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双一流博导教授: ... ·  2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古人看脸的第一标准,竟然是眉毛 ·  5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今晚7点30,听聊唐诗来预约了 ·  5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不输马斯克:他是金庸官场的天花板选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得知周恩来病逝,邓小平连下三道命令,叶帅:我完全赞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1-17 18:00

正文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接受了最后一次手术,医生在他的左腹部切了一个口子,将肠道中的毒素和食物残渣尽可能地清除,实际上,这次手术已经对周总理的病情毫无用处,所求的只是能尽量减轻病痛,让他在最后的时光尽量过得轻快一些。


三天后,病魔最终还是带走了这位万人敬仰的老人。

周总理逝世时,中央政治局正在召开会议,参会的有邓小平、叶剑英、陈锡联等人。正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汪东兴推门走了进来,他凝神扫视了一下会场,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周恩来同志于今天上午9时57分逝世了!”

听到这个噩耗,邓小平愣在那里很久才回过神,他直接起身,拉开椅子就准备离开会场前往医院,不过这时身边有人小声提醒道:“会议还没结束。”

邓小平双目含泪,转身看向众人,语气坚定地下达了三条命令:
第一,立即向主席报告,组成治丧委员会;
第二,以中央的名义发讣告,通知各驻外使馆降半旗;
第三,命令海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邓小平话音刚落,叶剑英起身严肃地说道:“我完全赞同,现在就通知作战部,让军队立即执行。

邓小平和叶剑英都与周总理有很深厚的感情,周总理的离世对他们都是很大的打击。

总理与叶帅合影

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曾说过,“父亲一向冷静,对自己的生死和其他一切东西,都看得很开,唯独周总理的逝世对他造成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另一边,叶剑英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曾回忆,当天会议结束之后,叶剑英回到家中,难掩悲伤,失声痛哭,一直无法接受总理离世的事实,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抑制失控的情绪。

实际上自周总理生病以来,叶剑英就一直十分关注。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总理率领一行人前往北京机场,送别来自非洲的朋友,镜头中的周总理如往常一般,双眼明媚有神,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天,周总理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

保健医生张佐良第一时间将这个噩耗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目露哀痛,沉默良久,最后嘱咐医生将病情暂时对总理保密,并指示找最好的医生为周总理诊疗,随后,在邓大姐的极力劝说下,周总理总算是答应暂停工作,住院休养。

说是休养,其实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工作。在住院期间总理依旧是劳心劳力处理各种事务,每天的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警卫实在是太过心疼,但几次劝说都无济于事,张佐良只好请叶帅出马劝说总理休息。

叶帅收到消息后,立刻赶到医院劝说总理要好好休息,保重身体,并且询问医护人员各种事宜。

叶帅

他向管理人员交代,关于总理的治疗,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且指示管理人员一定要照顾好专家、医护人员以及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尽量满足他们,还要搞一些娱乐活动,调节他们的生活。

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可以说是非常奢侈的物品,医院里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每当晚上看节目时,电视机前都会围拢很多人,而为总理诊病的专家们,回回都受到优待,大家纷纷主动请他们坐在最前排。后来叶帅得知了这一情况,又向医院调拨一台彩电,单独放置在专家居住的楼层,供他们使用。

叶帅行事事无巨细,他甚至还专门为医护人员以及专家制定了严格的伙食标准,平日里,专家每人每天的标准是1元2角,医护人员一律8角。在周总理手术前的2天和之后的三天,所有人一律每天1元8角的伙食费,另外他还指示,要每天为专家准备新鲜水果...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好医护人员的身体,叶帅想的是,医护人员一旦累垮了,对总理的治疗是不利的。

当时负责照顾周总理的医护人员,对叶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印象深刻,曾有人回忆说:“在叶帅面前,我们无话不说。他对周总理感情至深,询问总理的病情最仔细,对我们也是非常的亲切和热情……”

为了能让周总理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叶帅指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地保持病房安静,交代将总理病房上面二层楼空出来,专家以及工作人员全部住到3楼去。这样不仅不影响周总理休息,而且对大家的生活影响也小。即便是在总理休息后,大家也可以继续使用抽水马桶或者其他会发出声响的物品。

剧照

周总理身患癌症,必须要接受手术治疗,每次在手术前,叶帅都要赶到医院听取专家组的汇报。在手术进行时,他就守在手术室旁边,陪伴着自己的革命战友。

即便有时出差在外地,工作十分忙碌,叶帅还是要挤出时间打电话到医院,详细询问总理的病情,每次他在和医护人员聊起总理的身体时,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甚至好多次痛哭失声。

70年代初期,国内正值混乱时期,有一批人甚至对总理都虎视眈眈。

叶帅作为党中央的副主席,位高权重,他事无巨细地过问总理的病情,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不仅在治疗方面为总理提供了帮助,在政治方面也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

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叶帅和周总理感情深厚,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友谊,而这份友谊的开端是在半个世纪前。

1924年,国共展开了第一次合作,不久后周总理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结束在欧洲的工作返回广州担任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新官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指挥平息商团的反革命叛乱,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在这次作战中,叶帅奉命带队协同其他部队参战,可以说,这是叶帅第一次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参与工作。

叛乱平息后,周总理调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而此时的叶帅也恰好在黄埔军校任职,是军校里声名显赫的教官之一。

同样在黄埔工作,叶帅和周总理经常照面,也逐渐熟识,正是通过与周总理的交往,叶帅了解到什么是共产主义,也看到了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简朴纯粹的革命作风。对比混乱腐朽的国民党,共产党强了百倍千倍,叶帅认识到,恐怕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国,于是,他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当他提出入党想法之后,当时党内不少同志有所顾虑:叶剑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没有经过革命考验,不能轻易吸纳入党。正因如此,叶帅第一次入党的想法未能实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任国民革命军新编二师师长的叶帅随即在吉安通电反蒋,之后孤身去往武汉,寻找自己的好友邓演达和张发奎。

在邓、张二人的帮助吓,叶帅去往第四军担任参谋长,这军中的这段时间,他对国内革命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地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蒋介石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爱国群众,上海街头每天都有共产党员被残忍杀害,在这个时间段,选择成为共产党员无异于引火自焚,但叶帅不怕,他愿意走上这条布满荆棘的死亡之路。

决心有了,勇气有了,最后一步就是找到共产党了。

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叶帅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才在第四军找到一位共产党员李世安,叶帅恳切地向他表达了自己决意跟随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强烈愿望。李世安与叶帅是同乡,过去对叶帅也有过一些了解,清楚他的革命理想和政治倾向。

李世安有心介绍叶帅入党,但当时的革命形势实在是太过严峻,他不敢擅自做主,就找到与叶帅相识的周总理,将叶帅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叶帅与总理

周总理对叶帅相当了解,最终拍板决定将叶帅吸纳入党,1927年7月,叶帅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件事,叶剑英一直感激周总理,说其能够知人识人,接纳他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将军!

广州起义后,叶帅被安排前往苏联学习,1930年归国后在周总理麾下的上海军委工作,1931年,叶帅主动请缨去苏区参与军事工作,周总理清楚叶帅有过东征、北征的战斗经历,极富军事才干,就同意了其想法,并电告苏区,提议由叶剑英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部负责人。

在此后的几次反围剿战役中,叶帅都有上佳的表现,尤其是其每次战斗之前制定的切合实际而周详的作战方案,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评价。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叶帅率领第一纵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周总理多次表彰叶剑英在关键时刻,为党立了大功,并赞扬道:“疾风知草劲,板荡识诚臣!”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周总理和叶帅一道在重庆从事统战工作,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里,两人的交往比之前更加直接和密切。统战工作虽然不比军事斗争,但依旧面临种种艰辛和生死考验,总理和叶帅在险恶的环境下患难与共,革命友谊自然是越发深厚。


1976年,总理逝世后,79岁的叶帅任治丧委员会委员,他没想到,自己最后为总理办的一件事居然是后事。总理虽然走了,但叶帅没有忘记总理对他的嘱托,联合其他老帅,终结了那个混乱的时代,为中国人民争取到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机会。

叶帅和周总理志同道合,怀揣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信念,相互搀扶,并肩战斗,栉风沐雨走过了几十年,结下了无比深厚的友谊。

在叶帅晚年时,每当有人提起周总理时,他还是忍不住落泪。

他们两人因同一个目标走上同一条革命道路,并为此奋斗终身,初心不改,如今他们已经离开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和友谊一直在被人民所传颂。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头条号历史李老师,如侵权请联系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