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时报
思想创造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皖新闻  ·  她因病去世,享年102岁,生于安徽天长 ·  昨天  
劳动报  ·  巨头宣布: 大裁员! 近万人面临失业→ ·  昨天  
新街派 生活报  ·  太突然!明星夫妻被曝离婚!本人最新回应 ·  昨天  
新街派 生活报  ·  刚刚,多地突发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时报

北京人口正在减少,房价真能涨到30万?

华夏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6 18:30

正文

北京西二环内的长椿街、牛街一带,因众多特色小吃店林立,沿街商铺生意一直火爆异常,以至于顾客常常要排长队购物。但春节过后,这一景象就一去不复返了:私搭乱建的要拆掉,住宅改建的要关掉还原,尚未来得及整改的则在瞬间变宽的马路边孤零零地等待。


随之而来的是,进京多年的商铺老板无奈举家外迁,打工小妹干脆趁着回家过年就没回来。长椿街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在北京主城区数百上千条街上正在同时上演。


按照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区的计划,清退零散商户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是原本已和北京融为一体的大型市场、商圈也已要搬迁清退,动批、西红门、十里河、新发地、潘家园、天环、雅宝路、红桥……这些连外地人都耳熟能详的市场要么已离开北京,要么正在离开的路上。


老公在北京辖区政府上班的朋友说,和几年前政府一些部门都有招商任务不同的是,现在招商提得明显少了,而各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新加了疏解任务,不止疏解商场,还有人力聚集的产业。


疏解的不是市场,说到底,还是人。


随着北京1000万、1800万人口控制目标一次次被突破,超载的大城市病终于开始根治了,北京副中心建设也好,疏解非首都功能也好,都是为了城市治理的升级换代,伴随着争议和质疑,结果就是,北京城区的外来人口开始减少了。


这是北京等超大城市多年人口净流入之后的转折点。


北京市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2016年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比2015年的822.6万人减少了15.1万,这也是17年来北京常住外来人口首次下降。而2015年的一组常住外来人口数据则是:海淀区同比下降1.1%,减少1.7万人;东城区同比下降2.4%,减少5000人;西城同比下降5.5%,减少1.8万人;丰台区同比下降1.4%,减少1.2万人。


这还只是开始,北京“十三五”人口红线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


问题来了,当人口越来越少,购买力重新寻求平衡点,越建越多的房子还有理由支撑继续疯狂吗?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6年北京房价打滚上涨之后,尽管面临史上最严调控,仍不甘寂寞,不断制造热点新闻事件,一套房一夜涨百万的故事更是直接刺激到最兴奋点。均价10万恍惚间就实现了,东城西城想找个十万一平的房子很难吧!四环内的房子连看不上眼的也大几万了吧!这个时候,也难怪有人会喊北京房子均价必到30万了。


不要轻视中央“房子是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新调控方向,炒房终归是要获利套现的,不在高位套现难道还要等到风险不可控时?房子终归是要住进去才实现价值的,转多少道手都是为了寻找她真正的主人。说不如做,现在的政策是,哪里有房价冒头现象,哪里就会被勒紧绳索,昨晚青岛限购了,再往前一天三亚出了楼市新政,下一个是谁?房子绑架经济不容许去泡沫被当成了铁律也最终会害了更多人,事实上,中央对GDP的态度早已改变,大兴基建也在为经济换档铺路了,总理记者会上说的“6.5%还可以允许再底”信号已经非常明确。


能炒起来的商品,一定是炒的未来预期,预期空间大打折扣之后,即便是傻钱也知道往哪流,至少会知道不该往哪奔。就在刚刚,美元又加息了。然后呢?你懂的,对吧!


说到这儿依然有人有大把的理由去反对,说老公你踏空这么久怎么还不死心?没关系,反对的人越多,老公嗅到的越是危险味道。现在的大街小巷、朝堂弄野,茶余饭后、高谈阔论的都是房子,哭的骂的乐的狂的人生百态尽在房事。


愈是狂热愈是危险。抱歉!老公还要坚持下,踏空是很悲惨,踏空之后高位接盘然后站岗死无葬身之地就不仅仅是悲惨了。


从哪来,总要回哪去。


如果说这些被疏解的所谓非首都功能区务工人员原本还不是能买得起房的刚需,走就走了,那这几天喧嚣一时的“青年科学家”和公司白领肯定是了吧!刚需原本就是相对的,望房兴叹时,再刚也不需了。高房价壁垒无解,一同离开的还会有租不起房的创业公司和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中层精英。


“逃离北上广”喊了这么多年,逃了又回也经历了几翻折腾,有矫情也有情怀,有希望更有无奈,真真假假莫衷一是。但这一次,条件越来越成熟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一线城市生活水平和二三线甚至更小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公司工厂寻找底成本外迁,这是客观条件;对宜居的追求,亲近大自然的向往,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后的享受型消费抬头,这是主观选择。


人没了,房子怎么办?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已。


華夏時報 —思想创造价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

  ▶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