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考察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的殷殷嘱托,让“黄花乡”的乡亲们看到了如花似锦的美好未来。
一朵小黄花,正在改变着许多晋北农民的生活。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百合科萱草属植物。大同已有超过1500年的黄花食用史和超过600年的黄花栽培史。
▲唐家堡村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
唐家堡村是大同云州区黄花规模化种植历史最悠久、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庄。
短短几年内,当地农民种植黄花的热情不断升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大同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安一平介绍:
“
黄花栽到哪里,政策就跟到哪里。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
”
“我们村与当地农行签署了信用村合作协议,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以直接申请银行贷款。”唐家堡村村委会主任张威说。
▲
云州区乡村街道展示墙。
从2017年开始,农业银行山西大同分行结合当地特色,
创新推出“黄花e贷”产品
,满足黄花种植、采摘、加工、收购等黄花全产业链的资金需求。截至目前,云州支行已累计发放黄花产业贷款6000余万元。
黄花饼、黄花酱、黄花茶、黄花啤酒……大同三利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黄花产业园区内,董事长庞乃东如数家珍地介绍黄花深加工产业:“以前单纯销售干黄花,附加值较低,价格不稳定。有了深加工产业,黄花的收购价格更高,也更加稳定。”
▲各式黄花制品。
以黄花为引,大同黄花产业不断拓展。大同市通过整合资源,将优质的农产品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
▲黄花加工车间。
有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黄花产业得以稳步扩张。
种植有“黄花e贷”,加工有“订单e贷”“设施贷”,销售有“商户e贷”
……农行大同分行多种金融产品全面覆盖黄花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23年以来,大同黄花产业朝着百亿级产业规模目标迈进。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发出
黄花菜品、食品、饮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产品
,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际市场。
“自2018年起,我们在黄花种植与加工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文旅产业。”张威娓娓道来。2022年下半年,唐家堡村投入资金对旧房进行改造、重建,打造出“忘忧小镇”。
今年7月,
“忘忧小镇”正式运营,实现了商、农、文、旅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据介绍,今年夏天,唐家堡村的游客数量超过5万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
“忘忧小镇”主题墙。
“发展文旅产业是延长黄花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
安一平
看来,
花开赏花,花落品菜
,黄花作为兼具食用与观赏价值的独特资源,不仅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还增强了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为乡村旅游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以黄花为媒,大同市充分挖掘黄花旅游潜力,
打造“黄花+”模式
,建成了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和23个黄花精品旅游点,并打造了串联多个精品景点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活动,让三晋大地上的百姓生活“一路生花”。
▲
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狼窝山景区。
从一个村的产业发展,拓展到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不可或缺。近年来,
农行大同分行推出
“乡旅贷”等
一系列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为景区、民宿等文旅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花开,百业兴。大同市正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优势,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文字:本报记者 沈苏月 梁晨霄 通讯员 赵英婷
图片:梁晨霄 张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