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惠济发布  ·  “冰雪”活动,开赛启幕! ·  昨天  
沈阳地铁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南昌晚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人过四十,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能亮出这3张底牌,真的很蠢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10-28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是关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烦恼、亲子矛盾,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嫉妒和炫耀问题。文章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言行举止需要谨慎,特别是避免炫耀和过度提及过往痛苦经历,以及在面对家庭矛盾时不应该四处宣扬。最后强调人生需要谨言慎行,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言辞。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青春期的烦恼和亲子矛盾的处理

文章讨论了青春期孩子面临的问题,如变优秀的关键期和可能的叛逆期。对于亲子矛盾的加剧,文章提供了寻找家庭教育专家建议的方法。

关键观点2: 人际关系的处理

文章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嫉妒和炫耀问题,提醒人们避免显摆和过早亮出底牌,因为这可能引发灾难。同时还提到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过往痛苦经历的分享可能带来的问题。

关键观点3: 家庭矛盾的处理

文章指出家庭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应该四处宣扬,因为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同时强调了谨言慎行的重要性,建议人们守口如瓶、守心如镜。


正文

青春期是孩子变为大人的转型期,

是孩子变优秀的关键期

也可能是鸡飞狗跳的叛逆期,

青春期的烦恼怎么安抚,

亲子矛盾加剧了怎么办?


10月29日8: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作者 | 枳为橙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写到一句话: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大意是说, 凡事不能太过,一旦太过,就容易酿出祸端,难以收场。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靠得太近,自会引发矛盾;言无不尽,终会生出是非。


任何关系中,无所顾忌的交浅言深,过早的亮出底牌,都会 成为一场灾难。


老话里也常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四十岁以后,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能亮出这3张底牌,避免祸从口出。



优越的生活条件,别跟人炫耀


曾有这样一个很深刻的观点:


“如果你想跟周围的人搞好关系,那就不要跟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因为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恶,就是见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好。”


人性深不可测,最可怕的一面便是:嫉妒。


人际关系复杂,最忌讳的部分就是:炫耀。


加利福尼亚州有个叫苏特尔的农场主,他原本是落魄的穷小子,后来因为偶然的机遇,拥有了自己的庄园,生活渐渐富足起来。


1848年的一天,他手下的一名木匠匆匆赶来告诉他,在农场的一条溪流里发现了黄金。


他欣喜若狂,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并嘱咐他们不要对外宣扬。


但苏特尔的家人却认为,这些年受了苦,以前总是受人白眼,好不容易等到翻身之日,为何要隐忍不发。


于是他们便写信向朋友吹嘘自己的近况,还展示了黄金的样子。


自此,黄金的秘密被泄露,消息迅速传开,亲朋好友听闻此事,心生嫉妒,立即动身前去农场淘金。


没过多久,农场被洗劫一空,苏特尔差点为此送命,一家人变得一无所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说过: “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大多数人不会嫉妒陌生人,但总是会嫉妒跟身边的亲友。


有时候,你不经意间的一句炫耀,就会成为扎在别人心上的一根刺。


你脱口而出的一句显摆,就会给自己引来无尽的祸端。


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和极少数朋友,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


行走于世间,说话做事低调沉稳,正是保全自己的大智慧。


很认同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


“一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


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中年以后,不显山不露水,静静过好自己的生活,日子才能保持长久的安宁。



过往的痛苦经历,别反复提及


看过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小猴子在觅食时被树枝划伤了,伤口血流不止。


但它没有好好养伤,而是不停的向别人展露自己的伤口以寻求安慰。


有的人看到后表示心疼,有的人看到后只觉得可笑。


就这样,每遇到一个人,它就扒开一次伤口。


久而久之,本以结痂的伤口反反复复被扒开,不仅再难愈合,还因感染差点丢了性命。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大多时候只能你独自哭。


虽然听起来残忍,但却不得不承认,现实就是这样:


你永远无法要求别人去理解你的难处,你也不能奢望人人都能懂你的痛苦。


当你向人诉说痛苦时,有20%的人并不关心,或许还有80%的人在看你的笑话。


作家莫言说的很对:


“不要以为世界上的人都在关心你的事。你是不是以为人人都在盯着你?


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烦心事,没人管你这档事。”


一个人抱怨的次数多了,生命中就难以照进阳光。


人的内心若是长期被阴霾覆盖,生活便再也无法重拾希望。


已然尘埃落定的事,与其耿耿于怀放不下,不如学会自愈向前看。


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个“乐观豁达、不喜诉苦”的人。


他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20多岁进士及第,中年却多次被贬,妻子也在此期间去世。


命运的无常没有把他打垮,仕途的无望没有让他灰心。


在被贬途中,他很少向人感慨自己的悲凉遭遇,在那样的境况下依然写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多年后,好不容易奉诏回京,他又因作诗得罪他人,再次被贬。


23年的被贬之路,连好友都为之惋惜不已,但他却一笑而过,大袖一挥写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谓“活得通透”,大抵正是如此。


因为深知说再多也无用,便不会再把伤痛挂在嘴边。


因为明白不能指望别人解救,便自己努力寻找心灵的出口。


人一辈子最清醒的活法,正如三毛说的那样:


“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横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



家中的鸡毛蒜皮,别四处宣告


俗话说: 逞一时口舌之快,得一世伤心之悔


回首走过的路,你有没有发现:


十有八九的“欲言又止”在日后想来都庆幸不已,而绝大多数的“敞开心扉”在事后都追悔莫及。


人总是习惯在闲聊时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家事,喋喋不休的同时,通常会为自己种下祸根。


你把秘密告诉风,就别怪风把秘密吹遍整个森林。


家里有位亲戚,平日里因为在很多小事上和儿媳意见不合。


每次和儿媳拌嘴后,她都会在和邻居闲聊时,把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作谈资告知众人。


为了突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她还会添油加醋吵架的细节,表示儿子每次都会向着自己说话,而且儿子和儿媳常常吵架,感情早已破裂。


久而久之,这些故事被夸大后传了出去,流言四起,众人纷纷指责这个儿媳不孝。


一家人关系陷入僵局,原本可以调和的小矛盾,彻底被激化。


原本和和美美的一段婚姻,逐渐走向终点,以离散收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