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巡洋舰
混沌巡洋舰, 给您洞穿未来的视力。我们以跨界为特色, 用理工科大牛的科学思维帮你梳理世界的脉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科学研究证明:名字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  16 小时前  
科普中国  ·  比帝王蟹还大的“杀人蟹”!好吃吗? ·  昨天  
环球科学  ·  使用致癌溶剂,无咖啡因的咖啡还安全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巡洋舰

生活处处总是“坑”

混沌巡洋舰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6-08 19:48

正文

之所以提起兴趣来写这篇文章,最直接的原因是虽然我间隔年的长途旅行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依然还是有人会时不时的咨询我“旅行攻略” 的事情,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我的回答可能总是让对方觉得扫兴或得了个“ 不乐意分享” 的罪名。


可事实是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一来, 旅行这档子事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体验,我可以享受记日记的乐趣,但从不做攻略。我乐意分享故事,提供一些安全,交通,住宿方面的建议,但至于怎么计划怎么玩就还看个人喜好了。二来, 我个人认为给别人提供攻略似乎是件不负责任的行为——把对自己来说可能有意义的事情( 这都还不一定,因为你也可能是模仿了别人的攻略) 强加给别人,从而剥夺了别人寻找个人旅行意义的权利。


说到这,就忍不住想说说一个目前在各大年龄层都比较流行的群体行为: “ 在体验生活中,发现意义” 。额,这到底想说啥? 好,就拿国人现在很喜欢的各地旅游来说吧,从中老年人图方便的组团游,到年轻人的潇洒自助游( 如果我提及个性化定制旅行,可能会被攻击,所以就姑且先说成自助游) 。相比较前者,后者这种 DIY 的“ 个性化” 体验游模式似乎更被认为“ 三观正确” 。 然而其实呢, 深入思考之后也许你会发现,这一“ 不假思索” 的共识本身就是个“ 坑” 。


自助游真的就比组团游更彰显你追求个性化的意愿吗? 组团游被导游所管制,带去各种买买买,那么自助游难道就自由吗?难道你就不会自己搜索各种网络信息然后买买买吗?不尽然吧。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不怕你做不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只要你有想去的地方,动动手指网上一搜索, 去哪儿,穷游、捷成、妙计、加上我更多不知道的、微信公众号的,官方的私人的等等,可以给你提供成百上千条“攻略” ,可这些亦步亦趋的模板,不过也是按图索骥罢了。 绝大部分攻略,往往可以被视为一个讲故事套路——时间、地点、情节、甚至是旅行的意义( 田园的、文
化的、浪漫的、小资的应有尽有) 都已经给定了, 就只剩下你带上手机和钱包( 这都不一定要有了,在线支付太方便) 用肉身来“ 自我体验” 一番,尽量保证在各个环节都不出问题,计划里的事情保证最大化“完成” ,然后在旅行清单上一一打勾,越像攻略模板越好, 模仿一下设定好的角色,验证一下“ 旅行或人生意义” 而已。然后旅行结束后你理性的告诉自己,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接着很快投入谋生的工作当中,为下一次的“意义” 积累能量和资本。


说到“ 体验生活” ,其实它是个老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文革前“十七年文艺” 话语里的常用词, 本意是要深入到基层,对具体的“生活” 有了足够的“ 体验” 之后,才能在思想和创作中实现“升华” ,发现真理,当时的语境即使正确的道路。体验生活本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环节,但在这样的语境下听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其实这不也很像上面讨论的“ 自助游” 吗? 在一个既定的模式下,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意义,作为“ 攻略” 模板,早已先行判定。体验生活又变成了形
式上的“肉身验证” 。最终,不管是基层生活,还是自助游,你下了个结论——太阳之下无新鲜事儿,虽然也会有人反驳“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


不管是自助游还是其他各种 DIY 的体验项目, 似乎给人一种“ 生活处处都是坑” 的感觉,如果你把所做的每件事都看作要提前“ 挖坑” 的话。但话又说回来, 既是生活,你总得进坑,不进这个就进那个,区别在于哪些适合你,哪些不适合, 哪些是你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挖的,还是别人挖好,你觉得大小也差不多( 甚至差很多) ,直接就跳进去的。如果你再问,那倒底什么是“ 适合自己” 的?这,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深远的话题了, 还是就此打住吧。

说道生活处处是“ 坑” ,就忍不出想提另一个话题,关于恋爱。 我们的恋爱,似乎也是在模仿着这样一些或那样一些模板所教给我们的。从玫瑰、红酒、钻戒到情节、人物设定,一步步水到渠成。从该怎么说到如何做,都是被调教出来的。 当我们审视自己或别人的恋爱时,扪心自问,很难去否认,你找不出各种模板,韩式的、日式的、欧美的、当然还有国产的,这些模板“ 润物细无声” 地设定在我们的头脑里,并不断通过新的模板来维护或更改我们的设定。想一想,你从育儿园开始的早恋到现在换了多少个版本吧~难怪米勒他老人家说: “ 我们读过恋爱小说之后,才会在生活中坠入爱河时意识到如此” 。虽然人类的天性更喜欢原创,但大师的话也很有道理——我们都不是人类开始恋爱的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在我们真正坠入爱河之前,早已检阅了无数的“模板” 。可我是觉得, 虽没办法百分百原创,但你却可以在模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创造出“适合” 自己的版本。


旅行如此,恋爱如此,人生亦如此~


电影《 被嫌弃松子的一生》 的结尾,松子的那句: “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那么的掷地有声。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不要也重复了这句话。其实, 更可悲地情况是,浑浑噩噩的一生,你可能根本未曾意识到,连“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地反思都没有。


扩展阅读

中国有7亿网民,问题是,另外7亿人在哪?

在道德理想国里,每个人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谈友谊