“外包公司4500元制作”为不实谣言。
声明称,《封神第二部》正片使用视效镜头约2000个,由10家中外视效公司联合完成。其中,三头六臂殷郊法相由Scanline VFX制作,该公司的代表作为《2012》《权力的游戏》《星际穿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王》《哥斯拉大战金刚》等。
声明还透露,三头六臂殷郊法相制作周期超18个月。视效镜头占全片86%,超70%视效镜头由中国团队完成,关键帧概念设计、人物与异兽概念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美术场景等核心视觉创作部门均由中国团队完成。
魅思映像在声明中表示,所有涉及影片视效制作的不实信息,均已取证,后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封神第二部》中,曾被殷寿(费翔 饰)下令斩首的殷郊(陈牧驰 饰)得元始天尊(陈坤 饰)之力“接头”复生,并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强大法相。不过“殷郊法相”的形象设计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部分观众认为其配色(蓝红搭配)和造型与《阿凡达》《蓝精灵》等作品的视觉元素相似,显得突兀或“抽象”。例如,法相的蓝色皮肤被调侃为“蓝精灵既视感”,而三头六臂的形态也被质疑缺乏传统神话人物的威严感。
网络曾流传“殷郊法相由外包公司4500元制作”的谣言,引发对影片特效成本的讨论。
2月7日,导演乌尔善对此回应说:“殷郊本身是一个受到残酷对待的角色,其三头六臂法相也呈现了愤怒、悲哀、庄严三重心理投射,是一种狰狞的状态。三头六臂殷郊法相并不是像魔家四将一样的物理实体,而是一个能量体、一个‘法身’。同时因为殷郊的真身还在,所以他在战斗时会呈现出能量体状态,殷郊法相的视效呈现正是源于这一创作理念。”
谈及“殷郊法相”的视效制作,导演乌尔善还透露:“其在制作难度和创新性上,超越了像影片中雷震子这样的数字角色,用到了‘体积捕捉’这一全新技术。正如雷震子这一数字角色在《封神第二部》中于制作上的提升一样,由于‘体积捕捉’这项全新的技术仍有需要提升的部分,在未来我们也会将三头六臂殷郊法相呈现得更有质感。”
尽管影片86%的镜头为特效制作,但观众对“高成本特效”的期待与实际呈现效果之间的落差,仍反映了大众对电影工业流程(如技术试验周期、艺术风格探索)的认知局限。部分观众希望看到更贴近传统审美或更写实的法相形象,而抽象化设计被认为挑战了既有认知。例如,能量体形态的“非实体化”设定(无肌肉骨骼牵拉)虽具创新性,但可能削弱了部分观众对神话角色的代入感。
不过,技术的吐槽只是一部分,观众更大的吐槽点仍在于是否讲好了一个故事,对比《封神1》,第二部在故事上略显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