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彩云译设计
彩云,一个涉猎广泛,爱学习和思考,还很能坚持的人。10年以上技术+设计师,前鹅厂高级设计师,目前专注在XR设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儿子在寒假狂玩游戏,我真的是太…… ·  14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69.9元/2件!儿童卫衣、卫裤,纯棉亲肤好 ... ·  15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99%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真的不是因为笨,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彩云译设计

工作10多年后发现,高考选啥专业真没那么重要

彩云译设计  · 公众号  ·  · 2024-06-11 08:06

正文

戳蓝字“彩云译设计”关注我哦!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接下来的考试就是要思考应该报考什么大学,什么专业。 前几天, 某位行业大佬2万多的专业选择课程在放号之后便遭到哄抢,两小时之后就一票难求。大学专业真的这么重要吗?在工作中科班和非科班的区别真的有那么大吗?工作已经10多年的我会发现,其实真没那么重要。

我是200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转眼也过去了16年的时间,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也在回忆当时是怎么选专业以及对我现在的影响。

我高考那会儿,网吧还非常流行,让我觉得电脑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存在。所以,后面在选专业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学习电脑技术,很自然的就填上了计算机专业。看起来,我选专业其实没啥逻辑,家里人也都对这个东西不懂,用现在很卷的视角看,可能就废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把程序员需要用的基础知识学了一个遍,包括什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C#,C++,Java等等,从专业上看妥妥的程序员出路。但在大学期间,我又自学了影视剪辑,还自制了游戏宣传片,后面被推荐跟一个设计学院的教授做了一个UI方向的课题,算是误打误撞的接触了设计行业,然后毕业做了几年程序员后,最终还是走上了设计师这条路。

转行做了设计师之后,其实有程序员的基础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帮我在工作中更好的理解技术,有了和其他设计师差异化的标签,想方案的时候可以更容易找到平衡。 在项目中,凡是和技术相关的设计工作,很自然地就落到我头上,帮我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后面凭借这些优势加上运气,职场之路走得还算比较顺利。

可能有人觉得我的经历还不太能说明问题,毕竟我的高度还不够,但大家也可以去观察下世界上的一些大人物,他们的专业和后面的成就也是不那么相关的。

乔布斯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英语语言学,这个专业有点类似国内的汉语专业。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个专业很难就业,但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乔布斯在里德学院期间,旁听了书法课程,对字体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为苹果公司后来的字体设计提供了灵感。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对于创立苹果这家公司来说,乔布斯肯定算是非科班。

像我们熟悉的马云,他从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系毕业,没有学过经商,理科成绩还非常差,但后来以互联网为起点创立了阿里巴巴,还成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家。

还有很多名人故事,我就不多举例了,其实是想说明一件事,大学专业是挺重要,但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决定人生的不是大学也不是专业。

我曾经看过俞敏洪老师写过的一段话,我很认同:“对我们来说,决定我们一辈子能够走多远、爬多高的,‌‌是我们自己的志向,‌‌是我们不屈不挠的努力,是我们对于知识的尊敬,‌‌是我们的理想主义的光辉,‌‌是我们不甘平庸妥协的勇气,‌‌是我们追求自己爱好的坚毅和努力,‌‌是我们时时追求进步的心态,是我们常常心中涌起的豪情和豪迈。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人生的激情,也才能成就我们辉煌的人生。‌‌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们人生的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我工作10多年了,回头看会发现,我大学同学从事本专业的,据我所知,不超过5个人。混得特别好的,和大学读的专业也没啥关系。

当然,这里再说一下,我不是在说专业不重要,只是说专业可能对你的影响没你想象中那么大,就像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对自己的影响没那么大一样,别过于为这事焦虑。

只是现实中,有些岗位确实会对专业的要求更高一些,比如一些国企,公务员,老师,医生,科研工作者这样的职业,那专业对口几乎是必须的,因为门槛就在那。而且在这些地方混职业,学历高,专业对口就是很加分的。

但如果是进一些私企,或个人技能型的职业,大学专业对将来的影响其实不太大。就像设计师的招聘,核心就是看作品,只要学历达到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专业一般都会放宽,像我现在招聘资深设计师基本上不看是不是科班。相反,如果毕业多年后,还在强调自己科班和学历的时候,反而说明他没啥更有底气的东西说了。

讲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选一个专业,如果非要给建议的话,我觉得有下面几条:

1、多用AI查一查,选一个至少自己有点兴趣的专业。

现在都有AI工具了,信息差几乎是透明的,稍微花点时间查下,看是不是有兴趣的,兴趣很关键,不然你可能读的挺痛苦。

而且工作后,如果正好又做着自己没兴趣的工作,你可能会经常性的质疑自己,在转行和坚持之间拿不准。 不能认同自己,那就很难走远。

2、如果已经在读了,那就坚持把专业课认真学一学,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可能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啃基础了。

大家都能感觉到,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会比较枯燥的。拿我自己举例,大学学的基础知识,例如数据结构,线性代数,微积分,工作后如果不是做开发的话,几乎很少用到。但当我开始接触更高阶的知识,例如游戏美术要用到的shader之类技术时,就需要用到这些数学和编程知识了。

其实,如果当年学的时候,能大概知道将来会用在哪,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枯燥的基础知识来说,更容易产生兴趣及目标。

所以, 很多时候学一个知识,最好能在开始阶段先了解它到底能做什么 ,有一个中长期目标在,会学得更好。

3、在大学里,多读点提升软实力的闲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