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欧洲读书的时候,一到周末就到处玩,住了不少有趣又好看的房子。
其中印象最深、对我后来的居住观念影响最的大的一套则是在法国,一位在歌剧院唱女中音的朋友家。
这是她在巴黎市中心租的一套老公寓,房子建于两百年前,步行10分钟就能看到凯旋门。
暗黄的灯光照在地板上,客厅没有电视机,取而代之的是两把暗红色的天鹅绒扶手椅,中间的铁质圆桌一看就经历了无数风雨,角落里还有一个落了锁的暗棕色藤编箱子。
凯旋门附近的那套老房子,可惜屋主老太太去世,房子挂牌出售,朋友就没有再续租下去。
整个房间没有一件家具是新的,有屋主留下来的陈旧沙发、二手市场买回来的磨损的地毯、朋友自己做的松松垮垮的椅子罩,屋子里面到处都是书和唱片。
那一个瞬间觉得自己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这个看起来
褪色破旧的房间,却拥有一种超越了时间的奢华和恰到好处的分寸。
原来真正的好品味来自于时间的沉淀,原来
破旧比崭新更有质感。
从那以后,我就疯狂的迷上了老家具,即使很多大件都买不起,但是抱着“看看又不要钱还能顺便提升审美”的心态,可以说是踏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里的跳蚤市场和古董家具店。
之前我们已经写过了>>>
杭州家具地图
<<>>
北京中古家具地图
<<今天就说一说,我眼中最值得逛的几家上海古董二手家居杂货铺。
老麦杂货铺-真正的老货聚集地
老麦杂货铺以前开在乌鲁木齐路上,他在桃江路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咖啡馆,里面的桌子椅子什么的都是他自己的藏品,但经常喝着喝着就被客户买走了。
所以老麦没事儿就爱去欧洲各大古董市集和拆迁中的上海老弄堂淘货,店里货品更新速度很快,陈列非常的shabbychic,
推门进去,你会觉得这里的时间好似定格在过去。
老麦杂货铺旧址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每次去安福路玩都会拐个弯去晃两圈,即使没买到合适的物品,也会有种“大开眼界”的满足感。
不过,由于市中心的房租太贵,而且面积小也放不下老麦的宝贝们,所以现在杂货铺换到了浦东一个更大面积的仓储式商铺。
里面的货物就像时光长廊,带你进入一个个有趣的历史中去:
比如这把大班椅,扶手是两个木雕龙头,椅腿是狮爪,一看就是欧洲某个古老的家族世代相传而来。椅垫里面赛的都是棕榈,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弹簧,所以这把椅子目测至少造于两百年前:
下面这个是解放以后的海鸥相机,收于上海。老麦说,那个时候拍照,要保持一个动作一分钟不能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大家要么笑容僵硬,要么面无表情了,那是累的啊……
杂货铺也有不少经典大师椅子,比如这把造型奇特的
但丁椅,是我第一次见到:
而且通过家具,你还能看得到几百年前巴洛克盛行时期的贫富差距。
富贵人家的书桌上面装饰着各种繁复华美交错枝叶的雕刻:
穷人家雕不起花,书桌就只能老老实实走极简风,干干净净一贫如洗:
想想也是有趣,两个桌子都经由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如果让喜欢北欧风的人来选择,反而是穷人家的书桌更受欢迎一些。
你看,
新的流行其实都是陈年旧事,潮流趋势周而复始,来而复返。
我最喜欢的是老麦私藏在办公室的一栈螺钿镶嵌屏风:
整栈屏风的内容就是…… 屏风上镶嵌的黄花梨屏风两侧的诗文,一个大户人家后花园其乐融融的场景:
其中,人的脸和手是白砗榘,衣服是寿山石,树木是红泥,整体漆器螺钿镶嵌,品相极佳。
我后来在别家也看过同样的漆艺柜,可惜人脸和衣服大都凋落。这种级别工艺的修复,估计仅余《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的“百宝镶嵌”组才能做的到了:
探店结束回到家里,我翻出了几年前买的《老麦咖啡馆》。看到老麦在里面写道,“我得开个咖啡馆,再做个杂货铺。人在世上,不仅仅是活着,而应该是生活着。”
近十年过去,他的咖啡馆换了地址开的更大,杂货铺面积和规模都在扩张,闲暇时间还会当当室内设计师。
老麦是真的真的,在为自己而活。
老麦杂货铺地址:上海市联航路1688弄旭辉浦江国际5号楼1楼
redzepi-地牢下的生活宝藏
这里应该上海市中心最神秘、面积最大的中古家具集成店。
说它神秘室因为非常难找,如果不提前做好功课仔细记下地址,根本注意不到这家店。
它位于一栋普通商务楼的地下室:
电梯下去就会是一个外星人雕塑镇宅:
拐进去就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地下宝藏库:
玲琅满目的古董小物,亦真亦假的各色沙发椅子,有老有新的挂画雕塑,你会觉得自己掉到了一个魔幻的异世界,根本走不到头:
无穷无尽的家具
无穷无尽的椅子
无穷无尽的杂货
老板娘本身是做雕塑和假花设计出身,一旦出国旅行就会化身买买买狂魔,从欧洲和东南亚带回来无数的复古小物和家具。五年前发现了这栋商务楼1000多平的地下室空着,就租了下来放自己的藏品,现在据说有近5000件藏品。
比如摩洛哥的手工鞋:
日本艺术家的绝版手作:
应该是电影院里扒出来的铁艺排椅:
苏黎世艺术工作室benvenue studios的限量版版画:
每一张版画都有编号,现在官网已经售罄
而且这里的店员都很酷(据说很多都是中央美院毕业),只要你不讲话没人会搭理你,随便逛!对于有#店员询问恐惧症#的人来说,实在是棒极了!
但是你只要有任何疑问,他们就会笑眯眯的解答你的一切问题。
redzepi还会有各种复古市集,剧组杂志也爱来拍照,指不定你哪天来就会遇到哪个明星。
redzepi古董市集
老板娘说她最喜欢的家具是从印尼收回来的几个中古柚木家具,属于荷兰殖民时期的产物,去掉了一切繁复绮丽的装饰线条,实用主义感强烈:
但是这些古董家具太贵,很多消费者只能看看却买不起。所以她以后准备推出自己设计的印尼中古柚木家具系列,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redzepi地址:康定路1590号B1地下一层(近万航渡路)
museeantique -美术馆级别的古董家具店
Museeantiques总部位于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最大的古董家具零售商。上海店最近搬到了宋园路上, 被称为沪上
最像美术馆的古董家具店:
老板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新店光是装修就花了一年多时间打磨。
她指着墙边的窗帘说,为了兼顾涤纶的下垂质感、纯棉的柔和度以及亚麻的透光性,光是这块布就调研了三个月:
室内所有的射灯都是博物馆同款,只为了保证家具的即使打上灯光,看上去也毫无无色差:
这栋房子的整体设计则请了由日本建筑师kojima shinya亲自操刀,为了保留老房的品相,每道门中间的砖面都特意保留了下来,而且经过一系列的打磨和处理,摸上去毫无沙砾感,非常细腻柔和:
纵深的回廊一眼望去,每道门背后都是一段历史
:
里面售卖的,当然也是价值连城的真古董啦。
比如这个镶嵌细工游戏桌,就属于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的一个贵族所有:
那时候的富人们都爱戴着假发打牌:
这张桌子是非常典型的路易十五时期风格,整体胡桃木,桌面用的是花鸟镶嵌细工,铜件配饰为青铜水银鎏金,工艺精湛,细节则百看不厌:
富有东方韵律的花鸟虫图,仔细看,里面还有个可爱的小甲虫
这盏洛可可风的鎏金吊灯也美到岔气:
制作于1860年左右,依然是拿破仑三世期间的古董,整块灯架都是手工打造的鎏金铜。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把丹麦古斯塔夫风格的扶手椅:
制造于1880年间,用料是当时稀缺的桃花芯木,布面是后来换过的真丝绣花缎面,工艺精湛,整把椅子都在闪闪发光有木有!
还有这张船型贵妃榻也好想搬回家:
船型贵妃榻的造型源自古希腊时期,两头升起,中段没有扶手,侧卧其上,优雅轻盈。老板自己搭配的鸽灰紫天鹅绒抱枕,跟暗祖母绿的坐塌真是无比契合。
这些家具,每一样都要工匠们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出来,
卷帙浩繁的岁月就这样一寸寸被雕刻在纹理褶皱中,意味深长。
逛了一圈下来,感觉上了一堂欧洲古典家具的历史课,受益匪浅。
不过宋园路的店铺现在还处于预约制,最好提前跟老板说好时间再来看,微信号:MuseeChina。
museeantique地址:上海市宋园路65号
木兰花阁-白菜价的上海民俗博物馆
木兰花阁的老板叫丁丁,他父亲
在25年前就开始做江浙沪附近的二手家具了,可以说是目前上海最大的vintage shop。
不过这家店非常低调,没有
大众点评,媒体推荐也趋近于零,主要客源都是外国人和设计师以及各大剧组之间口口相传。
我是三年前看《梦想改造家》的时候,发现上海的设计师们都爱来淘货,偶然间找到了丁丁。
里面的货品多到可以用“
屯街塞巷”来形容,反正
他们后来搬家到航头镇,光搬仓库,就花了两年的时间……
我每次来都会被激起无限的探索欲,这里简直是个时间仓库啊!
这种窄到必须侧身通过的走廊大概有三四十个:
这种堆满了要掉下来的各种柜子、箱子、桌子,大概有十几排:
这种老花窗和屏风也占了整整一层楼梯:
就连木桶都能塞满一个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