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翅金盔
古代冷兵器考据控,历史细节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做AI代写,彻底爆了!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与歌谣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凤翅金盔

俄式餐厅简史

凤翅金盔  · 公众号  ·  · 2024-12-30 20:11

正文

第一阶段从古罗斯时代到17世纪,小酒馆是人们聚餐议事的地方。小酒馆是原始的斯拉夫社会活动场所,这里可以买到蜂蜜酒和干鱼等下酒的菜,是当时的人议事和交易的地方。约人见面就去小酒馆,打听消息也去小酒馆。

乡村小酒馆
在古罗斯,小酒馆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每个村庄每个街区都有一个。人口多贸易发达的地方小酒馆众多,谈生意和商会处理生意纠纷都在小酒馆。

直到十二世纪初,大公开始对小酒馆征税,并要求店主向大公效忠。1150 年的编年史记载,只有征过税的小酒馆才能卖酒。店主要向大公宣誓效忠,店里有情况必须汇报,售酒权每年需要买,店主成为世袭替大公卖酒并监视人民的佃户。往日那种畅所欲言的自由小酒馆再也没有了,小酒馆成为封建统治的末梢。

1545 年伊凡雷帝宣布由朝廷垄断酿酒权,小酒馆的管理更加严格,不得出售食物只能卖酒,每年要买断售酒权,店主要亲吻沙皇的律法书表示效忠并替官方监视民众,每月汇报民众言论和动向,这种小酒馆被称为御封小酒馆。

而小饭馆则比较自由,除了不能卖酒之外没有太多限制。在码头、集市、浴场等公共场所旁开始出现小饭馆,他们一般开在小酒馆旁边提供简单的餐饮。在十七世纪每个小酒馆旁边都有一家小饭馆,提供面包、腌猪肉和汤。

第二阶段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彼得大帝开启了改革建立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在首都以前的小酒馆小饭馆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进城谋生的人,新的城市里经商和出差的人既需要餐饮也需要住宿。城里建了大量欧式楼,楼下是酒馆楼上是客房的形式流行起来。

楼下餐厅楼上客房的古早酒店
1795年彼得大帝废除了原来的小酒馆规定,只要缴税就可以自由卖酒和食物。在酒馆喝酒吃饭谈事情,累了楼上客房睡觉成了中产的生活。有的人索性长期包房,吃住全在店里,这种可以住宿的酒馆慢慢发展成了现代的酒店。

18世纪初,圣彼得堡的小饭馆叫桌子厨房,专为收入微薄的工匠、小官吏、小生意人服务。这里一顿午饭三道菜或四道菜相当便宜,大约 35-45 戈比,也可以按季度预付,10卢布可以吃3个月。

饭馆给食客提供波兰、德国、鞑靼、高加索菜。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希腊菜,但是只是叫希腊菜而已,和希腊毫无关系,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土耳其菜。

饭馆的位置都在市中心,从早开到晚,但当时的下等饭馆都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为了省房租都在地下室经营,很闷而且卫生条件很差。

中高低档饭馆都有外卖服务,伙计可以把打包好的饭菜送到客人家里。饭馆也承揽宴席,周年纪念日、洗礼、婚礼都可以。还有一些饭馆专门承办追悼晚宴,需要在墓地附近设宴。

第三阶段19 世纪中叶-1917年十月革命,欧式的餐厅在19 世纪初开始流行,1805年第一家俄餐厅在圣彼得堡的北方酒店一楼开业。1835 年尼古拉一世批准了《圣彼得堡餐饮场所条例》,餐厅、酒吧、咖啡馆、小酒馆和饭馆被划分为餐饮场所。各种小餐馆在俄国遍地开花,主要客人是年轻人和生意人。

欧式咖啡餐厅出现在19世纪中叶,1841年意大利糖果商多米尼克·丽思·阿尔波特开了家“巴黎式的咖啡餐厅”,即提供葡萄酒、咖啡、糖果和各种小吃,可以阅读报纸杂志、打台球、下棋玩牌的中产阶级活动场所。

19世纪的餐厅
咖啡餐厅很快就流行起来,受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欢迎。这里可以吃简餐,和朋友聚会,读报纸杂志和娱乐甚至举办沙龙。有的餐厅还请了乐队和歌手在晚上表演,咖啡餐厅的常客是学生、教师、记者、小官吏和工程师们。

咖啡餐厅内景
咖啡餐厅被保守的俄国人排斥,斯拉夫父权传统认为这些地方是堕落的场所。直到19世纪 60年代农奴制废除之后,顽固的传统才逐渐销声匿迹。

19世纪末流行公共食堂,按份提供早午晚餐。第一个食堂是慈善性质的,虽然食物不免费,但非常便宜。公共食堂的菜很简单,但对卫生要求和欧洲接轨,比地下室小饭馆干净许多。食堂每天中午12 点到下午16 点开放不提供晚餐,墙上贴着廉价的广告画,为省钱桌子上不铺桌布铺油布。各种凉菜摆在柜台上自取,热菜在餐桌上下单。桌上篮子里的面包免费,冲茶的热水也免费。

19世纪的食堂
食堂可以买月票,买月票会分到一个储物柜,他们在里面存放个人物品和自己的餐具,也有人放吃饭时看的书报。

由于19世纪末的快速工业化,到20世纪初餐厅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1905 年出现了第一个餐馆协会《酒馆场所业主互助协会》。餐饮业杂志开始出版,莫斯科有1910年开始出版的《餐馆老板》《餐厅生活》,圣彼得堡有1912年出版的 《餐厅业务月刊》。

二十世纪初是俄国餐饮业发展的高峰期。餐馆咖啡馆和酒吧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职业、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餐饮场所,一些餐厅甚至成为怀念帝俄旧时光的传奇。但十月革命后开始闹饥荒,老百姓食物实行配给,所有的餐馆都关了门。

19世纪莫斯科著名的雅德餐厅
普京的爷爷也因此失业回了农村老家,后来经人介绍去做了干部食堂的厨师。

做个小广告

冬至的重口味-腌海雀

极北的重口味

开往首都的香肠火车
快去抢香肠-苏联的香肠荒
苏联时代食品的普通人回忆
戈尔巴乔夫喜欢吃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